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我国的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我国的农业

我国的农业

农业在狭义上理解为种植业,广义上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分业。我国的传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其它分业的生产也发展起来,所占农业比重也逐步增加。我国农业就总体来说有两个基本特点:
❶每人平均耕地少,但山多,水面、草原大,自然资源丰富;
❷技术装备落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耕地面积15亿亩左右,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但建国前,我国农业十分落后。建国后,把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用不到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超过世界1/5的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施行责任制,开展多种经营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出现多余劳动力,经营副业,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和促进。
❷我国农业尚处于开发时期,生产力仍然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手段主要是传统工具和人力、畜力,物化劳动投入有限,农业生产依然随气候状况,年度的波动很大,农村劳力资源丰富,但智力资源缺乏。
❸商品经济不发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系尚未形成,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调节能力有限,常出现宏观上的失控,微观上盲目发展的现象。
❹产业结构进行了部分调整,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生产前后服务跟不上,乡镇工业发展不平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民必需品的生产,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资料,最低限度也该是最基本消费资料的生产。江泽民同志在建国40周年的讲话中,把农业和基础工业都归入基础产业一类,端正和加深人们对农业发展的认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科技。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耕地减少,人口膨胀,增产缓慢,生态失衡等问题,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因此,继续抓紧粮食生产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集约型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才能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生产中各部门生产的发展,因此,要把发展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建设的首位,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长到1989年的6,550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4%,轻纺工业的原料65~70%依靠农业。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我国的工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000056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