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财政支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财政支出Public Expenditure

政府的财政支出。分为转拨支出与消费支出。转拨支出是政府对个人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消费支出即政府购物或享受服务的费用。政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1947年~1951年为23%,1985年为48.2%。其中半数以上由省、市地方政府负责。6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只占42%左右。

财政支出

各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需要有计划地用于生产建设、生活和维持社会公共消费的各项财政资金。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
清后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川财政既要支付巨额军费,又要负担国家的对外战争赔款。1911年财政预算,各项支出1283.65万两,其中上解款10.88万两,占0.85%; 行政管理费260.88万两,占20.33%; 军政费979.35万两,占76.29%; 文化教育费12.03万两,占0.93%;实业费 (含交通费) 8.38万两,占0.65%; 工程费12.13万两,占0.95%。辛亥革命后四川财政支出逐年上升,军费开支仍居首位。1912年~1913年财政支出4014万元,其中陆军费2019万元,占 50.30%; 行政管理费 1276万元,占31.79%; 文化教育费106万元,占2.64%; 实业费251 万元,占 6.25%; 杂支362万元,占9.02%。1917年以后,防区制形成,军费开支更加膨胀。1934年仅21军军费一项支出就486万元,占各项总支出的67.9%,与1928年相比,增加2.8倍。1935年川政统一,财政入不敷出,实行国、省联合预算,军政各费支出在7200万元以上。抗日战争时期,依靠中央财政弥补,1937年~1941年,中央补助四川8520万元。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滥发纸币,物价飞涨,1947年财政支出增为法币4126亿元,比1935年增加63.5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川地方财政,本着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主要用于经济建设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由1950年的10102万元增长到1995年的2777214万元。各类支出的比重在各个历史时期也有所不同。行政管理费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占36.17%,1978年下降到9.53%,1995上升到12.8%。经济建设费由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27.3%上升到1978年的61.34%,1995年则下降到14.9%; 社会文教费由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13%上升到1978年的21.3%,1995年的28.5%;其他支出由1950年的21.64%上升到1995年的43.8%。

财政支出

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1979~1998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支出从1282亿元增加到10798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了8.6倍,年均增长12.0%。1998年中国不包括国内外债务财政收入9875.9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4%。平均增长速度1986~1990年为7.9%,1991~1998年为16.4%。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2年中国财政支出总额分别为7937.55亿元、9233.56亿元、10798.18亿元、13187.67亿元和22053.15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6.3%、16.3%、16.9%、22.1%和22.4%。具体来说,财政支出主要包括:❶基本建设支出,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拨款、资本金支出以及经国家批准对专项和政策性基建投资贷款,在部门的基建投资额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1996年、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中国基本建设支出分别为907.44亿元、1019.5亿元、1387.74亿元和2116.57亿元,分别占财政总支出的11%、11%、13%和16%。
❷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指国家预算内拨给的用于企业挖潜、革新和改造方面的资金。包括各部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企业挖潜改造贷款资金,为农业服务的县办“五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挖潜改造贷款利息支出。
❸地质勘探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地质勘探单位的勘探工作费用,包括地质勘探管理机构及其事业单位经费、地质勘探经费。
❹科技三项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科技支出的费用,包括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1996年、1997年、1998年和1999年财政支出中用于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与科技三项费用之和分别为523.02亿元、643.2亿元、641.18亿元和766.05亿元。
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指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户)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农村举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喷灌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补助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持乡镇企业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❻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指国家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森工、水利、水产、气象、乡镇企业的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范)、动植物(畜禽、森林)保护、水质监测、勘探设计、资源调查、干部训练等项费用,园艺特产场补助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飞播牧草试验补助费,营林机构、气象机构经费,渔政费以及农业管理事业费等。
❼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指国家预算支付给工交商各部门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包括勘探设计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技术学校经费、干部训练费。
❽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中医、公费医疗、体育、档案、地震、海洋、通讯、电影电视、计划生育、党政群干部训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协等项事业的经费支出和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主要包括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差额补助等。
❾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经费。包括由民政部门开支的烈士家属和牺牲病残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定期抚恤金,革命伤残人员的抚恤金,各种伤残补助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维修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等。
❿国防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支出,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以及专项工程支出等。
⓫行政管理费,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党派团体补助支出,外交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支出,法院支出,检察院支出和公检法办案费用补助。
⓬价格补贴支出,指经国家批准,由国家财政拨给的政策性补贴支出。主要包括粮食加价款,粮、棉、油差价补贴,棉花收购价外奖励款,副食品风险基金,市镇居民的肉食价格补贴,平抑市价肉食、蔬菜价差补贴等以及经国家批准的教材课本、报刊新闻纸等价格补贴。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caizheng zhichu

