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河流的特点Woguo heliu de tedian
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江河。这些河流因发育于领土广袤、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土里,与世界同纬度国家或面积相当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❶数量众多。我国由于地形复杂,降水总量大,河流数量相当多,且源远流长。据统计,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余条;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 580条;大于10 000平方公里的尚有79条。其中长江和黄河,不仅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巨川。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长江和黄河分别居第3和第5位。此外流经和发源于我国的澜沧江、黑龙江,也都在世界最长的十大河流之列。我国陆地面积约与欧洲及美国相近,但大河的数量却远远多于欧洲和美国。甚至面积为我国两倍多的北美洲,长度超过1 000公里的大河条数也仅为我国的三分之二。如果把我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达43万公里,几乎等于地球赤道的10圈半。
❷水量充沛,并随季节而变化。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亿多立方米,相当于平均雨深630毫米,约有44%可形成径流。据统计,全国河川年平均径流总量达2.6万多亿立方米,占全世界河川总径流量的6.6%,为亚洲径流总量的19.3%,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巴西和前苏联,占第3位。如果把全年的河川径流总量平铺在全国的土地上,径流深度可达271毫米,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5个国家中,我国径流深度仅次于巴西居第2位。如与美国相比,我国河川径流总量要比它多8.6%,相应的径流深度比它大16毫米。我国河流水量虽然丰沛,但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其总的变化格局是夏季径流占优势,冬季最少。
❸径流地区差异很大,各地区利用不平衡。我国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径流量只占全国的10%,其中淮、海、辽三流域占全国耕地28%,径流量仅占4%。对水资源利用也很不平衡,如淮、海、辽三流域利用程度达50—60%,长江为15%,西南诸河不到1%。全国平均利用率为16%。
❹河网密度地区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南方更高,超过0.5公里/平方公里。有些地区,如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可达2公里/平方公里,最大达6公里/平方公里。北方的山地和丘陵区,河网密度在0.2—0.7公里/平方公里,东北和华北平原为0.05公里/平方公里。西北地区河网密度很小,几乎都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下,其中不少地区接近于零或等于零。
❺水能资源丰富。我国水能蕴藏量约有6.8亿千瓦,超过前苏、美两国的总和,占世界首位。水能资源的分布,南方较多,北方较少;西部较多,东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