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工机械
1992年,广东谷物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工机械除谷物加工外,还包括农副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农用加工机械主要为碾米机,以柴油机或拖拉机带动。60年代农村使用的碾米机,大都以“直出”(即直接将稻谷碾成白米,不需砻谷机脱去粗糠)为主,70年代农村低压电网普遍建立,电动碾米机数量大增,80年代集体的碾米机逐步转为专业户承包,数量又有较大的增加。此外,谷物烘干也发展较快,研制推广使用的谷物干燥设备主要有三类:低温慢速固定床式、常温气体干燥式、高温快速流动床式。其他农副产品及饲料加工机械,如谷物磨粉机、磨面机,花生脱壳机、压饼机、滚碎机、榨油机、豆饼击碎机,大薯切片机、番薯切片刨丝机,黄麻剥麻机,开竹机,破篾机,粉碎机等,以及青饲料打浆机、统糠机、饲料粉碎机等都广泛使用。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农产品加工机械迅速发展,从1980年的93.35万千瓦发展到1990年的146.5万千瓦,品种也由碾米、磨面、榨油、饲料粉碎为主的初加工,发展到饲料、热带作物、水产、禽畜产品、林副产品、土特产等多种农副产品的烘干、保鲜、包装和深度加工机械。其中饲料机械发展尤为迅速,可以生产时产0. 5—12吨的饲料成套设备,年产万头肉猪场和百万只养鸡场成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