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美国70年代初创立的为避开利率上限,吸收小额资金,对商业票据、银行承兑、回购协议、政府证券、存单和其他易流动性、安全性证券进行投资,并按货币市场利率支付利息的一种开放性的互助基金。为了防止或限制银行业的恶性竞争,1933年美国银行法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其他存款的利率也规定了最高限制。但是自60年代以来,社会对银行贷款资金的需求较大。而存户由于利率限制将存款转移到其他投资上去,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72年,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梅尔林奇公司创立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吸引投资人的小额资金,用于商业票据,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银行承兑票据,政府证券等短期票据、证券的投资。由于MMMF是一种信托投资业务而不是存款,所以不受利率上限的制约。MMMF的管理者一般低于投资者资产的1%,净资产价值恒定,为每股1美元 (利率升降时除外),收益比贷款取得利息高,平均年收益率可达17%左右。此外,MMMF还与一些商业银行合作,投资人除购买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股份外,还在该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当投资人需用款项时,可以用信函或电话通知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并将款项收入存入银行活期存款账户,投资人可以用支票支付500美元以上的款项,如果活期存款余额不足支付时,银行可以通知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代投资人出售一部分股份来抵付,由于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投资于短期票据和证券,流动性高,一般资金周转不会发生困难,除有些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在私人保险公司保险外,大多数不在联邦保险机构投保。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oneyMarket Mutual Fund—MMMF美国的一种小额信托投资。70年代初期由美国最大的一家投资银行梅尔林奇公司创立的,其目的是为了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社会投资。美国的社会资金由于受《Q项条例》的限制,活期储蓄没有利息,定期储蓄利率又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对储户缺乏吸引力。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创立后,把社会各阶层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库券等短期票证,使参加互助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股份或出售股份,既可获得一定收益又可随时变现。年收益可达17%左右,远远高于当时的定期存款利率。 ☚ 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 自动转帐制度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onetary market mutual funds,MMMF美国货币市场的一种创新形式。其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为规避利率限制和法定准备要求对储蓄存款的“附加税”。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发行一种股份,这种股份可按固定价格(通常1美元)以开支票的方式兑现。如你用5000美元购买5000股,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就利用这些资金投资于可向你提供利息的短期货币市场证券(国库券、存款单和商业票据)。此外投资者能对他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以股份形式持有的份额(如5000美元)签发支票。尽管货币市场基金的股份实际上是有利息的支票账户,但他们在法律上不是存款,因而不受法定准备要求和禁止付息的管理法规限制。因此,它们可以支付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于1971年创设,在高通货膨胀所引致的高利率时期发展迅猛,1977年,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资产不足40亿美元,到1982年则达到了2300亿美元,可以认为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是一项成功的金融创新。 ☚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 脱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