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就(便)……
“假若”,连词;“就(便)”,副词。 配对构成“假若……就(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假若”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便)”承接上文,表示结果或结论自然会这样。例如: ❶ 假若有一万个科学家、工程师要到延安来,我们就挖五千个窑洞给他们住。 (何其芳《我歌唱延安》) ❷ 术语是应该用的;可是,假若不用它也能够把事情说明白,我就决定不用它。 (老舍《怎样学习语言》) ❸ 假若我们自己头脑里有这些东西,就不客气地向它开火吧,正如雷锋所说的,就象秋风扫落叶一样。(魏巍《路标》) ❹ 假若我们是写小说或剧本中的对话,我们的语言便决定于描写哪一个人。(老舍《怎样学习语言》) 有时,后边分句对前边的假设作出评判,常用指示代词“这”等充当主语,复指上文的假设。例如: ❺ 这几天上街,真有几条路在懒洋洋地翻修了。 但是,假若你以为翻修后就会好些,这就证明你不是中国人,不懂得中国事。(何其芳《重庆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