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罗马教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罗马教皇

即“教皇”。因常居罗马,故名。

罗马教皇

罗马教皇

梵蒂冈君主,天主教中管理教会的最高元首,罗马主教的最高称谓。全称为:罗马城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在古代和中世纪指西欧、中欧和北非西部拉丁语地区)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其众多职衔系经由长期历史发展而累积成的。在这些正式职衔外,还陆续自行加称“宗徒伯多禄的继位人”(始于利奥一世)、“基督在世代表”(始于英诺森三世),“普世教会至高祭司”(始于东西教会大分裂以后)和“天主的仆人之仆”,并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始于庇护九世)。在本人签名中启用“教皇”职衔则迟至20世纪初庇护十一世登位后。教皇一词系拉丁文papa译出(中国天主教亦译教宗),源于希腊文pappas,愿意为父亲,初为基督教各派对圣职人员的尊称(今东派教会仍有以此称神父者),11世纪后此词在西派教会中逐渐成为对罗马主教的专称,其含义亦渐渐明确化。在东西教会大分裂前,按惯例罗马主教须经世俗君主或意大利贵族遴选或认可。1059年尼古拉二世决定教皇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但选举须得到法兰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继位者的认可。这一决定直至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公会议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会会议才得到正式确认,同时仍然承认法、西、奥三国君主对候选人具有否决权,这种否决权至20世纪初才被庇护十世废除。在天主教教政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并有权就教义和伦理问题发布权威声明,制定或废止教会法规,创立教区,任命主教,管理传教事务,组织初审法庭与上诉法庭等。教皇当选后即终身任职,除因异端罪外不受罢免;可自行辞职,但无权指定继位人。中世纪时教皇是西欧主要封建统治者之一,由于与各民族国家和地方教会的主权、利益难免发生冲突,14世纪后势力衰微。16世纪再受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严重冲击。1870年领教除梵蒂冈外全部统一于意大利王国。19世纪以来教皇权力受到明文约束。此后教皇制及其权力的行使日益遭到各国天主教会的抵制。

☚ 教堂   鸽子和橄榄枝的象征 ☛
000013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