国家通过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亦称“预算支出”。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财政支出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资本主义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军政方面的支出,以对内加强统治,对外进行军事扩张。社会福利支出有相当部分是以工人缴纳的工资税和社会保险税作为资金来源。经济支出主要是国家干预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和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的建设费用,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大。因此,资本主义财政属于消费性财政,财政支出是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中第一位的是经济建设费用,其中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城市维护费等。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占总支出的半数以上,说明社会主义财政属于生产建设性财政。此外,财政支出中还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国家物资储备、债务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社会主义财政支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❶按国家职能和活动范围划分。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卫生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和其他支出。
❷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划分。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❸按社会产品的最终使用划分。包括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此外,还可以分为国内支出与国外支出;维持性支出与发展性支出;无偿性支出与有偿性支出等。我国有一部分财政资金不纳入预算管理,称为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的支出不作为财政支出计算。

☚ 财政收入   财政结余 ☛

财政支出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把通过财政集中的资金再分配出去形成不同用途的各项资金。中国财政支出按性质可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对外援助支出和债务支出等类。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军事支出、社会支出、经济支出和管理支出等。

财政支出

亦称“预算支出”。以预算拨款形式支付的国家预算支出资金。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澳门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一般支出项目、财务支出以及地区自治机构支出等。其中,一般支出项目是指有关行政部门应用的人事费用或工作计划开支。该项目中的共同开支,则包括开支自治机构的补助、基金的拨款、资助澳门驻外机构等。财务支出主要指政府投资计划的支出,包括政府开支在土地、居住、楼房、道路、桥梁、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维修、配置费用等。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澳门财政开支曾几度出现大幅超支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行政部门明显增加日常开支之外,主要是在改建医院、新建跨海大桥、建造垃圾焚化炉中心等大型基建项目时,追加数以亿元计的工程费用,从而导致工程费用大幅度超支。1988~1994年间,澳葡政府财政总支出的年度平均增幅为27%,幸好同期财政总收入的增幅达到28.81%,略比总支出的增幅稍高。在历年支出的比重方面,一般支出项目平均达到或接近总支出的60%。财务支出项下所占的比重则由1988年的23.73%,降至1994年时的15.11%。地区自治机构的支出则在1994年占总支出的24.21%。1990~1994年的5年间,一般支出项目的年度平均增幅为23.13%,财务支出的年均增幅则只有8.87%,地区自治机构支出的年均增幅为30.64%,可见澳葡政府颇为重视增加对地区自治机构的拨款,以发挥这些机构的职能。

☚ 财政收入   公共行政支出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财政支出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这是按照政府的责权划分确定的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包括国防支出与武装警察部队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重点建设支出以及中央政府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地方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1.基本建设支出: 指按照国家规定,属于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拨款、资本金支出以及经国家批准对专项和政策性基建投资贷款,在部门的基建投资额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指国家预算内拨给的用于企业挖潜、革新和改造方面的资金,包括各部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企业挖潜改造贷款资金,为农业服务的县办“五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挖潜改造贷款利息支出。
3.地质勘探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地质勘探单位的勘探工作费用,包括地质勘探管理机构及其事业单位经费、地质勘探经费。
4.科技三项费用: 指国家预算用于科技支出的费用,包括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农村举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喷灌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上保持措施的补助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持乡镇企业资金、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和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 指国家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业、农机、林业、水利、水产、气象、乡镇企业的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范)、动植物(畜禽、森林)保护、水质检测、勘探调查、资源调查、干部训练等项费用,飞播牧草试验补助费,营林机构、气象机构经费,渔政货以及农业管理事业费等。
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指国家预算支付工、交、商务部门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包括勘探设计费、干部训练费。
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公费医疗、体育、档案、海洋、电影电视、计划生育、党政群干部训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协等事业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离退休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资、修缮费、业务费、补助费。
9.国防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建设和保护国家安全的支出,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以及专项工程支出等。
10.行政管理费: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外交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支出、公检法办案费用补助。
11.价格补贴支出: 指经国家批准国家财政拨给的政策性补贴支出。包括粮食加价款,粮、棉、油差价补贴,棉花收购价外奖励款,经国家批准的教材课本、报刊新闻纸等价格补贴。

