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学组织形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

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它决定于教学任务和内容,并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服务。它主要受下列条件制约:一是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课程的结构及其复杂程度,四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提供的可能性。上述条件的变革,必然导致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并产生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中,多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由一个教师面向一、两个学生进行教学,其间也间或有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教育对象,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要求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于是,在中世纪末期,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出。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最高形式。16世纪,西欧有的国家已开始了班级授课制的尝试。17世纪初,在先进的乌克兰兄弟会学校中兴起了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年龄大致相同的一群学生编成一个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并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分科对学生进行教育。它的产生,适应了科学知识不断丰富、科学门类不断增多、知识技能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在受教育人数增多的形势下人们对学校教学的要求。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班级授课制作了最早的理论上的阐述,后来,又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到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形式进行教学的学校是同治元年(1862)创办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后经癸卯学制(1903)加以肯定并在全国范围推行。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值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期。这时,在英国出现了所谓的“贝尔一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很难满足大工业生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因而它并未持续很久。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出现了许多否定班级授课、提倡学生独立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二战期间,战乱破坏了正规教育的进行,故30年代于英国出现了开放教学的组织形式。50到60年代,教育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西方各国在重点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改革尝试,主要有:能力分组、不分级制、选科制、特朗普制、活动课时制、“开放课堂”、个别教学、小队教学等。虽然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且各有其长处和理论、实践依据,但目前各个国家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的具体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班上课;第二种是班内小组教学;第三种是班内个别指导。除这三种具体形式外,我国普遍采用的还有班级授课的两种主要变式:一是复式教学,一是现场教学。复式教学是教师在同一教室里,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学。教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使各项活动有计划地交替进行。现场教学仍保持了班级授课的基本特点,但教学地点不在教室而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教学人员不仅仅是任课教师而是现场有关人员或二者协同进行;上课时限不是校内的四、五十分钟而是可长可短。复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Jiaoxue zhuzhi xingshi

关于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及教学时间和空间安排的形式,又称“教学形式”。受学科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制约。一般分为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几种形式。个别教学曾是古代教育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组教学是近代出现的教学形式,为满足资本主义商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和增设课程门类,要求用新的教学形式代替个别教学。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概括,以后在西方各国被普遍采用,至今仍然是大多数国家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中国1862年最早在京师同文馆实行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最早源于19世纪末出现的选择法教学形式,如美国的巴达维教学法和欧洲出现的曼格依曼教学法。前者将一个班级的教学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前一段时间由学级教师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后一段时间由个别教师为个别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课业。后者按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编成强、中、弱三个班组进行教学。70年代以来,为培养学生的能力,适应儿童个别差异,分组教学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其它教学组织形式还有:
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都以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主张个别教学,取消班级授课制,由学生按自己兴趣自由支配教学时间。
❷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倡导者是陶行知。
❸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产生的“开放教学”。
❹50年代在欧美等国出现的“协作教学”和“特拉姆普制”。前者按师生交往形式划分有直接交往教学和间接交往教学,后者指教师通过多种类型的传播媒介提供教学信息,如电视、广播、函授等教学形式。

☚ 教学设备   班级授课制 ☛

教学组织形式

解决教学活动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利用与安排等问题。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班级教学(或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等。中国现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并辅之以现场教学、自学辅导、家庭作业、课外科技活动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