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集校】: 洪兴祖: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校语:骄,一作憍。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集释】:王逸:怀王自谓有懿德,又勇猛也。 恃怙衆士,被甲兵也。怀王不纳忠言,外好武备,而无名将,所以爲秦所诱,客死不还。 洪兴祖:耿,古幸切,明也。 逸以介爲介胄。 朱熹:耿,古幸反。此亦谓有美名而无实用者也。骄美,自矜其美也,伐武,自夸其武也。负,恃也。 左右,侍臣也。 耿介,亦刚勇之意也。 陈第:况君自骄其美,自伐其武,曾荷被之不若;而左右耿介之臣,宁不爲所负乎? 王夫之:武,勇也。负,矜炫自负也。 屈复:骄美,自矜其美。伐武,自夸其武。 负,恃。 左右,侍臣。 耿人,刚勇之意。 王闿运:耿介,一节之士,与顷襄谋战者骄美食位,负其强大。 于省吾:《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王注训“耿”爲“光”,“介”爲大,与此文“耿介”之义不符。此文“耿介”本应作“重介”。 下文言“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王注解“重介”爲“身被甲铠”。“介”训“甲胄”之甲,典籍习见,例如:《诗·清人》的“驷介旁旁”,毛传训“介”爲“甲”;《左传》成二年的“不介马而驏之”,杜注训“介”爲“甲”。 “重介”谓其甲铠之比次重叠。古籍无训“耿介”爲“甲兵”者。 因此可知,本文之“耿介”自系“重介”之讹。 胡念贻:耿介,此处不当释作介胄或刚勇。上句爲“既骄美而伐武兮”,言楚王的骄矜自负。 “负左右之耿介”,言自负左右有耿介之臣,故下文云:“好夫人之忼慨”。 因爲那些左右之臣慷慨説大话,显得颇爲“耿介”似的。 蒋天枢:骄美,自矜其所爲之善。 《抽思》所言“憍吾以其美好”者是也。伐武,自夸其军事之成就。《抽思》所言“览余以其修姱”者是也。 负,背也。左右,即佐佑,相也,助也。耿介,光大也。 负左右之耿介,谓王背原所相遵复国之谋,而爲收复江旁十邑之事。 汤炳正:负,背离。 左右,指大臣。耿介,此指大臣光明磊落的忠心。 句谓君王自以爲是,不纳忠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