☚ 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的分类 ☛

财政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s

政府将集中于国家预算的资金用于为实现国家职能而付出的一切开支。分配使用财政资金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军事、行政费用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它体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及其活动范围和方向。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通常统称财政支出。但预算支出指按财政年度估算的支出;决算支出则指执行结果数。在美国,财政支出在统计上称为预算支出,它指的不是估计数,而是预算执行结果数。社会主义财政支出的特点之一是,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所以,亦称生产性和建设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包括政府所进行的全部投资,如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占第二、三位的是社会文教和国防开支。行政管理、债务以及其他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大。此外,还有一部分财政资金不作为国家预算管理,称为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不包括在财政支出总额内。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开支占首位,它包括住房和社会公益、社会保障和福利开支等。其次是军事开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军事开支曾占联邦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两者易位,福利开支跃居首位,但军事开支1989年仍占财政支出的26.6%。一些西方国家对财政支出采用了“效益-费用分析”方法,以促使财政支出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亦称“公共财政支出”。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

国家政权行使其职能,对财政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它体现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反映财政资金的各种作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各项事业的需要。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1) 基本建设支出,(2)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 地质勘探费用,(4) 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5) 支援农村生产费用,(6)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7) 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8)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9)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0) 国防支出,(11) 行政管理费,(12) 价格补贴费。财政支出按功能性质划分,包括:(1) 经济建设费。这包括公共产业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的费用支出。(2) 社会文教费。这包括用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以及公交、商业、服务业、林业、水利和气象等方面的公益性基本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人员费用、业务费用及其他费用的支出。(3) 国防费。主要是军队人员及装备的费用支出,还包括军事科研及军工生产费用的支出。(4) 行政管理费。这包括公务人员的工资费用及各级政府的办公费用。(5) 其他支出。这包括除前四类支出以外的所有财政支出项目的费用。根据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不同职责,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权。按照政府责权的划分,财政支出可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国家对通过财政诸环节筹集起来的资金所进行的分配和使用。我国财政支出由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部分组成,其中预算支出占主要地位。目前,我国预算支出基本上分为五大类: (1) 经济建设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流动资金支出、国家支援农村社队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其它经济建设支出等;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出版等事业的支出以及计划生育及抚恤、退休、社会福利救济、自然灾害救济等,(3)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战备支出; (4)债务支出,包括各类借款还本付息支出;(5)总预备费。此外,还有城市维护、城镇知识青年安置、对外援助、其它等支出。预算外支出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用途、范围和标准自行安排。
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具有重要意义。财政资金供应合理,使用得当,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反之,只能妨碍甚至破坏国民经济的发展。

财政支出

国家对通过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在全部财政分配中,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具体实现自己的职能提供财力保证的过程。财政支出的实质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消耗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可以较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部财政支出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国家同财政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由于财政支出效果具有多样性、外在性、难于计量性等特点,从而使财政支出效果的准确评价非常困难。目前人们使用的支出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 “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 等。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fiscal expenditure

国家对通过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在全部财政分配中,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具体实现自己的职能提供财力保证的过程。财政支出的实质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消耗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可以较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部财政支出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国家同财政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由于财政支出效果具有多样性、外在性、难于计量性等特点,从而使财政支出效果的准确评价非常困难。目前人们使用的支出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等。

