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 贼长篇小说集。顾诗云著。1933年9月新文化书社出版。 ☚ 失去的风情 万里情侠 ☛ 贼 贼zéi❶伤害。《说文》:“贼,败也。”段玉裁注:“败者,毁也; 毁者,缺也。”《大雅·抑》八章: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毛《传》:“僭,差也。”郑《笺》:“当善慎女之容止,不可过差于威仪。女所行不信,不残贼者少矣,其不为人所法。”朱熹《集传》:“贼,害也。” ❷一种吃节的害虫。《小雅·大田》二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参见 《草木篇》 [蟊贼] 条。 ☚ 帨 贿 ☛ 贼读音z·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昨则切,入,德韵。 ❶盗匪;盗窃者的通称。 ❷行动鬼祟不正派。如:贼头贼脑。 ❸一种害虫。 ❹伤害;杀害。 ❺伤残。 上一条: 䯔 下一条: 賊
贼读音z·ei(ˊ),为ei韵目,属i—ei—ui韵部。昨则切,入,德韵。 ❶盗贼;匪徒。 ❷邪的;狡猾的;不正派的。如:贼眼。 ❸伤害;虐害;杀害。 ❹狠毒。 上一条: 誰 下一条: 賊 贼zéi❶狡猾:你心眼儿鬼,我比你还~。(温福林《心路》) ❷敏锐:小白龙眼~,离老远就知道是谁在叫阵。(吴宝三等《黑龙江的传说》) ❸不正常,异常:这齿轮砖得有点~,得查一查别出事。 ❹形容光亮刺眼:不知什么时候日头懒懒升了起来,阳光辉映着景物,~亮亮地刺眼。(温福林《心路》) ❺很,极其,特别:线麻又叫大麻,长得很高,散发着一种浓浓的清香味儿,籽可以榨油,而且含油量很高,用此油炖江鱼~香。(曹保明《长白山渔猎文化》) 贼zéi狡猾。例:这人说话~,心眼多! ❍ 他做事~,要防着点! 《汉语大字典》:“贼,狡猾。” 贼1. 狡猾。《王定保借当》(贤孝):“银姐姑娘贼得很。”2. 偷。3. 对晚辈的私下称呼。《独弦操》(127):“三贼也没有给你来过信吗?蹲的地方再变过没有?这贼太次么,书念到驴槽里走掉了!” 贼zéi❶奸邪的、刁钻刻薄的;滑头。〔例〕老王上工去的时候,把折磨儿媳妇的办法交给女儿替他办。那个贼丫头!(短113)∣还机灵哪? 您看她那俩大贼眼!(瑞422)∣就是你走进走出的时候邻家的窗帘儿总有一角掀起, 有一双贼乎乎的眼睛在玻璃后面专注地闪烁。(收88.1.161)∣那时候,反正大家工作都不负责任,好长一段时间领导和门卫都没发现,这事,都足以说明杨小东够贼的了。(十81.4.54) ❷非常,形容程度深。〔例〕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 打他个贼死。(红833)∣头发也贼亮贼亮的梳成了好几绺。(禺308)∣多给他们穿上点,刚入冬,天气贼滑的呢,忽冷忽热, 多穿点保险!(文二191)∣饿个彻底,吃个贼饱。(聊61) ❸别有用心地盯着。〔例〕电信虫儿贼上“大哥大”,是从1995年北京无线电信业实行自备机市场放开下嘴的。(晚97.1.4)∣值班的大妈自备小板凳,坐在楼前的马缨花——北京叫做“绒花树”的树荫里,一边纳鞋底,一边拿眼“贼”着行迹可疑的来往行人,监视本楼的“分子”们的动态。(学98.1.49)∣为啥蹭桌的主儿专贼着饭口儿呢?因为北京人下馆子讲究热闹, 尤其是请客聚餐,无酒不成席,席面上添了酒,您就别指望这顿饭吃踏实了,大家推杯问盏,一醉方休,一桌不喝趴下一个两个,似乎不过瘾,您想人们喝得昏头涨脑的,谁还留神自己的包呢?(晚98.9.12) ❹机敏,乖觉。〔例〕你眼睛够贼的呀,昨天是因为一早要去开发商那签合同,老彭才来接我的。干嘛呀劲儿劲儿的?(别128) 贼锥zui2(形)狡猾:现在聪明人多得很,你说你~,他还比你更~! (还104) 贼〔zei〕giaox daos. 贼賊ㄗㄟˊzéi四4814①名强盗;土匪。⑴中原官话。山东枣庄〖 〗、平邑〖 〗。⑵粤语。广东广州〖 〗、花县花山〖 〗、佛山〖 〗、台山〖 〗、开平赤坎〖 〗。香港新界锦田〖 〗。⑶闽语。广东潮州〖 〗、海康〖 〗。②动暗中跟踪;盯梢。北京官话。北京〖 〗。他紧紧~住那个家伙‖让人家~上了。③动暗中观察、注意。⑴北京官话。北京〖 〗。我就坐的旮旯儿里~那几个。