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企业时期(1984—1999年)
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对“社队企业”的称谓统一改为“乡镇企业”。《报告》指出,乡镇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报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并提出了若干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同时,在国家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云南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间又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1.一般发展阶段。1984年,随着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供加工的农副产品增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多数农民要求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经济收入。面对新的形势,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年5月6-12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集体企业、轻工工作会议,制定了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放手发展城乡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加强组织领导的措施。1985年7月18日,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乡镇企业应注意解决的儿个问题的通知》,对乡镇企业发展中的12个重要问题作出了政策性规定。1986年8月27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城乡集体企业有关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1987年12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展我省农村户办、联户办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以户办、联户办企业为重点发展乡镇企业,符合我省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实际”。并对保护其合法权益、提供社会化服务、税收扶持、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对外经贸合作、管理体制、资金及人才技术等若干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1985年,发展乡镇企业被列入云南省第七个五年计划。各地逐步建立了乡镇企业服务机构,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物资、供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省乡镇企业贸易中心等服务机构先后建立。为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地州市县党委和政府采取措施,充实和加强了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七五”期间,全省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注意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矿业、建筑建材业、生物产业和交运、商饮等第三产业,开展了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进行股份制试点,以实施“星火计划”为重点,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与此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横向联合的工作也开始起步。这些举措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范围从原来的公社、大队两级,发展为乡、村、社、联户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到1988年,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到42.5万户,比1983年增长25.6倍:完成营业收入60.2亿元,现价总产值53.1亿元,利税总额7亿元。从1989年起,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八字方针。这对乡镇企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整顿经营管理、改造更新设备及技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机会。从长远讲这对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但当时采取的一些紧缩措施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资金、原料、能源紧缺,部分企业关停并转,大批职工回乡等困难。特别是个别地方错误地打击了一部分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挫伤了一部分干部群众兴办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全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大幅度回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七五”期间营业收入年均递增22.9%,比“六五”期间的36.6%下降13.7个百分点, 比全国26.5%的年均递增速度低3.6个百分点。1991年,完成营业收入96.5亿元,增长18.3%,增幅比1988年回落了17.4个百分点,比全国23.6%的速度低5.3个百分点。
2.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11月国务院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紧接着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出台了扶持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1993年,省委、省政府在澄江县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重点解决县以上领导干部对乡镇企业地位、作用的认识问题,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会后,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云南省乡镇企业条例》。两个文件制定了在财政、税收、工商管理、人才流动等方面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调动了干部群众兴办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全省乡镇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1994年和1995年,营业收入相继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年均递增速度达到69.2%。与全国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1992年比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低15.3个百分点,1993—1995年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1999年,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到125.69万个,从业人员424.47万人,完成营业收入2 1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