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钞读音ch·ao(-),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楚交切,平,肴韵。 上一条: 抄 下一条: 鈔 钞读音m·iao(ˇ),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楚交切,平,肴韵。 上一条: 紗 下一条: 鈔 钞〔chao〕 ![]() ![]() ![]() 钞鈔chāo❶钞票 钞❶纸币:~票︱钱~︱现~︱外~︱伪~︱破~︱会~。 钞chāo❶ 钞票,纸币:现钞|外钞。 钞chao钞票 会钞 假钞 冥钞 外钞 伪钞 现钞 纸钞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紙幣部 > 概稱 > 鈔 鈔 chāo 紙幣。鈔通“抄”,有抄紙意。又紙質的契據、經官府蓋印的信物、文件稱爲“鈔”,唐代有“田鈔”、“文鈔”名目,宋代紙幣產生後,鈔即與紙幣意混同。繼之金代發行交鈔,元、明又有寳鈔等,鈔遂爲紙幣的代稱,或稱爲錢鈔、鈔銀、鈔券、鈔貫、鈔會、鈔關、鈔票等。《正字通·金部》:“《韻會定正》曰: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即今之鈔關,舊注錢鈔。”《金史·食貨志三》:“户部尚書蔡松年復鈔引法,遂製交鈔,與錢並用。”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正是小娘愛的俏,老鴇愛的鈔。”《明史·食貨志五》:“鈔始於唐飛錢,宋之交會、金之交鈔。”《金瓶梅》第五十六回:“桂姐道……‘他家賺錢賺鈔,帶纍俺們受驚怕’。” 钞钞chāo❶ 强取,掠夺。后来写作“抄”。《潜夫论·劝将》:“东寇赵、魏,西~蜀、汉。”(寇:劫掠。)《后汉书·公孙瓒传》:“攻~郡县。” 钞*鈔B3AE 集子 集子集(~锦;~刊;文集;诗~;吟~;画~;全~;选~;续~) ☚ 藏书 卷轴 ☛ 抄写 抄写钞 抄(抄录;抄白;照~;手~)写(钞写;课写) 誊(誊写;誊抄) 缮(缮写) 录(移录;写录)移(移写;移书) ☚ 题写 代写 ☛ 货币 货币钱(钱刀;钱文;钱货;钱眼;钱金;钱缗;钱引;钱币;金钱) 币(泉币;资币) 货(货布;货泉;通~) 金(金泉;泉金) 锾铁板 铜山 铜钿 另见:资金 钱 ☚ 货币 古代货币 ☛ 抢掠 抢掠钞 抑掠 强夺 硬夺 莽夺 逼夺 矫夺 抑夺 ☚ 抢夺 劫夺 ☛ 钞 234.钞(p3174.2)义项三,书证之二引作:《无曲选·缺名<陈州粜米>》: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 ☚ 金鱼公子 钧 ☛ 钞chāo❶同“抄”。 钞 钞一作“抄”, 或称 “文钞”。宋代民户、商人缴纳赋税、入中粮草或和买绸绢后得到的官方文据, 包括税租钞、粮草钞、盐钞、交钞等, 分别具有收据、领据或兼有收、领据之功用。钞常常是标有价额的入中文据, 官方一般用现钱偿付,而与主要用作请领茶盐等货之凭证的交引相区别。 ☚ 三色交引 交钞 ☛ 钞(鈔)chāo❶ (钞票) bank note;paper money: 现 ~ cash 钞鈔chāo(9画) *钞(鈔)chāo9画 金部 钞鈔chāo上古形声字。从钅(金),少声。叉取义。引申为掠取,誊写等义,现作抄。又引申指钞票,纸币。因钞最初指官府收物而给印信文凭。如:钞票|外钞。 钞鈔★繁◎常★常chāo鈔,形声,从金,少声,本义为用铁叉取物,引申为掠夺、古代发给商人换取茶或盐等货物的单据、纸币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钞”。 【辨析】 钞/抄 见42页“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