⑵冀鲁官话。天津〖 〗。他原先就有这毛病,现在又犯了,不信你~他。④动猜想;预感到。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这话是谁说的,我~他哩‖我心里~啦。⑤动(儿童)猜拳。赣语。湖北蒲圻〖 〗。我~赢了,该我先来。⑥形机灵;敏锐。冀鲁官话。天津〖 〗。冯骥才《阴阳八卦》第八回:「精豆儿眼快眼尖眼亮眼~眼准。」⑦副很;极;非常。⑴东北官话。吉林长春〖 〗。~慢‖~淡‖~甜。吉林通化〖 〗。~热‖~笨。辽宁沈阳〖 〗。王兆其《门门门》:「眼中登时晃进一个兵,亮着的枪尖~亮~亮。」马加《北国风云录》:「炮弹落到北大营营房里了,惊天动地呼隆一下子,溢出凶象的火花,~亮~亮地刺着眼睛。」⑵北京官话。北京〖 〗。这种漂白布,真是~白~白的。《红楼梦》第七一回:「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死。」老舍《离婚》四:「刚入冬,天气~滑的呢,忽冷忽热。」⑶冀鲁官话。天津。冯骥才《阴阳八卦》第八回:「横竖扯的蜘蛛网反照阳光,锃亮银亮~亮。」山东聊城〖 〗。刀磨的~亮。山东莘县〖 〗。他跑的~快。⑷兰银官话。甘肃兰州〖tsei51〗。~聪明。⑸吴语。上海〖 〗。门槛~精。彭瑞高《祸水》:「两眼睁得~大。」◈ 周而复等《海上的遭遇》:「腰间挂着一把~亮的战刀。」杨朔《三千里江山》:「美国飞机,打着盘旋,飞得~低。」   贼zei害,杀害。《韩非子·饰邪》:“此行小忠而~大忠也。”《汉书·食货志》:“淫侈之风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淫侈:过于奢侈。淫,过分。)《吕氏春秋·明理》:“君臣相~,长少相杀。”(“贼”与“杀”为同义对文。)《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之。”(宣子:人名。骤:屡次。谏:规劝。患之:忧虑他。使:派。鉏麑:人名。) 贼〈流〉天津指暗中观察、注意。 贼賊zéi❶偷窃财物的人 △ 盗~∣窃~。 ❷危害人民和国家的人 △ 奸~|卖国~。 ❸邪恶的;不正派的 △ ~心∣~眉鼠眼。 贼zéi
贼❶偷东西的人:~赃(zang)︱~酋︱~窟︱~窝丨飞~︱马~︱盗~︱窃~︱惯~︱捉~︱~喊捉~︱~走关门︱做~心虚。 ❷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工~︱国~︱蟊(mao)~︱民~︱逆~︱叛~︱认~作父︱独夫民~︱擒~先擒王︱成则王侯,败则~子。 ❸不正派的:~心︱~眼︱~眉鼠眼︱~头~脑。 ❹伤害:戕(qiang)~。 贼zéi❶ 偷盗财物的团伙或个人:窃贼│防贼。 ❷ 坏人,多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奸贼│卖国贼│乱臣贼子。 ❸ 邪恶的,不正派的:贼头贼脑│贼眉鼠眼。 ❹ 狡猾:狐狸可真贼! ❺ 伤害:戕贼。 ❻ 很,非常:这件衣服贼难看。 贼zéi〈副〉太,特别。 ◇ 俺已经等3天了,准备一次购买3000只鹌鹑,没想到,大伙儿贼精,比俺来得还早……(人民日报.1995.2.10) ◇ 这些家伙胆子贼大,见车驰过,并不逃遁,后腿站立好奇地打量着来人。(人民日报.2000.9.4) 贼zéi伤害。《招魂》:“归来兮! 恐自遗贼些。”王逸注:“贼,害也。”朱熹集注:“自遗贼,自予贼害也。”《惜誓》:“反为小人之所贼。” 贼zēi❶盯,监视。如:有人在厂门口~着我呢。 ❷暗中跟踪。如:他紧紧~住那个家伙。/~了他一道儿。
贼zéi❶奸诈,狡猾;狡黠。如:那小子~得厉害,净是鬼心眼儿。/老王还有个女儿,又~又坏。 ❷难于驾驭,非常灵活。如:你骑我的车可注意点儿,车把特~。 ❸深通,无所不能的意思。如:谁比得了他呀,路子特~。 ❹用来修饰一些形容词,有很、非常的意思(多为贬义)。如:~亮,~胖等。/这白醋~酸~酸的。 贼zei贼船 贼胆 贼风1 贼寇 贼人 贼心 贼星2 贼眼 贼赃贼子 盗贼 飞贼 工贼3 惯贼 国贼 马贼 民贼 窃贼 蟊(mao)贼4 民贼 戕贼5 窃贼 乌贼 大眼贼 老家贼 卖国贼 贼喊捉贼 贼眉鼠眼 贼头贼脑 贼走关门 认贼作父 做贼心虚 乱臣贼子 独夫民贼 擒贼先擒王 贼(同)盗 窃 偷 匪 寇 贼zéi❶偷东西的人: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我就是头一个窝主。(七四·1815) ❷泛指危害国家权力的人: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所戮。(七八·1943)
