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冠正前方突出的前壁。晋陆翙《邺中记》:“(石虎)著远游冠,前安金博山,蝉翼丹纱里服,大晓行礼。”《晋书·舆服志》:“通天冠……前有展筩,冠前加金博山述,乘舆常服也。”《明史·舆服志三》:“舞士,东夷四人,椎髻于后,系红销金头绳,红罗销金抹额,中缀涂金博山。”
金博山
古代王族特有的头饰。《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帝王乘舆所服的“通天冠”上饰有“山述”,《晋书·舆服志》以下记“金博山述”。具体形制,记载及注释均不甚明确,疑似汉代所谓博山炉那样,群山重叠,呈现蕾状。又汉代织锦有大博山、小博山之名,饰有云山涌起图纹,或以为冠前饰着这种图案的涂金版。近年山东东阿鱼台曹王村曹植墓出土实物,一件长约寸余盾形金饰可资印证。这件金饰,用吹管滴珠法作成,镂空作山云纹缭绕状,有的还中嵌二琉璃。唐代以后,冠前改用玉蝉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