☚ 预算外资金   公共支出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caizheng zhichufinancial expenditure

国家为履行其职能,根据既定的政策和制度,通过财政各环节对筹集起来的资金,分配、运用于满足公共需要各种用途的过程和耗费资金的总和。与财政收入相对称。
财政支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重要的有以下三种: (1)按财政支出的性质分类,主要有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科卫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2)按财政支出具体的用途分类,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各部门事业费和支农支出等;(3)按财政支出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和国家性质及职能的不同,财政支出也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向和内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的财政支出相当部分用于维持国家机器和对外侵略的需要。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保证垄断资本的高额利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的财政支出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中国财政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其中预算支出占主要地位。它包括:
❶经济建设支出;
❷社会文教卫生支出及科研支出;
❸国防支出;
❹行政管理支出;
❺社会保障支出。此外,还有偿还债务、对外援助、增拨银行资本金和总预备费等支出。中国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国防支出只占财政支出很小一部分。国防支出主要是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国防科研、民兵建设和有关方面专项支出的费用。其支出的范围主要是保障军事人员的供给和训练,提高部队战斗素质,购置和维修军事装备,构筑战备工程,兴建营房,进行国防科学研究等。国防支出是保证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资金来源。
中国财政支出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❶量力而行。在支出的总量上按照年度财政收入规模安排支出;
❷先维持,后发展。在支出安排的顺序上,是在保证维持上年消费水平和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根据财力可能安排扩大再生产投资和提高人民消费的支出;
❸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有计划地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安排各类支出的比例,使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及各自内部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❹厉行节约。在支出的使用上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力求做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 财政收入   预算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亦称预算支出。指通过国家预算所拨付的各项资金。是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第二个阶段,表明财政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实际占有和使用。财政支出按国家预算科目列举的内容,非常丰富。按费用类别划分,可分为经济建设费支出、社会文教费支出、国防费支出、国家管理费支出、各种补贴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的方式分,可分为无偿拨款和有偿支出。财政支出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活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而呈上升的趋势。但是,过度的财政支出会破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扭曲消费者的正常选择,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参见“购买性支出”和 “转移性支出”条目)

☚ 财政收入   购买性支出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主要包括: 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业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 财政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国家通过财政各环节对所筹集的资金进行的分配和使用的总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和作用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的相当大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用于维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对外侵略与战争,也有一部分或一小部分用于经济文化事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主要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相对稳定和发展,许多国家国防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的增加,但国防支出仍占一个相当的比重。而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支出的增加是劳动者斗争得来的,也是国家为缓和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一种手段。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是为巩固资本的统治、保障资本的剥削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主要是用于经济文化事业,也有一部分用于国防和行政管理,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和保卫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财政支出是社会主义的财政支出,完全是为发展、保卫社会主义事业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的。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支出的目的和方针,为中国的财政支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1934年1月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必需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又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我们对于国家收入的使用方法,应该和国民党的方法有严格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1950年3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的《关于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就指出了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必须保证军队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开支及恢复人民经济所必需的投资;并明确提出了“厉行节约”的口号,指出全国均应节省一切可能节省的开支,以便集中财力于军事上消灭残敌,经济上重点恢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财政支出的制度。中国财政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预算支出又分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两部分,预算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主要地位。从内容上看,预算支出可分为国内资金安排支出和国外供款安排支出两类,在国内资金安排支出中又可分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及其他支出(如价格补贴、债务还本付息、预备费等)几类。经济建设支出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是主要部分。

☚ 三级财政制度   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即“预算支出”。通过国家预算支出的资金。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以预算拨款的形式支付。我国财政支出中占首位的是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其中包括对国营企业的投资,支援农业支出。属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有科学文化教育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等。国家为稳定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水平,每年要从财政上负担巨额补贴,但这部分未列为财政支出,而作为冲减财政收入处理。在我国,预算外财政资金支出,不作为财政支出计算。

☚ 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

国家将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使用。在我国,广义的财政支出包括国家预算资金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狭义的财政支出仅指前者。(参见“预算支出”)

☚ 财政拨款   财政支出内容 ☛

财政支出

finacial expendi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