贼zéi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蛾蝶 > 賊 賊 zéi 亦作“𧒿”。一種專食苗節的害蟲。《詩·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 ”毛傳:“食節曰賊。”孔穎達疏引陸璣云:“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爾雅·釋蟲》:“食節,賊。”陸德明釋文:“𧒿,本今作賊。”《後漢書·明帝紀》:“有司其勉順時氣,勸督農桑,去其螟𧈺以及蟊賊。” 贼zéi〖名词〗 指作乱叛国为害人民或外来侵犯的人,亦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诬称(13)。《太史公自序》:后有贼而不知。——后面有奸贼却不知道。《诸葛亮后出师表》:今贼适疲于西。——现在反贼正在西方疲于奔命。《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还没有看到贼军士兵就纷纷逃散。
贼zéi〖动词〗 一、陷害,毁坏(2)。《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残贼而亡极。——残酷陷害没完没了。《尊经阁记》:是谓贼经。——这就叫毁坏经。 二、窥测(3)。《纵囚论》:是上贼下之情也。——这是上面窥测下面的心情。《纵囚论》:是下贼上之心也。——这是下面窥测上面的心思。《纵囚论》: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我只看到上面和下面互相窥测来凑成这种美名。 贼zéi(旧读zé)❶ 杀,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之。”(宣子:赵盾,谥宣子。骤:屡次。麑:晋国力士。)《吕氏春秋·序意》:“子将~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 ❷ 毁坏,残害。《孟子·离娄上》:“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其民者也。” ❸ 杀人的人。《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使~弑公于氏。”(弑:下杀上。wěi氏:鲁国大夫。)《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 ❹ 毁坏者。《论语·乡愿》:“乡愿,德之~也。”(乡愿:指没有是非标准的好好先生。)《荀子·修身》:“谄谀我者,吾~也。” ❺ 犯上作乱危害人民的人。《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亡:逃亡。竟:同“境”,边境。反:同“返”。)柳宗元《童区寄传》:“二豪~劫持。” ❻ 对敌人的蔑称。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兴复之效。”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手死。” ❼ 凶狠,狠毒。《荀子·修身》:“险~而不弟焉。”(弟tì:同“悌”,顺从兄长。)《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解:郭解。) ❽ 一种吃禾节的害虫。《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螟:吃禾心的害虫。螣tè:吃禾叶的害虫。蟊:吃禾根的害虫。) 贼*賊zeiD4F4 ❶小偷;抢劫或偷窃财物的人:小~/窃~/盗~/~去关门/~喊捉~。 ❷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坏人;外来入侵的敌寇:~寇/奸~/叛~/卖国~/独夫民~。 ❸邪恶;不正派:~头~脑/~眉鼠眼/~心不死。 ❹狡猾:~老鼠/这家伙真~。 ❺骂人的话:~骨头/~东西。 ❻很;非常:~大/~冷/路灯~亮。 ❼〈文〉蟊贼,一种专食苗节的害虫。 ❽〈文〉破坏;伤害:政不可~/蚤虱~人肌肤。 ❾〈文〉杀;杀害:~贤害民/使鉏麑(杀手)~之(《国语》)。 ❿〈文〉狠毒;凶狠:阴~。⑾〈文〉克:金不~木,木不成材/胶漆相~,冰炭相息。 盗贼 盗贼盗(盗人;盗徒;寇盗;贼盗) 贼(贼人;贼子:贼匪;贼竖;劫贼;偷贼;窃贼) 寇虏 萑(萑蒲) 歹人 赞老子 宵小之人 宵小之徒 空空妙手 盗贼的代称:夜客 对盗贼的蔑称:毛贼 鼠盗 鼠贼 鼠窃 盗贼与间谍:贼谍 匪寇盗贼:寇偷 盗贼一类的人:匪类 匪流 贼伙,贼众:贼党 贼曹 行劫的群盗:寇劫 盗贼的同伙:贼伙 众贼人:贼众 贼夥 贼辈 许多盗贼:诸劫 诸贼盗 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查看、更改、盗取数据或干扰程序的人:黑客 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豺虎 (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盗贼)
另见:抢劫 偷盗 抄袭 掠夺 窃据 脏物 ☚ 盗贼 各种盗贼 ☛
杀害 杀害杀(杀死;杀戮;戮杀;残杀) 虔(虔刘) 诛(诛戮) 贼(贼杀) 薨 害(戮害;忍害;加害;诛害)戕(戕祸) 屠毒 殄殪 损坏 残杀 残僇 残戮 戮没 斩芟 斩斫 斩戮 夷戮 屠戮 屠僇 诛屠 欲加杀害人之心:杀机(顿起~) 杀害生命:杀生害命 杀害无罪的人:戕害不辜 为隐瞒真相而杀害知情人:灭口 闭口 绝口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杀人灭口 因猜忌而杀害:猜害 因有仇恨而杀害:仇杀 为得到他人钱财而杀害:谋财害命 图财害命 杀害人命,抢劫财物:杀人越货 自己人互相杀害:自相残杀 谋划杀害:谋杀 谋划杀害或陷害:谋害 阴谋杀害:扼昧 故意杀害:故杀 秘密杀害:密裁 暗害 非法杀害犯人:讨绝(讨绝单) 讨气绝 杀戮,杀害:屠戮 无罪而乱加杀害:枉杀 枉诛 枉酷 曲杀 (杀死或害死,多为不正当的:杀害)
另见:杀人 害人 自杀 被杀 ☚ 杀害 用某种方法杀害 ☛
伤害 伤害伤(伤苦;伤负;殄伤;损伤;贼伤) 害(害危;害伤;危害;为害;加害;疮害;贻害;毁害;损害) 祸(祸害;毒祸;贻祸) 殃毁(毁害;毁伤) 妨 残(残害;残戕;破残) 戕(戕害;戕伐) 兵(反以自~) 创(创毒;创伤;重~敌军) 椓 贼(贼害) 犯 疾(弃疾) 血 刻(刻贼) 厉爽蛀蚀 斫丧 疮痍 摌削 危毒 伤害人民:害民 用私心伤害人民:私贼 伤害臣民:暴内 伤害无辜:捉生替死 伤害身体:伤身(为嘴~) 害身 残生 戕身(戕身伐命) 追求利益而伤害身体:以利累形 伤害生命:伤生 戕生 戕害身体性命:凿性斧身 女子爱情上的伤害和嫉妒:蜂欺蝶妒 蝶欺蜂妒 因仇恨而伤害:仇害 阴气戕害:阴贼 残害,伤害:毒贼 互相伤害:相伤 自己人内部互相伤害:自相践踏 争斗伤害:钻攻 (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伤害)
另见:损害1 破坏1 毁坏1 身体 陷害 思想 ☚ 伤害 言语伤害人 ☛
败坏1 败坏1败(败乱;沮败;侵败;斫败) 偾(颠偾) 殃 贼(贼隳) 毁(毁坏) 蠹(蠹耗) 坏(坏乱;沮坏;挠坏;凌坏) 乱(乱败) 破除 败坏政治:乱政 逆政 败坏朝政:蠹政 败坏品德:败德 败坏道德:破道 败坏品行:败行 败坏节操、德行:毁阙 败坏正义:破义 败坏盟好:败好 败坏官职:败官 败坏家族:乱家 使家庭败落,事业破产:败家破业 败坏法度:败度 败法 败坏和扰乱法纪:败法乱纪 败坏伦常: 伦 败坏心术:贼心 自己败坏:自伐 自沮 削弱败坏:销沮 挠乱败坏:挠败 错误的东西多了会败坏人心:积讹成蠹 (破坏名誉、风气等:败坏)
另见:损害1 破坏1 名誉 风气 ☚ 败坏1 败坏事情 ☛
