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炭母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炭母草

出《本草图经》。又名喉科草、黄鳝藤。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L.的全草。产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微酸、涩,凉。清热解毒,化滞利湿,退翳消肿。
❶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百日咳,白喉。
❷治细菌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黄疸型肝炎。煎服:15~30g。
❸治角膜云翳,制成眼药水滴眼;乳痈,疖肿,跌打损伤,鲜品捣敷;真菌性阴道炎,煎水坐浴,浴后用其干粉喷撒。全草含山柰酚-7-葡萄糖苷、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苷、山柰酚、槲皮素、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等。茎、叶醇提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痢疾、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火炭母草huǒ tàn mǔ cǎo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火炭母草(2)。药名。
【基原】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的全草。
【别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运药(《分类草药性》),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黄鳝藤、晕药(《四川中药志》),乌白饭草(《泉州本草》),火炭星、鹊糖梅(《岭南草药志》),赤地利、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痧(《福建中草药》),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广东中草药》),老鼠蔗(《广西中草药》)。
【性味】酸甘,凉。
❶《本草图经》:“味酸,平,无毒。”
❷《品汇精要》:“味酸甘,性平,无毒。”
❸《生草药性备要》:“味酸,性寒。”
❹《广西中草药》:“味微酸微涩,性微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痛,虚弱头昏,小儿疰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❶《本草图经》:“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❷《生草药性备要》:“炒蜜食能止痢症。敷疮、敷跌打、贴烂脚,拔毒、干水、敛口。”
❸《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身热惊搐,臌胀。”
❹《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解毒,止痢,疗带。”
❺《四川中药志》:“治头晕目眩,气虚耳聋。”
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利湿热,消滞解毒。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疖肿,跌打扭伤,皮炎,湿疹,瘙痒。”
❼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血气痛。”
❽《广东中草药》:“凉血解毒。治小儿夏季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两至一两(鲜品一二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又名赤地利、野辣蓼、运药、喉科草。始载于《本草图经》。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Chinense L.的全草。分布于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本品味酸、微涩,性微寒。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痢疾、泄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百日咳、疮疡疖肿、湿疹瘙痒、霉菌性阴道炎等证。疗赤白痢疾、暑湿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可与风尾草、海金沙、番石榴叶等同用; 若单治痢疾,可以鲜品捣汁加糖冲服; 亦可煎汁作保留灌肠。热毒蕴于肺胃,咽喉白腐,用火炭母草鲜叶捣汁和蜂蜜服; 亦适用于一般性咽喉肿痛,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对于百日咳及肺热咳嗽,本品配百部、枇杷叶等同用,有镇咳作用。黄疸型肝炎及妇女赤白带下,亦常用本品为辅佐药物,前者可与茵陈、连钱草等同用,后者可与鸡冠花、葵花盘等同用。火炭母草用于疮疡疖肿,取鲜品捣敷患部,并煎汤内服,有活血、消肿解毒作用。治疗皮肤风热瘙痒、湿疹、皮炎、脓疱疮等,可用本品煎水外洗; 治疗荨麻疹,则用本品煎汤,加醋适量和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除用本品煎水坐浴外,亦可以本品粉末局部喷撒,两者交替使用。此外,火炭母草尚有明目退翳之功,制成滴眼液用于角膜云翳、斑翳和白斑以及急性结膜炎、结膜疱疹等。煎服,15~30g; 鲜品,30~60g。
实验研究: 火炭母全草含黄酮甙。干叶含山柰酚、槲皮素、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3-甲基并没食子酸、山柰酚-7-葡萄糖甙、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甙、β-谷甾醇。根含肌醇、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麦芽糖、鼠李糖、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 繁缕   酢浆草 ☛
000023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