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牙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牙漏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致,或继其他齿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咽喉经验秘传》:“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缝中出白脓,极难调治,甚则牙落。”治法:初宜解郁清火。初起可选用升阳散火汤加减,久不愈者可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或以食盐装于新鲜竹管内,于炭火上烧红,取出待冷,去竹将盐研细,每日擦漏牙上,缓缓取效。宜保持口腔清洁。本病即今之根尖瘘管。牙蕈 (xun迅) 病名。系指牙龈肿硬如蕈状。见《外证医案汇编》卷二。牙蕈形似核桃,坚硬,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针破,否则失血难痊,宜耐性调理。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散结。可选用皂角刺、穿山甲、当归、川芎、黄芩、栀子、红花、丹皮等加减化裁。

牙漏

牙漏

牙龈溢脓,溃口经久不敛,形成漏管,称为“牙漏”。亦有极少病例因牙病而致面颊部皮肤溢脓形成漏管。此病包括慢性牙槽脓肿(慢性根尖脓肿),及慢性牙周脓肿。因胃脉入上齿中,大肠脉入下齿中。牙龈属脾。若过食炙煿肥甘,脾、胃、大肠蕴热,循经上逆,热毒滞留于牙龈或牙根及颌骨之间,局部气血壅滞而生痈肿,治疗不彻底,热毒滞留则疮口难收而形成牙漏。又有病势缠绵,正气耗损,气血不足者,经久流清稀脓汁而不敛,遂成牙漏。
牙漏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牙大多有深龋,牙体色泽发暗,牙齿松动,在牙龈表面可见漏管口。漏管口细,周围轻度肿胀,常呈粟粒大半圆形隆起状,多位于病牙根部或根尖部的唇、舌或腭侧,也偶有位于远离牙龈根尖者,挤压时瘘管口时有少许脓汁溢出。漏管久不收口或时愈时发。亦有脓汁经由病牙根部流注面颊部皮肤下,穿破皮肤而形成皮肤漏者,此型漏管坚硬,漏孔处皮肤凹陷,脓汁自漏孔排出,淋漓不断。治疗以外治为主。漏管口红肿胀痛时,擦冰硼散,出现漏管后用金玉丹制成条状插入漏管中以消肿解毒生肌。若漏管口闭合,牙龈肿胀脓汁无法排出时,则刺破牙龈,脓汁即可引流排出,若漏管经久不愈且病牙破坏严重者,将病牙拔除后漏孔可愈。内治方面,病初起,脾、胃、大肠有蕴热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清热解毒汤,热盛者加黄连、黄芩;脓多者加皂角刺。若病久体弱者,治宜补益气血,托里排脓,方用托里消毒散或八珍汤。

☚ 牙𫝰痈   骨槽风 ☛

牙漏yá lòu

apical fistul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