程度高 程度高深(~知;~思;~信;~情;~切;~厚) 强(责任心~) 高(~超;~级) 飞(~阁;~桥)浩(~歌) 昂(~扬) 修(~远)危(~岩) 尧 十分 不过 稍高一点:一头(高出~) 程度较高:挺(~好) 相当(~水平) 可观 程度很高:很(~是;~大;好得~) 怪(~好;~乖) 多(~么) 好(~生;~不;~快) 老(~是;~远) 百(信心~倍) 万(~~;~苦;~不得已) 生(~怕;甚生;好生) 滚(~热;~圆) 酷(~似) 殊(~为不安) 特(特别;~好) 蛮(~壮) 满(~好;~有把握) 齁(~苦) 綦(望之~切) 雅(~以为美) 精(~光;~瘦) 寡(黄皮~瘦)颇(~为) 孔(~多;~武有力)良(用心~苦) 大(老大;~不了;老~不忍) 太(~好;~大)贼(~亮) 笃(~剧) 煞 稍偏 碜 傻(~大) 赛 恶 苦怪 紧 足 畅 崭(~红;~新) 何等 何其 异常 非常 非凡 强烈 格外 分外 无比无任 不胜 十分 登天(一步~) 备至(恭维~) 倍儿 倒大(倒大来) 百般(~奉承) 兮兮(脏~) 莫名 高度 高迥 抵死 一百一 程度很高的:高度 程度最高:极(极顶;极端;极颠;极点;极度;极其;极了;极至;颇极;端极) 绝(绝顶;~妙) 最 至(至为;至上;~深) 顶(顶端;透顶;顶呱呱) 杀(气~;笑~)死(乐~;~顽固;要~要活) 穷(~凶极恶) 痛(~打;~杀;~恨) 殊(殊甚) 煞(~痛;急~;~费苦心) 泰(~西) 太(太甚;~古) 甚(莫此为甚) 盛 透(透顶;熟~) 尽(~头;尽量;人至义~) 烂 过 亢(~阳;~满) 莫(莫大) 臬 周 致 鞠 着(吓~;累~) 万分 万千 万般 到家(服务~) 尖端(~技术) 非不 巴巴(可怜~) 冲天(干劲~) 通天(~人物) 至高 积高 上上 无上(~荣光) 无比 之尤 不过(再好~) 济颠 要命(好得~) 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至高无上 最高程度:极致 所达到的最高程度:极挚 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极点 极顶 表示程度达到极点:极为 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无以复加 ☚ 程度 高远2 ☛
害人的人 害人的人螟蠹 蠹民 害人虫 祸害人的人:蛇蜮 害群之人:稂莠 危害人民的坏人等:瘟神 危害人民的人:匪 蠹毒 蠹贼 残害人民的人:民贼(独夫~)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贼 损害国家利益的人:纤蠹 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蟊贼 贼蟊 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蝥贼 扰乱世界,危害社会的人:混世魔王 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害群之马 败群之马 败群之羊 危害集体的人:蠹虫 混入内部的腐蚀者﹑破坏者:蛀虫 贪残害人的人:蛇豕 作恶为害的人:蝨 专门损害别人的人或事物:害人精 引起祸患的人或事:祸水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祸胎 祸害 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祸首 进谗言之人:谗人 谗逆 谗口 谗蝇 谗客 善用谗言害人的人:鸩媒 肆毒的谗人:霜鹘 好构陷诬害他人的人:谗孽 迷惑害人的邪恶的人:魔(~鬼;恶~;妖~;妖~鬼怪) 助恶为虐的人:虎伥
另见:害人 损害 伤害 陷害 杀害 杀人 ☚ 害人的人 凶手 ☛
不正 不正邪 左 斜(斜歪) 佊 诐 旁 不正派:邪(邪派) 曲 不端 没行止 没正经 歪歪搭搭 言行不端正,不正派:不三不四 使坏,不正经:调歪 乖谬不正:邪僻 邪辟 为人不正派、不正经:鞋歪脚错 用色迷迷的眼神看人:涎眉邓眼 偏邪不正:诐邪 辟邪 邪僻,不正:迂 贼(陂贼) 邪恶不正:邪陂 辟邪 渫恶 过慝 险曲颇险 婬慝 不三不四,不正派或不像样子:没三没四 ☚ 不正 不光明正大 ☛
