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沼与硅峡
同硅谷相比,巩固的 “硅沼” 与 “硅峡” 节奏平和,不会让人眼花缭乱。聚集于此的各大公司经理、研究人员和金融家,都在共同努力塑造着 “硅沼” 与 “硅峡” 的形象。他们的方法是 “避开市场狭小等弱点、发挥英国的优势,即侧重独特的想法和设计思路,而不是生产制造能力”。
欢迎到 “硅沼” 来——剑桥人这样称呼城内和四周这片平坦而广阔的沼泽地。5年来,这里成立了100多家高技术公司,这些公司至少雇用了3万名员工、创造出30多亿美元的年收入。这里的失业率只有3.5%,而整个英国的失业率为5.7%,欧洲的失业率则为9%至17%。
此处并非硅谷。这里节奏平和从容,不会让人眼花缭乱。炫耀财富会让这里的人们皱眉。剑桥虽然拥有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城并培养了5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但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人口仅为10万,周围一派乡村风光。公司的经理们仍然像他们在学生时代那样,上下班以自行车代步。城里的建筑都不高,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人们的步态都很文雅。但是你可以感觉到其中的活力与热情。
要了解技术产业扎根于硅沼的原因并不困难。剑桥与自己在学术界的竞争对手牛津大学不同——牛津大学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成就最著名; 剑桥则有着与工业界合作的悠久历史并且明确无误地侧重于自然科学。19世纪,机构计算器的发明者查尔斯·巴比奇就是在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数学。
拥有千百万资产的企业家赫尔曼·豪泽说: “作为高技术工程的基地,剑桥及剑桥大学是一个理想的好地方。” 豪泽于1973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在剑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以后,一直留在这里。剑桥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吸引了施乐公司、好利获得公司、斯坦福研究所、奥拉克公司和日立公司纷纷在此设立实验室或办事处。
目前,欧洲大陆的企业已经能够筹到资本,10年前的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随着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实施——尽管英国最初不加入欧元——欧洲将越来越成为统一的市场,从某些方面来衡量,其范围将远远大于美国市场。
剑桥在现代计算机世界中的独特作用可追溯到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当时,数学物理学家莫里斯·威尔克斯带领他的学生们建成了电子数据存储自动计算机,这台有3000支真空管的新发明是第一台使用存储程序的实用计算机。
硅沼最重要的仰慕者是英国新首相托尼·布莱尔,他领导的工党政府的竞选政纲就创造一个 “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以迎接2000年到来的” 英国。
布莱尔还采取了其他许多类似的活动: 他与英国电信公司和各家有线电视公司制定了一项耗资1.7亿美元的计划; 把英国每一所学校都与因特网连接起来。1997年晚些时候,公立学校可以享受每年只支付固定的1000美元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上网的优惠政策。布莱尔寻求与微软公司合作的积极行动获得了报偿: 微软公司决定在剑桥设立一个实验室。而且,布莱尔还从比尔·盖茨那里获得了一个允诺: 微软将为实施这项为所有学校联网的计划提供价值上千万美元的软件和计算机设备。盖茨还在唐宁街10号受到了布莱尔的欢迎。
布莱尔从事的是一项宏伟的事业。在欧洲,采取类似做法的只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法国、德国或其他经济大国都没有采取这种做法。但是,分析家们说,政府的督促非常必要: 英国人在发明计算机设备方面十分出色,但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利用这种创造力建起一项重要的工业。
总体上说,欧洲人在采用计算机技术方面一直步履缓慢,办公是这样,家庭中更是如此。据粗略估计,只有大约20%的欧洲家庭拥有个人计算机; 美国的这一数字则为40%左右。不仅如此,英国的技术公司尚未获得公共部门的全力支持;而美国的公共部门却在扩大需求和建立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五角大楼为因特网的建立提供了资金,英国却没有这种情况。
硅沼的金融基础来自保守党在18年的执政期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由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执政——使英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剑桥历来都是科学家汇聚的地方,但是,保守党降低税收以及精简社会福利制度的政策为伦敦和英国公司吸引了外国银行和国际投资者,并把资金引入硅沼的企业。
剑桥的环境愈来愈宜人。踏上这片土地的有阿马迪厄斯公司总裁豪泽、先进RISC机械公司负责业务开发的副总经理马勒,涉及其他许多研究人员和金融家,他们都在塑造着硅沼的形象。
他们的方法是避开市场狭小等弱点,发挥英国的优势: 拥有名牌大学和善于在一种全球化的工业中开发那些具有广泛引力的新思路——即侧重独特地想法和设计思路,而不是生产制造能力。
