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朝通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朝通志

书名。《续通志》的续编。清乾隆时官修,共一百二十六卷。记载清开国(1616)至乾隆朝(1736——1795)一百七十余年间文物制度。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无本纪、列传、年谱、世家等部,而仅存与《通典》、《文献通考》性质相近之二十略,以凑足“三通”之数。其内容除氏族、六书、七音、校讎、图谱、金石、昆虫草木诸略外,大体与《清通典》相重复。

清朝通志

清朝通志

典志体史著。又名《皇朝通志》。一百二十六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详情参见《清朝通典》条)。《清朝通志》体例从郑樵《通志》,但无本纪、列传和年谱,以《通志》二十略为纲目作重点说明。卷首有凡例十二则。二十略名称与《通志》全同,有《氏族略》十卷、《六书略》三卷、《七音略》四卷、《天文略》六卷、《地理略》八卷、《都邑略》四卷、《礼略》十二卷、《谥法略》八卷、《器服略》六卷、《乐略》二卷、《职官略》八卷、《选举略》三卷、《刑法略》六卷、《食货略》十六卷、《艺文略》八卷、《校雠略》八卷、《图谱略》二卷、《金石略》七卷、《灾祥略》三卷、《昆虫草木略》二卷。其细目则根据清代实际情况作了调整。有郑樵《通志》原本繁而今汰者三:如《金石略》郑樵分载钱币、钟鼎彝器款识和诸家碑刻,《清朝通志》只收御定诸帖及奉敕石刻;《都邑略》郑樵兼载四裔所居,“非但约略传闻,地多无据,且外邦与帝京并列,义亦未安”,故该书只录“兴京、盛京、京师城阙之制,以统于尊”。《通志·谥法略》分三等二百又十品,此书只录尊谥与赐谥。有《通志》疏而今补者二:如《天文略》郑樵仅载步天歌,现则补《灵台仪象志》及其《后编》。《地理略》郑樵以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统诸水,而州县郡道以水别之。《清朝通志》则将不入于四渎诸水,大河以北如盛京、京畿诸水;大江以南如浙、闽、瓯、粤诸水,以及滇南漠北诸水“自入南北海者,并一一补载”。有《通志》冗琐而今删并者三:“《艺文略》中樵所列既多舛讹,《校雠略》中樵所举亦未精确。《图谱略》中樵分记有、记无二类,而记无多至二十六门,既多虚设,如击相、试马、斗羊、对雉诸图,尤猥杂无取。”其他如该书《六书略》据清代特点载有满、蒙、藏、回等多种文字,“以国书十二字头括形声之变化……丝牵珠贯,音义毕该”;《氏族略》载八旗氏族;《七音略》以满汉梵音翻切配合十二谱,“以天竺五十字母配合成一千二百十二音,又以西番三十字母别配合成四百三十四音,而各释以汉音。汉音不具,则取以合声”;《昆虫草木略》多载“中国所无而产于遐方,前代所无而出于今日,如金莲花、夜亮木之类”(上引均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八十一),所记内容已详于郑樵。此书食货、学校、科举等方面内容不及《清朝文献通考》详备,然亦有某些《清朝文献通考》所未载者。当以二书合观,对了解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情况即较全面了。
常用本为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一册。

☚ 清朝通典   清朝文献通考 ☛
清朝通志

清朝通志

书名。又名《皇朝通志》。清三通馆臣奉勅编修。成书与记事年代均与 《清朝通典》 同时。共126卷,20略。为: 氏族略10卷、六书略3卷、七音略4卷、天文略6卷、地理略8卷、都邑略4卷、礼略12卷、谥法略8卷、器服略6卷、乐略2卷、职官略8卷、选举略3卷、刑法略6卷、食货略16卷、艺文略8卷、校雠略8卷、图谱略2卷、金石略7卷、灾祥略3卷、昆虫草木略2卷。是书各略虽与 《通志》、《续通志》完全一致,但细目有所不同。如 《通志·都邑略》载四裔,而是书则只载清统治区域。《通志·谥法略》分为三等201品,是书则仅录尊谥与赐谥。是书的 《天文略》、《地理略》却较《通志》 为详: 细述历数、仪象,备载各地河流,《六书略》记有满、蒙、回等多种文字,很有特点。是书与 《通志》 的这些不同之处,反映了清代与以前朝代相比所发生的变化,为研究清前期的疆域、地理、科学、文化很有帮助。书中礼、乐、器服等略中对清代宫廷的记载,虽与 《清朝通典》等有关内容颇多重复,但仍可与他书参阅对照,为深入了解清代宫廷的典章制度和其它情况提供必要的借鉴补充。是书无本纪、列传和年谱,其版本情况也同 《清朝通典》一样,最通用的本子是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绾 《万有文库》 二集 《十通》 合刊本,此书为精装一册影印本。

☚ 清朝通典   清朝文献通考 ☛

清朝通志

书名。又名《皇朝通志》。清乾隆时官修。一百二十六卷。起止年代同《清朝通典》、内容亦多有重复。体例与《通志》、《续通志》相异,细目有所删补。

清朝通志

《清朝通志》

又称《皇朝通志》。书名。清乾隆时官修。一百二十六卷。本书起自清初,迄于乾隆晚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不同,仅存二十略。略名与《通志》与《续通志》同,细目作了增删。本书对研究清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东华录   续通志 ☛

清朝通志

书名。原名《皇朝通志》,又称《清通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嵇璜等奉敕撰,五十二年(1787)成书。126卷。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末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省去本纪、列传、年谱,仅存与《通典》、《文献通考》性质相近之20略,以补足“三通”之数。内容中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为它书所无,其它与《清通典》大体相同。是书氏族一略10卷,首载国姓爱新觉罗氏,卷2至卷5为满洲八旗姓,卷6是蒙古八旗姓,卷7附载满洲八旗姓,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未载之名臣、勋臣及宗烈,卷8为满洲旗分内之高丽、汉姓、和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等姓氏,卷9汉希姓,卷10总论、载赐氏、改氏、以部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名为氏、省言、同姓异氏、六书、七音等,增加了满、蒙、维等语言文字。书中颇多满族资料,对研究满族社会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