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蒲津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浮橋 > 蒲津橋 蒲津橋 pújīnqiáo 位於山西蒲州(今永濟縣)與陝西朝邑(今大邑縣)之黄河東西兩岸間。浮橋。蒲津原爲一集渡,爲春秋時秦晉之要隘,爲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25年,秦伯伐晉即取道於此。爾後,秦公子鍼於此造船以濟河,使晉秦通道得以打開。戰國時,魏在此設置蒲津關。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正式於此作“河橋”。其後,西魏與隋唐均以此爲要津,尤以李唐,於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將蒲州升爲河中府,置爲中都,使蒲州一躍而爲全國六大都市之一,更爲繁榮,蒲津之交通往來亦日益頻繁,時有破壞。唐玄宗乃於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不惜巨資重建蒲津橋,於東西兩岸鑄造萬斤鐵牛四個,及鐵人、鐵山、鐵柱等(耗鐵十萬斤,占當時全國產鐵量之五分之一),分設於河兩岸上,予以結鏈,使浮橋得以穩固,蒲津遂爲唐代黄河著名三大橋之一。對秦晉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之交流與發展,作出極爲重要之貢獻。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因洪水暴漲,衝跨浮橋,鐵牛亦淹没於滔滔河水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