偷盗 偷盗偷(偷窃) 盗(盗窃;赃盗) 窃(窃取;草窃;捵窃;攘窃) 贼 胠箧 胠笈 胠橐 探囊 钻穴逾墙 钻穴逾垣 钻穴逾隙 钻隙逾墙 钻墙割壁 穿穴逾墙 跳墙蓦圈 穴隙逾墙 逾垣钻穴 逾墙钻隙 逾墙钻穴 发生盗窃之类的事:狗吠之警 犬吠之警 偷盗和拐骗:跳篱骗马 偷盗行为:穿窬 穿逾 偷鸡摸狗 偷鸡吊狗 偷鸡盗狗 偷鸡戏狗 偷狗捉鸡 摸鸡偷狗 有偷盗行为:手不干净 有小偷行为:手零脚碎 手脚零碎 进行偷盗:行窃 行盗 凿室 割包剪缕 小偷行窃偷盗:探囊胠箧 没有既定目标的盗窃与抢劫:闯窃 为做好事而偷盗:显盗 窃取,偷盗:抵盗 暗中偷盗:潜寇 夜间偷盗:夜盗 溜黑儿的 明劫暗偷:文武差事 社会治安差,盗贼公开行窃,无所顾忌:盗贼公行 盗窃公行 小的偷盗行为:小盗(小偷小盗) 窃钩 偷东摸西 偷东愉西 小偷小摸 小偷小摸的行为:拔葵啖枣 拔葵犯禾鼠窃狗盗 鼠窃狗偷 鼠窃狼偷 鼠偷狗盗 狗盗鼠窃 狗偷鼠窃 狼偷鼠窃 奸淫偷盗:淫盗 爱偷盗:手不稳 手脚不干净 迷恋于偷盗:贪窃 嗜偷成性:窃疾 被偷盗:被盗 失盗 失窃 十分贵重的器物被盗,不翼而飞:银杯羽化 (偷东西:偷盗)
另见:暗中 拿 财物 贼 盗贼 ☚ 偷盗 偷窃钱物 ☛ 贼賊zéi昨则切,入德。 ❶败坏,破坏。《孟子·梁惠王》:“~仁者谓之贼,~义者谓之残。” ❷伤害,杀害。《诗·大雅·抑》:“不僭不~,鲜不为则。” ❸违背礼仪作乱的人。《韩非子·六反》:“挫~,遏奸。” ❹抢劫偷盗财物的人。《醉八平》:“~做官,官做~。” ❺仇人,敌人。《荀子·修身》:“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也。” ❻一种吃禾苗的害虫。《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毛传:“食根曰蟊,食节曰~。” ❼残忍,狠毒。《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 贼zéi方言。❶指非常,很,极,如 “贼好”(非常好)、“贼毕”(绝对压倒他人)、“贼盖”(极好)。 ❷形容狡猾、鬼道:这小子比谁都~。 ❸形容敏锐、机灵:他眼睛挺~,离老远就发现了。 ❹意为不正常或不好使: 灯泡亮得发~; 车把发~。 贼zéi❶偷东西的人。 ❷做大坏事的人。如:奸贼,卖国贼。 ❸邪的,不正派的。如:贼头贼脑。 ❹狡猾。 ❺伤害。如:戕贼。 贼(賊)zéiⅠ ❶ (偷东西的人) thief: 窃 ~ thief; burglar; pilferer; 盗 ~ robbers; bandits ❷ (做大坏事的人) traitor; enemy: 工 ~ scab; blackleg; 民 ~ enemies of the people; 卖国 ~ traitor; quisling Ⅱ [书] (伤害) injure; harm; kill: 戕 ~ injure; undermine Ⅲ ❶ (邪的; 不正派的) crooked; evil; wicked: ~ 性 vicious; wicked; villainous; ~ 眼 furtive glance; knavish look; shifty eyes ❷ (狡猾) crafty; cunning; deceitful; wily: ~ 鬼溜滑 dishonest; deceitful; tricky; sly; 老鼠真 ~。 Rats are really cunning. Ⅳ [方] (很) extraordinarily; unusually; extremely: ~ 亮 uncomfortably bright or glaring; ~ 热 extremely hot; ~ 冷 terribly cold ◆贼出[去; 走]关门 lock the door when the thief is gone — too late; lock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has gone; lock the barn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贼船 pirate ship; 贼喊捉贼 play the trick of a thief crying “Stop thief!”; accuse sb. of the theft and try to sneak away oneself; 贼眉鼠眼 shifty-eyed; have a sneaky look; guilty-looking; look like a thief; 贼心 wicked heart; evil designs; evil intentions; 贼星 [口] meteor; 贼赃 stolen goods; booty; spoils 贼zéi❶ 贼臣乱子|贼喊捉贼|贼眉鼠眼|贼去关门|贼头贼脑|贼心不死
