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鼇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春 > 鼇山 鼇山 àoshān 亦稱“小鰲山”。爲燈山之一種。以綵燈叠成山狀,形如神話中之巨鼇,故名。宋·周密《武林舊事·元夕》:“至二鼓,上乘小輦幸宣德門,觀鼇山。”《水滸傳》第三十三回:“去土地大王廟前紥縛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結綵懸花,張掛五六百碗花燈。”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前後張燈五夜……或祭賽神廟,則有社火鼇山,臺閣戲劇,滚燈烟火。”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場所器物 > 鼇山 鼇山 áoshān 亦作“鰲山”。古時元宵燈節,以彩燈結成巨龜背負神山之形,供人觀賞。宋·張端義《貴耳集》:“宣和元夜,上幸端門,近臣皆進詩。有問王岐公用甚故事,答以鳳輦鼇山。問者不樂而去。誰不知鳳輦鼇山,故相謔耳。岐公進詩云:‘雙鳳雲中扶輦下,六鼇海上駕山來。’聞者歎服。”《清平山堂話本·戒指兒記》:“時值正和二年上元金節,國家有旨,賞慶元宵,鰲山架起,滿地華燈,笙簫社火,鑼鼓喧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