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骨胳关节与肌肉的老年性变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胳关节与肌肉的老年性变化

骨胳关节与肌肉的老年性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胳关节与肌肉发生了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影响老年人的活动,容易发生病理改变。
骨老化 老年人骨胳要萎缩,绝大多数人表现为骨质疏松,但也有个别高龄老人例外。有人认为骨质疏松与骨老化在骨质上稍有差异。但两者在骨外表大体上差异不大,骨的内部构造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变少,因而在单位体积中骨的含量减少,骨的密度降低。以椎体海绵骨为例,正常密度为0.22,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至70~80岁时仅约为正常值的一半。骨密度在0.15以下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这种变化可开始于40~50岁。由于骨的种类、部位与人的性别不同,变化有差异。有人认为从50~80岁,每增加10岁骨总重量在男性要减轻5%,女性7%。以椎体表现最为突出,开始为横行骨小梁减少变细,在椎体中心最为明显。60岁以后这种变化更显著,此时纵行骨小梁变粗。
中年以后,骨膜的造骨细胞数与造骨细胞内粒线体减少,因而骨形成功能降低,骨髓造血性也逐渐减少,脂肪髓增加。电镜检查显示胶原纤维随年龄变粗,胶原的分布与走行也不规则。胶原纤维间的物质也有局限性减少。骨老化、骨质疏松,一般都认为骨无质的变化,但从显微放射照相所见钙化程度,电镜所见胶原纤维变粗及在组织学上都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变化。50岁以后骨的矿物质逐渐减少,而含水量有所增加。放射性核素15碳、32磷的沉着随年龄明显减少。
老年后骨的粘多糖明显减少,己糖胺及硬蛋白己糖胺减少,而糖蛋白己糖胺及硫酸角质素增加,虽然粘多糖减少但胶原纤维增加。老年后骨的氨基酸 (包括胶原蛋白及非胶原蛋白)一般都有减少倾向,尤其是甘氨酸、亮氨酸、羟脯氨酸、脯氨酸等,而赖氨酸则有轻度增加。胶原中的赖氨酸的交叉连接随年龄增加。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轻重程度受性激素水平下降、骨胳合成代谢刺激减少、活动量少,饮食量少、营养条件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骨质疏松在椎体上表现比较突出,因而容易引起自发性压缩性骨折,造成老年性驼背。也容易发生其他部位骨折。
关节老化 关节软骨老化时,对维持关节的润滑性与营养有重要作用的水分明显减少(75~80%),具有亲水性的粘多糖也减少(60%),与此相反,胶原从26%增至59%。在青年人,软骨基质以软骨素-4-硫酸盐为主,而老年人软骨中硫酸角质蛋白及软骨素-6-硫酸盐增加。这些成分的变化加重与关节的磨损,并改变了软骨承受外力的性能。此外,关节软骨氧的消耗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组织液量减少,组织物质浸透率下降。
老年人关节滑膜萎缩变薄,表面绒毛增加,滑膜细胞的细胞质减少,纤维增加、基质减少、滑膜的代谢机能下降。随年龄增加滑膜下层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增加,滑膜表面毛细血管之间距离变宽,可引起循环障碍。当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更容易发生滑膜血运障碍,其结果造成软骨损害。这是造成关节软骨变性的直接原因。
关节软骨的营养,一方面来自滑液通过关节表面的渗透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从软骨下骨髓血管供给。软骨内渗透作用是沿胶原纤维进行。关节的活动能起到水泵作用,促进渗透。相反,关节活动少或固定,这种渗透作用即受到影响。另外,关节软骨的透过性随年龄增长也下降,软骨细胞的营养就受到影响,可引起软骨基质变性,造成不可逆的关节老化改变。
由于关节老年变化与日积月累的磨损,日久后关节软骨发生局限性软化,原纤维形成与表面变薄,有时软骨表面脱落而暴露软骨下骨面,继而出现骨质致密,象牙质性变及骨囊变。关节的负重与运动,使关节边缘骨膜过多增生,形成关节边缘软骨增生,骨刺(骨赘)形成,引起退行性关节(突)或增生性关节炎。体型肥胖,有外伤史,遗传及关节本身畸形等,可加速关节增生改变。
肌肉老化 老年人体力减弱是多种综合因素所致。老年人经常摄入低钾饮食是体力减弱的因素之一。另一因素是神经原的作用。实验证明激素与体力之间也有一定关系。经常晒太阳可增加体力,但单纯用维生素D不能起这种作用,因为皮肤受日光而形成胆骨化醇。还有导致肌功能差的是因为老年人活动量少,肌肉氧消耗率也减低之故。

☚ 老年人心血管外科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000169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