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朝续文献通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朝续文献通考 又称《皇朝续文献通考》。书名。《清朝文献通考》续编。刘锦藻撰。1921年全书完成。据清代实录、会典、则例等文献编纂而成。共四百卷,分三十考。其中田赋、钱币等二十六考体例同于《清朝文献通考》,新增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上起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下迄1911年(宣统三年)。在增编四考中记载了民族工业、航运、铁路、矿山等兴办过程;叙述了改良派的各种活动及在当时政治上所起的作用;说明了清政府与欧、美、亚、非的往来及华工在海外的生活情况。在原订诸考中,一些子目有所变动,如征榷考增厘金、洋药;国用考增银行、海运;选举考增赀选;学校考增书院、图书、学堂;王礼考增归政、训政、亲政、典学;兵考增陆军、海军、长江水师、船政等。为研究清末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重要史料。 《清朝续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原名《皇朝续文献通考》,是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的一部记述清代典章制度的政书。近人刘锦藻撰。刘锦藻,浙江吴兴人,光绪二十年间中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据金毓黻《中国史学史》说:“吴兴刘锦藻,认清修《皇朝通考》讫于乾隆二十六年,乃取而续之,名《皇朝续文献通考》。其初稿撰于清光绪末年,故只续到光绪三十年而止,辛亥以后,锦藻又续其书至宣统三年清亡之日止,上接前书”。《清朝续文献通考》共400卷。在《清文献通考》26门之外,新增加外交、邮传、实业、宪政4门,凡30门,分136目,各门子目亦多有所变更。如《征榷考》增加厘金、洋药;《国用考》增加银行、海运;《学校考》增加书院、图书、学堂等。《邮传考》18卷、《实业考》15卷,记民族工业、航运、铁路、矿山等兴办之过程;《宪政考》8卷,述清末改良派之活动;《外交考》23卷、《四裔考》6卷,载与外国之关系。其《经籍考》兼叙作者生平及编撰经过,对于旧史书的经籍志、艺文志也有所改进。全书在反映清末的经济、政治、交通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比起《清史稿》来,更为丰富、全面。卷首附有《凡例》10则。此书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典籍。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之《十通》合刊本,影印4册通行。 清朝续文献通考书名。《清文献通考》的续编。近人刘锦藻撰。四百卷。年代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上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下迄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以后,复增辑光绪三十一年迄宣统三年(1911)事。体例除《清文献通考》原有的田赋、钱币等二十六门外,增加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门,共三十门,所隶二百三十六子目。各门子目亦多有所更定。如国用门增银行、海运诸目;学校门增书院、图书、学堂诸目;王礼门增加归政、训政、亲政、典学诸目;兵门增加陆军、海军、长江水师、船政诸目。有民国年间刊本。 清朝续文献通考 清朝续文献通考书名。又名《皇朝续文献通考》。清刘锦藻著。刘锦藻,浙江吴兴人。光绪二十年 (1894) 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是书刘锦藻于光绪年间写出初稿320卷,上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与 《清文献通考》 相接,止于光绪三十年(1904)。1911年后,刘又续写其书,加入光绪三十年后至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其间的内容,并对初稿疏漏处作了订正。书增后为400卷,共分30考。其中26考与 《续文献通》 和 《清朝文献通考》 相同,新增加外交、邮传、实业、宪政4考。卷首有凡例10则。这30考,是认识乾隆以后清代100多年社会各种情况的重要参考。其中最具价值的,为新增4考。其邮传、实业2考记载了我国民族工业、航运、铁路、矿山等兴办工程。宪政叙述了清末改良派的各种活动以及他们当时在政治上所起的作用。外交、四裔2考说明清代与亚、欧、非、美洲等许多国家即有往来,并且对华工在海外受压迫的情况也有所反映。这些为研究清王朝从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书中子目,也有许多新增内容: 加征榷考增厘金、洋药,国用考增银行、海运,学校考增书院、图书,兵考增长江水师、海陆军船政等。这些均与清后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有密切关系。而王礼考则增加了归政、训政、亲政、典学等与宫廷有关的内容,反映了清中后期高宗将帝位传给仁宗后,仍以太上皇身份裁决政务和慈安、慈禧两太后于同治、光绪年间垂廉听政的现实。是书和原有的 “九通”,把上古到清末的各种典章制度基本包罗在内,使合编的《十通》成为一部贯通古今典章制度的专史。是书目前通用的本子也是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2集《十通》合刊本。精装影印四册,前有陆润庠的序,并另有 《索引》 一册,查阅十分方便。 ☚ 清朝文献通考 幸鲁盛典 ☛ 清朝续文献通考书名。又名《皇朝续文献通考》。近人刘锦藻著。四百卷。与《清朝文献通考》相衔接,体例与之相同,仅增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门。体系完整,取材甚丰富,颇有见地。 清朝续文献通考 《清朝续文献通考》又名《皇朝续文献通考》。书名。四百卷。近人刘锦藻著。初稿上接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下迄光绪三十年( 1904),三百二十卷。辛亥革命以后,续写至清亡(1911年)为止,共四百卷。本书除二十六考一如《皇朝文献通考》之旧外,为适应道光、咸丰以来历史的发展,增加如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共三十考。邮传、实业二考记载国内新式工业、航运、铁路、矿山等事业的兴办情况;宪政记载清末宪政活动的情况;外交、四裔二考记述清代与外国交往情况,涉及华工在海外被压迫的情况。子目较《皇朝文献通考》有所增益,如征榷考增厘金、洋药诸目;国用考增银行、海运诸目;学校考增书院、图书、学堂诸目;兵考增陆军、海军、船政诸目。本书是研究清乾隆以后一百多年社会经济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 ☚ 清文献通考 清经世文统编 ☛ 清朝续文献通考亦名《皇朝续文献通考》。书名。清末刘锦藻撰。400卷。1921年成书。所记上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下讫宣统三年(1911)。共分30考,其中26考同于《续文献通考》和《清朝文献通考》,余为根据清末实际情况所增之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30考下,分列子目共136个,不少为以前所未有。凡清后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情况无不有所记录,材料丰富,系统完整,其中尤以新增的四考及四裔考等较全面反映了道光、咸丰以后新的变化形势,有的细及华工在海外受压迫的情况。为了解清后期历史及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收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刑本,影印精装4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