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居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居寺

喇嘛教各派共存的一座寺院。在西藏江孜城内。十五世纪初,由江孜地方封建势力饶丹贡桑帕和*克主杰共同筹建。全寺有十五个扎仓,分属萨迦、噶举、格鲁等教派。最盛时寺僧达一千八百人。八角佛塔(实为四面二十角)外形别致,为寺内主要建筑。藏名“贝考曲登”,高十一层,底座二千二百平方米。塔内拥有泥、铜、金质塑像三千余尊, 以泥塑佛像最为精彩动人。寺内壁画笔法精炼有力,线条活泼流畅,融合内地以及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形成江孜独有的艺术风格。

白居寺

白居寺

中国古寺。属喇嘛教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城区,又称班根寺,15世纪初筹建。寺内原有17座经学院,沿后山修建,分属萨迦、噶当、格鲁派,现大都毁坏。寺门向南开于南角。寺周围有高大的夯土墙围绕,间隔一段设有堡垒。寺中的总集会殿和大菩提塔分别建于1390年和1414年,至今基本保持原状。总集会殿共3层。底层中央部分面阔9间,进深7间,有48根柱子,四周布置佛殿,北面为主佛殿,面阔5间,进深3间。殿内的佛像、壁画与建筑为同时期作品。底层大殿内有1尊8 m高的铜佛。该寺的雕塑、绘画、建筑自成风格,为西藏古典艺术之宝库。大菩提塔外观由塔座、塔身、宝匣、相轮、宝盖、宝瓶等组成。全塔总高32.5 m。寺中原藏有大量文物,其中甘珠尔经(大藏经的一部分)手抄本,曾是西藏地区最完整的一本经文,但于1904年遭英军劫掠。

白居寺

白居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建于15世纪初期。原属萨迦派,后布敦派、格鲁派势力先后进入,遂成为各派共存的寺院。寺内有贝根曲登塔,建于明永乐十二至二十一年(1414—1423 )。基座为十字折角佛殿形式,底层特大,占地2200平方米。共5层,层层内收,似层叠藏式楼阁。其上为圆形塔身,四正面辟门。其余四面设小窗。塔身上为圆形檐顶,檐下施木制斗拱。塔刹极大,刹座为十字折角形方台,台顶出短檐,檐下施斗拱。台上是相轮(十三天),其上有巨型圆宝盖,盖上设小型喇嘛塔。其建筑以藏为主,也吸收了汉族和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建筑的某些特点。有人统计,塔有108门,77间佛殿、经堂和龛室。其内供奉泥、铜、金质像3000多尊,包括佛、菩萨、绿度母、金刚、天王、藏传佛教各派祖师,以及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弃宗弄赞等赞普。此外,尚有大量壁画。已列为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桑鸢寺   扎什伦布寺 ☛
白居寺

白居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建于15世纪初期。原属萨迦派,后布敦派、格鲁派势力先后进入,遂成为各派共存的寺院。寺内有贝根曲登塔,建于明永乐十二至二十一年(1414—1423 )。基座为十字折角佛殿形式,底层特大,占地2200平方米。共5层,层层内收,似层叠藏式楼阁。其上为圆形塔身,四正面辟门。其余四面设小窗。塔身上为圆形檐顶,檐下施木制斗拱。塔刹极大,刹座为十字折角形方台,台顶出短檐,檐下施斗拱。台上是相轮(十三天),其上有巨型圆宝盖,盖上设小型喇嘛塔。其建筑以藏为主,也吸收了汉族和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建筑的某些特点。有人统计,塔有108门,77间佛殿、经堂和龛室。其内供奉泥、铜、金质像3000多尊,包括佛、菩萨、绿度母、金刚、天王、藏传佛教各派祖师,以及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弃宗弄赞等赞普。此外,尚有大量壁画。已列为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桑鸢寺   扎什伦布寺 ☛
白居寺

白居寺

白居寺称为西藏塔王,是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纪末-15世纪中叶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惟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

☚ 班禅新宫   雍布拉康 ☛
白居寺

白居寺

以巨塔闻名,以众派共存为独特风格的古寺。寺在县城区,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藏语寺名为“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原属萨迦派(花教),随后有格鲁(黄教)、噶举(白教)、宁玛(红教)、夏鲁(布顿)诸派势力先后分别入据16个扎仓(经学院),和平共处,互相融通。大殿一层有8米高的镀金铜佛坐像、用铜28000斤。二层泥塑罗汉也兼黄、白、红、花各教派于一堂,形态各异,生动逼真,闻名全藏。彩塑大胆表现出人体肌肤之健美,又自然流露出细腻动人的情感。寺的中心为白居塔,11层,高34米,由座、瓶、顶三部分组成。塔座底层占地2200平方米。全塔有108道门,佛殿、经堂、龛室77间,泥、铜、金质雕塑佛像和绘画神像十万余尊,号“十万佛塔”,又称“塔中寺”。塔身建筑新奇,造型雄伟,雕饰精美,为西藏群塔之冠,中国建筑宝库中一件无双珍品,为江孜古城留驻了独特风韵。

☚ 3. 江孜县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

白居寺

寺庙名。位西藏江孜城内。藏语作“班廓德庆”(意“吉祥轮大乐”)寺。相传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萨迦法王大臣帕巴白之孙饶丹贡桑帕与一世班禅共同倡建。寺内主殿3层,供奉一尊28000斤黄铜铸制、高近8米的铜佛坐像及大量※唐喀(织绣卷轴画)、泥塑罗汉。殿旁9层白居塔(藏语“班廓却登”),高32米许。5层以下4面8角,6层以上呈圆形。内有77间殿、堂和神龛,供奉大量唐喀和3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并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及藏传佛教各派祖师像。据说共有画像、塑像10万余。塔有108个门,均饰精美彩雕。是独具特色,融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一座佛塔。寺内辖16扎仓,千余僧侣,分属于※萨迦、※噶举、※格鲁等教派,它们共处于一寺,又构成该寺之另一特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