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年困难和调整时期
1958—1960年,浙江食用油料的购销,由于受大跃进、浮夸风、瞎指挥的影响,丰产不丰收,收购抓得不紧,销售放得过宽,致使1958年城镇人口口油和行业用油供应量比上年增加1倍,造成入不敷出,购销逆差达1.27万吨,挖了库存。1961年全省食油产量下降到2.26万吨,收购量2.4万吨,比1960年减少近一半。而外省又没有调入,被迫压缩食油销售量。这一年销售食油2.99万吨,比1960年减少33.2%,1962年和1963年销售量陆续减少为1. 5万吨左右,比1960年减少2/3。1962年起调整了食油购销政策,省同地市实行食油差额包干;对农村实行“多产多吃,少产不吃”的政策,将生产队划分为余油队,自给队和缺油队,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食油包干。每个队确定油料产量,留下社员基本口油(按年人均1—1.75公斤计算)后,其余部分作为食油包干收购任务,一定几年不变,正常年景增产不增购,减产不减免。自给队和缺油队不购不销。1961年和1962年还两次全面提高油品油料的收购价格和奖售标准。由于政策措施有力,食油情况迅速好转,1964年、1965年食油产量都达到5.5万吨,比1961年增加了1.5倍,实现了购销平衡,改变了被动局面 (表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