马勒说: “如果你试图完成一切,你就会失败。我们的方法是高价出售设计想法并获得高额的专利权使用费。这是一种知识产权业。”
这一计划当然在马勒的公司取得了成功。成立仅7年的先进RISC机械公司1996年出售芯片的收入为2700万美元;利润达600万美元; 该公司发明芯片广泛用于计算机、移动电话、电话机顶罩盒、电视、数字照相机、智能卡和调制解调器,并且增强了这些装置的功能和运转速度。该公司和客户及合作伙伴包括数字设备公司、三星公司、阿尔卡特公司、雅马哈公司、索尼公司、飞利浦公司、夏普公司、日本电气公司和罗克韦尔半导体设备公司。
苹果——阿科思合资公司建立的基础是智囊人才,而这些人才又都直接来源于剑桥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马勒说: “所有关于计算机的知识都是尼达姆教授传授给我的。”
马勒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和自己的老师竞争的位置。但这并没有令他不安。使剑桥在技术方面的努力合情合理,并且增加了就业机会。
硅沼除了与英国最重要的大学关系紧密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与越来越多的英国风险投资家及伦敦城的金融家们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豪泽说: “过去的主要问题一直是资金短缺,原因是英国银行对技术方面的投资理解不够。” 根据英格兰银行的报告,从1984年到1995年,英国用于技术领域的投资总额是16%。而美国同一时期在技术领域的投资则高达35%。
目前,阿马迪厄斯这类的风险投资公司使情况发生了变化。豪泽和其他知情人士说,大约140家风险投资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上投资300亿美元。1996年,在新技术领域的投资为10.8亿美元,其中有1/4流入像设在硅沼的这类新创办的公司。
豪泽说: “按照硅谷的标准,这个数目并不算很惊人。但是请记住: 这是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第二大高技术风险投资市场,而且它还处于启始阶段。”
填补资金不足的关键战略是扩大活动范围。
全球化和作为一个大型经济集团而作用日益显著的欧盟对此都起到了辅助作用。设在剑桥的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与因特网连接,从而超越地域的范围,并在亚洲、美国和其他市场结成联盟。
1998年5月,位于苏格兰东部邓弗姆林郊外高速公路边的现代半导体公司巨大的厂房外壳已经接近完工,不幸的是,韩国的经济危机使厂房的落成典礼日推迟了一年,改为1999年底。这项耗费20.8亿美元计划的推迟对苏格兰电子行业的快速增长来说是个障碍。
继这项决定宣布后不久,4月,三菱公司决定关闭在哈丁顿 (在爱丁堡以东30公里) 的电视生产厂,使500名工人失去工作。同一天,英国富勒顿公司裁掉了位于西海岸古罗马一个个人计算机装配厂的350名工人。
但是并不到处都是愁云惨雾。5月初,英国政府负责苏格兰事务的首席大臣唐纳德·迪尤尔为一个他称作 “苏格兰新工业革命的摇篮” 的项目举行一次破天荒的仪式。该项目名为奥尔已计划; 是美国卡登斯设计系统公司与苏格兰开发机构苏格兰企业局一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使苏格兰成为世界半导体设计中心。
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圣何塞的卡登斯公司期望,到2004年在爱丁堡西边的利文斯顿雇用1900人。但是苏格兰企业局认为,到那时可能会产生6000个新就业机会,因为还会有其他半导体设计公司进入。
奥尔巴计划应该能使苏格兰电子行业改变面貌,这个行业目前有雇员约6万人。许多人在IBM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康柏和数字设备公司的计算机装配厂或摩托罗拉和NEC (日本电气公司) 的半导体厂工作。过去10年来,从美国、欧洲大陆、日本和台湾涌来的其他公司也相继在苏格兰开办了电子工厂。
但是硅峡 (人们对苏格兰电子行业的称呼) 并未摘掉低附加值装配车间 (有人甚至把它叫做螺丝刀) 的帽子。奥尔巴计划应该能改变那一点。卡登斯公司在用于半导体设计的软件工具方面领先市场,其中尤以 “系统芯片 (,即某一电子产品的系统都集中于某一块芯片上)” 技术见长。半导体设计人员在世界供不应求,在加利福尼亚这种供求不平衡尤其严重。
电子产品市场信息公司的吉姆·塔利说: “别的公司都通过提高工资和从其他公司挖人才找解决方法,这种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苏格兰企业局帮助卡登斯公司与苏格兰4所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和赫星奥行——瓦特大学——建立了伙伴关系,这四所大学设计了 “系统芯片” 设计硕士学位计划,每年能培养出大约200名毕业生。随后,这项被卡登斯公司执行副总裁迈克尔·比尔米称作 “主权政府与商业机构间独一无二的合作” 的计划公之于世。
根据奥尔巴计划,苏格兰企业局计划建立一种电子产品设计者能据此交易其软件的机制。这要用到苏格兰法律提供的对保护知识产权比较有利的环境,在美国、谈判一项知识产权交易可能要耗时2年,而在苏格兰则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苏格兰企业局的吉姆·波特说: “到‘系统芯片’ 该迅速扩展时,强大设计师核心的存在对硅峡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它将在电子产品的各个领域派生繁衍,那时要留住已经在这儿落脚的制造公司就比较容易了。”
塔利先生说,苏格兰企业局有理由乐观。“半导体设计业务在欧洲到处都有,但是一旦苏格兰的人才积累和交易量达到临界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