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中毒alkalosis系机体较常见的中毒之一。血中pH大于7.44或H+小于37n mol/L,为碱中毒。常见的原因为过度换气,造成大量二氧化碳呼出,使体内碱基成分相对增加;严重呕吐大量丧失胃酸、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利尿等。病人可表现有头昏、头痛、精神兴奋、肌肉抖动或抽搐;检测结果示血中碱储备增多。治疗:查清原因,以病因治疗为主,适当应用解救药物。 碱中毒 碱中毒动脉血中[HCO-3]的原发性升高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原发性降低称为碱中毒。[HCO-3] 的原发性升高称为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主要是H+丢失,H+向细胞内转移和碱性物质摄入过多。PaCO2的原发性降低称为呼吸性碱中毒,其原因是肺通气过度。碱中毒时如果通过代偿,pH仍能维持正常,称为代偿性碱中毒; 如果碱中毒进一步加重,以致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则动脉血pH升高(>7.44),[H+]降低(<37nEq/L),这种情况,称为失偿性碱中毒。 1. 原因及发病机制: (1) 经消化道丢失H+: 正常时,胃粘膜壁细胞每分泌1mEq的H+入胃液,同时就分泌1mEq的HCO-3进入血液循环,伴有血液pH升高。此现象通常在进食后出现,称为餐后“碱潮”。正常情况下,此“碱潮”呈一过性。因为当H+排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粘膜细胞和胰腺分泌等量的HCO-3入肠腔以中和H+,同时释放等量H+入细胞外液以中和HCO-3。如因呕吐或抽吸胃液而丢失H+,则血浆[HCO-3]可升高而形成碱中毒。同时,胃液中Cl-的丢失,也可以促进碱中毒的发生。 (2) 经肾脏丢失H+: 主要见于: ❶过量使用利尿剂。过量使用利尿剂是临床上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不同利尿剂引起肾脏排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如利尿酸主要通过排可滴定酸和NH4+而增加H+的排出;噻嗪类主要增加肾脏排K+,长期使用可致缺钾性碱中毒。此外,利尿剂又可使细胞外液容量(ECV)减少和Cl-浓度降低。ECV减少通过醛固酮分泌,促使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在重吸收Na+的同时,必然伴随阴离子的重吸收或H+和K+的排出以维持电中性。此时,由于Cl-减少,故HCO-3的重吸收增多而导致碱中毒。 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醛固酮可促使远曲小管分泌H+和K+,同时重吸收Na+。醛固酮分泌过多可致H+丢失而形成碱中毒。此过程的必要条件是通过远曲小管的Na+和H2O必须充足。在继发于体液容量不足的醛固酮增多症中,由于通过远曲小管的Na+与H2O不足,H+和K+的分泌仅轻度增加。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由于通过远曲小管的Na+和H2O并不缺乏,故常伴有碱中毒。脱氧皮质酮(DOC)和皮质酮在肾上腺皮质内合成,是活性很强的盐皮质激素。与醛固酮不同,它们的分泌不受血管紧张素Ⅱ或血清K+浓度的调节,而受ACTH调节。当肾上腺皮质缺乏17α-羟化酶或11β-羟化酶时,皮质醇的合成减少,不能反馈抑制ACTH的分泌,ACTH的分泌乃长期增多而使DOC或皮质酮的释放增多,从而引起碱中毒。皮质激素过多的主要原因是医源性的,即在临床上过多应用此类激素。 ❸高碳酸血症。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对HCO-3的重吸收代偿性增加。这时,如果采用人工呼吸机进行过度的通气,则血中二氧化碳分压迅速趋向正常,而血浆HCO-3浓度仍停留于高水平,因而可以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此时,pH的急骤升高,可引起严重神经症状,甚至死亡。因此,在治疗慢性高碳酸血症时,应控制PaCO2,使其缓缓下降,以免发生危险。此外,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在肾脏增加HCO-3重吸收的同时,CI-从尿中丢失(原因不明),故常伴有低氯血症。如PaCO2经治疗后恢复正常,而肾脏又因低氯血症而不能同时排出血浆中过多的HCO-3,则碱中毒仍将持续存在,直到Cl-平衡恢复后为止。 ❹HCO3-的潴留。由于肾脏排出HCO3-的能力很强,故长期给予治疗剂量的含HCO3-的药物,一般不致引起碱中毒。但当快速大量输入碱性液体,或肾脏排HCO3-功能障碍的患者长期服用碱性药物时,就能导致碱中毒。此外,大量输血时,一方面随血输入的有机酸可在体内代谢成HCO3-,另方面所输血液多用枸橼酸钠抗凝(16.8mEq/500ml)。故一次快速输血4,000ml以上,可明显升高血液pH。 ❺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均可导致碱中毒,因为血钾浓度降低时,K+自细胞逸出而H+进入细胞,肾小管细胞内H+增多时,又可促进其对H+的分泌和HCO3-的重吸收。这样,由于H+向细胞内转移和肾脏排H+增多,就可导致碱中毒。 ❻体液容量减少性碱中毒。NaCl和H2O丢失造成细胞外液量(ECV)不足时,HCO3-不易从肾脏排出,故[HCO3-]相对升高。临床上常见于使用速尿或利尿酸等利尿剂时。由于ECV缩小,醛固酮分泌增加,因而导致肾远曲小管H+和K+的排出增多,故可进一步加重碱中毒。近来认为ECV不足和缺钾本身既可以是碱中毒的原因,同时又是维持其他原因造成的代谢性碱中毒的重要条件。动物实验证明,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的程度,常随饮食中盐的含量而变化,用相同原因造成的碱中毒时,低盐饮食狗较高盐饮食狗的情况更为严重 (因为ECV较小)。用含有与碱中毒动物血浆相同浓度NaCl和NaHCO3的溶液,扩张该动物的ECV,可部分纠正碱中毒,其原因即在于此。有些原因各不相同的碱中毒患者,同时伴有低钾血症,用盐水扩容不能有效地纠正碱中毒,补钾后才见效果。 ❼缺氯。常用的利尿药引起Cl-的丢失常大于Na+的丢失,胃液丢失和补充氯化钠不足时,均可引起碱中毒。 以上原因引起的碱中毒均为代谢性碱中毒。 (3) CO2排出过多: 凡能使呼吸加深、加速 (通气过度)的任何原因,均可使CO2排出增多而导致碱中毒。高空生活和某些肺疾患引起的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能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以及精神因素作用(癔病)和水杨酸中毒(直接刺激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深加快)时均可发生碱中毒。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由于血液分解的酸性产物使脑脊液pH降低,可刺激呼吸中枢而致通气过度。此外,人工过度通气也可引起碱中毒。 由于呼吸加深加快,CO2排出过多而致的碱中毒,均为呼吸性碱中毒。 2. 机体的代偿: (1) 代谢性碱中毒时的呼吸代偿: 碱中毒时动脉血pH升高,延髓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呼吸因而变浅变慢,其结果是PaCO2有所升高,动脉血pH又趋向正常。根据临床观察,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动脉血 [HCO3-] 每升高1mEq/L,通过呼吸代偿,PaCO2将升高0.6~0.7mmHg。 (2)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时的细胞缓冲: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发生后数分钟,H+即从细胞内移出,与HCO3-结合而致[HCO3-] 降低,此移出细胞的H+来源于细胞内缓冲物质以及细胞内产生的乳酸。在呼吸性碱中毒时,PaCO2每降低10mmHg,约有2mEq/L的H+移出细胞。碱中毒时,血浆中HCO3-还可进入红细胞,交换出Cl-以进行代偿。 (3)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的肾脏代偿: 此时肾脏泌H+减少,同时减少了HCO3-的重吸收。肾脏代偿加上细胞缓冲使呼吸性碱中毒时,PaCO2每降低10mmHg,血浆[HCO3-]约降低5mEq/L。 3. 对机体的影响: 代谢性碱中毒时,呼吸变浅变慢。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为通气过度,患者有呼吸增强现象。当低碳酸血症一旦发生后,呼吸增强现象可消失。碱中毒时,血浆游离Ca++浓度下降(总Ca++浓度不变),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而出现手足搐搦。由于常出现低钾血症,故常出现心律失常。PaCO2水平降低可致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严重时可引起意识障碍。 ☚ 酸中毒 恶性肿瘤 ☛
碱中毒 碱中毒正常人体内体液酸碱度处于较窄的范围内,正常值为pH7.35~7.45,称为酸碱平衡。当酸性物质清除过多或碱性物质积聚过多而[H+]浓度下降时发生碱中毒; 如pH仍维持在正常范围者称代偿性碱中毒,如pH>7.45者称失代偿性碱中毒。从发生原因而论,如由于呼出CO2过多而引起者称呼吸性碱中毒,如由于失[H+]过多或积聚[HCO-3]过多或失[Cl-]多于失[HCO-3]所致者为代谢性碱中毒又称非呼吸性碱中毒。关于碱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详见代谢性与呼吸性碱中毒。 ☚ 肾小管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 碱中毒alkali (/lye)poiso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