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罗马尼亚1989年12月剧变中于12月23日正式成立的“中左派”政治组织。主要由受齐奥塞斯库打击或排挤的前罗共高级官员、参加推翻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军方代表人物和反对齐奥塞斯库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代表组成。12月28日颁布救国阵线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救国阵线全国委员会是国家临时最高权力机关(相当于临时议会),委员会由145人组成,并选出11人的执行局。扬·伊利埃斯库被选为主席(1990年5月20日大选中当选为总统)。在成立之初就宣布政纲为:放弃一党执政,实行多党制;组织自由的民主选举;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取消政治领导人的终身制(连续任职最多两届);以利润和效益为标准进行经济改革;鼓励农业小生产;改革教育制度;提倡人道主义、民主思想及人的真正价值;尊重少数民族;减少国内急需的农副产品出口;保持生态平衡;实行睦邻、友好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以后又进一步明确建立正义的法制社会,使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1990年2月中旬与30个较大政党组成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成为大选前的“小议会”。变为一个执政党参与大选。在1991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自己作为社会民主党开展活动。 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 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负责人系被齐奥塞斯库赶下台的前罗共中央书记杨·伊利埃斯库。该组织成立于1989年12月23日。当时是两种力量激战,政局动荡剧变。主要成员为持不同政见者和在齐奥塞斯库时期受到迫害、压制的人员。该组织成立当晚即宣布解散齐奥塞斯库的所有权力机构,公布10点纲领:1.取消一党制,建立多党制; 2.1990年4月举行自由选举; 3.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4.取消终身制; 5.改国名为罗马尼亚国; 6.制订新宪法; 7.取消中央集权经济; 8.改革农业,鼓励农业小生产; 9.调整外资,停止农产品和石油产品出口; 10.履行国际义务,首先是华约义务。26日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废除齐奥塞斯库制定的一些“不受欢迎的法律”。1990年2月1日成立“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席位与反对党各半。该组织已公开宣布“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罗已经死亡”。该组织及临时政府已得到国际社会承认。 ☚ 罗马尼亚地方行政机关 罗马尼亚第九届大国民议会 ☛ 00001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