❷ 国贼禄鬼|家贼难防|拿贼拿赃|擒贼擒王|认贼作父|捉贼捉赃|作贼心虚|做贼心虚
❸ 逆臣贼子|逆子贼臣
❹ 独夫民贼|关门捉贼 贼賊zéi(10画)
  【提示】右边是戎,不要错写成戌或戒。 *贼(賊)zéi10画 贝部 (1) 〈书〉 伤害: 戕(qiāng)~。 (2) 做大坏事的人;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卖国~|独夫民~|乱臣~子。 (3) 强盗;偷东西的人: ~寇|窃~|抓住一个~。 (4) 不正当;不正派: ~心|~头~脑。 (5) 狡猾: 这家伙真~,几次抓捕都让他逃掉了。 (6) 〈方〉 副词。表示性质状态异乎寻常: 今天~冷|皮鞋擦得~亮。 贼賊zéi西周金文、战国帛文、小篆和西汉隶书从戈从则(則),则亦声。则是法则,规则,用兵器(戈)来破坏。韵变是从入声变为近代现代北方普通话的。先读zé,后读zéi。如黑得,又略如北(bó—běi)例。贼本破坏义。隶变至楷书又逐渐讹变为贼,像从戎(róng)字。引申为伤害义。如:残贼。引申指偷东西的人,盗匪。又引申指严重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如:卖国贼|工贼。又引申指邪的,不正派的。如:贼头贼脑。 贼賊★繁◎常★常
zéi形声,小篆从戈,則声,隶定讹为“賊”,从貝从戎。本义为毁坏、破坏,引申为伤害、有危害的人、作乱叛国为害人民或外来侵犯的人、盗窃财物的人、狠毒、邪恶、不正派、狡猾等,假借为副词,表示性质状态不同寻常,相当于“很”“十分”。《简化字表》类推简作“贼”。 【辨析】 贼/盗 见73页“盗”。贼 賊; 金 篆 隶zéi【析形】形声字。金文、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表示与打斗、杀戮有关。隶书字形变后“则”的刀旁变形并移到“戈”下,与“戈”组合成“戎”,原来的构型遂不显。 【释义】《说文》:“败也。”本义是破坏,毁坏。引申为杀戮,杀害,亦指杀人者。刺客、逆乱者也称之为贼。又指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乱臣贼子]指不守臣道、心怀异志的人。“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古代贼不指一般的小偷,而是指杀人越货的人。后来泛指抢劫或偷窃财物的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meaningful part is戈(gē,sword)which represents struggling and killing.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则(zé). 【original meaning】Destroying. 贼(1)〈形〉狡黠;刁滑。 《金》一: 如今人也~了,不干这个营生。又四五: 李家桂儿这小淫妇儿,就是个真脱牢的强盗,越发~的疼人子。 《醒》七一: 童奶奶笑道:“你叫别人也~么?我偏着是银匠老婆才这们~哩!” <方>今北京方言有此义。 (2) 〈形〉邪恶;可憎。多用作骂人语。 《金》二三: ~猴儿,里边五娘六娘使我要买搽的粉,你如何说拿称秤?又八一: ~嚼舌根的淫妇,说俺两口子转的钱大了,在外行三坐五,扳亲家。 《醒》十三: ~忘恩负义砍头的!~强人杀的!明日府里问,再不还打一百板哩! (3) 〈副〉表示程度深(多用于贬义场合)。很;极其。 《金》十三: 这潘金莲~留心,暗暗看着他。 <方>今山东聊城、莘县和北京、天津、兰州以及东北话有此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