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化改革,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双层经营体制 (四)深化改革,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国营农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过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平均主义工资分配政策,导致“一死二穷”,劳动者没有积极性,企业没有活力,效率低下。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积极兴办家庭农场,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并实行职工家庭承包,联产计酬,废除固定等级工资,打破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紧密结合。这样,使国营农场内部管理体制由农场一级管理旧体制改变为双层管理经营的新体制,实现了三个结合,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紧密结合,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紧密结合,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紧密结合。三个结合,有利于调动人的因素和其它生产因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农场改革的基本做法: ❶要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价值规律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根据等价交换原则,不断完善家庭农场的承包办法,采用“基数不变,超产加价,改造落后,奖励高产”实行经费自理,把风险机制引入家庭农场,实行经费有偿占用,增收提留,定额储蓄。因地制宜,推广适度规模经营; ❷要选择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的最佳点。主要采取了五统五分的办法,五统是:统一管理生产计划、技术规程、审批项目投资、产品销售、大型农机具及水利设施;五分是:土地承包长期固定、子女有继承权;劳动报酬多劳多得不封顶,劳动时间和农活自主安排,允许雇工;完成合同任务可发展家庭副业,其产品自由处理;允许从种植业分离出去; ❸把家庭生产队一级作为一个经营层次,逐步办成经济实体。生产队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协调大小农场关系,为家庭农场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办成经济实体。建立队有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使它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❹改革农场内部的管理机构,健全服务体系。首先认真贯彻《企业法》,全面推行场长负责制,真正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其次改革机构设置,凡具备独立经营条件的部门,逐步从行政管理型过渡到经营服务型,实行承包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偿服务。改革干部的工资制度,破除原来的行政等级工资,实行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平均收入挂钩,定期考核,奖勤罚懒。 广西农垦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农垦系统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2.42番,职工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具体是: ❶在充分发挥垦区优势,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九五”期间平均年递增11.18%。其中第一产业年递增12.23%,第二产业年递增10.86%,第三产业年递增9.57%。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九五”期间年递增9.08%。实现利税3亿元,“九五”期间年递增8.45%,其中利润0.8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33万元,“九五”期间年递增5.5%; ❷垦区人民生活在解决温饱基础上,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职工人均收入到2000年达到5 400元,人均收入超过2 700元,生活资料比较丰富,居住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改善; ❸大力提高教育水平,积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改善经济管理,加强重点建设,为今后农垦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农垦经营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提高农业,主攻工业,积极开拓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更好更快地登上新的台阶。 ☚ (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农垦经济 第九节 华侨企业 ☛ 00015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