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儒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儒术 指儒家的学术思想。 即儒学。“儒术”之名最早见于《墨子·非儒下》:“用儒术令士卒。”《荀子·富国》:“儒术诚行,则天下大(泰)而富。”儒术在先秦时期作为诸子学术之一,参与百家争鸣,与其他诸家之辩难相当激烈,如《孟子·滕文公下》载孟子言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可见论战之一斑。 然先秦时代儒术并不为君王所重视。秦靠法家思想强大其国,最终完成统一之业,儒术竟遭排斥。 汉初,“(窦)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至武帝采取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史记·礼书》),自此,儒术作为封建帝王君人南面之术,贯穿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影响甚巨。参见“儒学”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