罗马尼亚文学luomaniya wenxue
早期以民间文学和宗教故事为主,17世纪罗马尼亚语普遍使用后才出现了世俗文学。18世纪下半叶,随着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帝国封建王朝的逐渐衰落以及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产生了文化上的启蒙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布达伊德列亚努(1760~1820)。他写的《茨冈人之歌》是罗马尼亚第一部优秀的叙事长诗。19世纪文学渐趋繁荣,菲利蒙(1819~1865)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新老地主们》;内格鲁齐(1808~1868)写出了著名的历史小说《亚历山德鲁·拉普什尼亚努》;潘恩(1796~1854)编出了《谚语集和民间故事》;阿列克山德里(1821~1890)收集整理了关于绿林好汉的民间故事;亚历山德雷斯库(1810~1885)写出了浪漫主义的诗歌和寓言。
19世纪80年代以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成为主流,产生了大批现实主义作家。诗人艾米内斯库(1850~1889)继承浪漫主义传统,写出了《穆雷萨》和《我希望你些什么呢,可爱的罗马尼亚》等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他的《不肖子孙》、《皇帝和无产者》、《金星》和《信》等诗作则以深刻的思想赞扬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压抑。科什布克(1866~1918)也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取材广泛,歌唱男女青年美好的爱情,描写农民对地主压迫的反抗或歌颂民族运动,平易上口,具有民歌风格。剧作家卡拉迦列(1852~1912)擅长讽刺喜剧;他的《狂欢节》、《冤狱》和《一封遗失的信》以犀利的笔锋嘲弄资产阶级生活各方面的虚伪,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动摇。德兰弗兰恰(1858~1918)则以历史剧闻名。小说家最著名的是克良格(1837~1889)、斯拉维奇(1848~1925)和萨多维亚努(1880~1961)。萨多维亚努的早期作品主要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20、30年代之后的作品多描写敢于反抗压迫和剥削的工人、农民和小市民形象。中篇小说《斧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此外,他还是历史小说的开拓者,《巨蟹宫》、《斯特凡大公的生平》、《日德里兄弟》和《尼古拉·马蹄铁》都是以争取民族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名篇。雷布雷亚努(1885~1944)是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者之一,以《伊昂》等长篇作品著名;卡·彼特雷斯库(1894~1957)的《爱情的最后一夜,战争的最后一夜》和《普罗库斯特之床》以反战和战后的社会动荡为背景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切·彼特雷斯库(1892~1961)的《黑色金子》反映在外国资本家控制下的石油工人的悲惨处境;克林内斯库(1899~1965)的《奥蒂莉亚的秘密》则揭露资产阶级的伪善。
此外,还有以萨希亚(1908~1937)为代表的一批无产阶级作家,以洛维内斯库(1881~1943)和博格扎(1908~ )、巴兰格(1913~1979)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