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末留学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末留学运动 1872年(同治十一年)起,清政府为办理洋务需要,挑选十二至二十岁儿童及青少年一百二十名,由陈兰彬、容闳为正、副监督,每年派三十名赴美国留学,其中有詹天佑、唐绍仪等。是为清末留学活动肇始。1876年(光绪二年),李鸿章派青年军官七人赴德学习军事。次年福州船政学堂又遣学生三十名赴英、法学习船政、制造,其中有严复、林永升、萨镇冰等。此后又几次派员出国留学。1896年开始,向日本选派留学生。自1898年冬天津武备学堂、上海南洋公学、新方言馆、湖北武备学堂、汉阳铁路学堂等陆续派遣留学生出国,除学习技术制造和管理外,更多的专攻军事和法政,尤以去日本为盛。1906年官费和自费留日学生达八千余人,其中不少人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鼓吹者和实践者。清末留学运动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潮流的发展。 清末留学运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年,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的事件。1870年容闳建议派留学生。1872年至1875年每年派13名学童,4年共派120名,学习15年。1881年停止,归国者94人。1873年沈葆桢选派人到国外学造船。1881、1887、1886、1897年4次共派留学生85名。1890年总理衙门派留学生10名。1895年又派16名。1900年留日学生达143人。1901年700人,1906年达17860人。1905年,留美学生达600余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