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cái zhèng shōu rùфин нсовая в ручка财政收入各级政府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财政筹集的资金。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清初,四川财政年收入银180余万两,其中来自田赋的收入66万余两。1840年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日益庞大的军费、赔款,增加旧税,开征新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1885年~1894年,全省财政年收入银最多达526.18万两,其中田赋及随粮津贴、捐输等占49%,盐税占35%,厘金占10%,杂税捐占6%; 而津贴、捐输等即占财政总收入的36%,是田赋正税的2.7倍。随着盐斤加价及多项杂税的开征,1911年,全省财政收入银1730余万两,其中盐税630万两,占财政总收入的36.42%,是田赋收入的1.46倍。辛亥革命后,省藩库存银被劫,税课无收。省军政府的一切开支,仅靠造币厂余利及发行军用银票维持。1913年划分国家税、地方税。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是田赋附加、牲畜税及各项杂捐。防区制时期 (1917年~1934年),收入制度破坏,年财政收入无从查考。1935年~1938年执行国省联合预算。从1938年~1940年全省财政累计收入18909万元。1942年1月,实行国县两级财政,省财政全靠中央补助。1946年7月恢复三级财政,中央补助收入占省预算收入的62%,1947年占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全省财政收入仅4.42亿元,人均7.58元,低于当时全国人均12元的水平。1950年~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三年财政收入19.77亿元,其中农业税占47%,工商各税占43.7%,企业收入占2.9%。“一五” 时期,全省财政收入46.7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6.3%; 财政收入来源和结构也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明显变化,即农业税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52年的36.8%下降到1957年的26.2%,国营企业上交利润等由5.1%上升到12.7%; 地方国营企业和合作社交纳的税收占收入比重由51.4%上升到81.2%,公私合营企业税收由2.1%上升到13.5%,私营企业税收由46.7%下降到5.4%。五年超收结余累计5.3亿元,上缴中央财政3.46亿元。1958年开始的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全省财政收入的大起大落。1958年全省财政收入20.19亿元,比1957年增加81.9%; 1960年达到31.66亿元,比1957年增加1.85倍。而1962年仅10.58亿元,工业企业上缴利润下降到0.12亿元,相当于1952年的水平。从196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使财政收入明显变化。1963年~1965年,全省财政收入每年平均递增16.3%,工商企业收入年平均递增67.1%,工商税收年平均递增12.8%。1966年财政收入达到18.64亿元。1966年开始的 “文化大革命” 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1967年~1976年10年间,四川地方国营企业有9年未完成财政上缴计划。1968年全省财政收入下降到8.31亿元,降到1954年的水平。1969年财政收入只完成预算64.4%。1979年开始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7.31亿元减少为35.15亿元。从1982年起,全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到199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1060728万元,其中工商税收1039079万元,占62.2%; 农牧业税收226054万元,占13.5%; 国营企业所得税收189764万元,占11.4%; 国营企业计划补贴59897万元,占12.9%。 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中国1979~1998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收入从1146亿元增加到9876亿元,按现价的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了7.7倍,年均增长11.4%。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1998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年均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9.5%,财政超负荷运行。1996、1997、1998、1999和2002年中国财政收入总额分别为7407.99亿元、8651.14亿元、9875.95亿元、11444.08亿元和1891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8.68%、16.78%、14.16%、15.88%和15.4%。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❶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1996、1997、1998和1999年中国财政收入中各项税收分别为6909.28亿元、8234.04亿元、9262.80亿元和10682.58亿元,分别占财政总收入的93.28%、95.18%、93.79%和93.35%。 ❷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❸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❹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caizheng shouru通过财政分配渠道集中于国家的财政资金。亦称“预算收入”。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财政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所获得的份额。不同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自税收、公债和财政性货币发行,体现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自劳动者为社会的劳动创造的纯收入,体现了国家与劳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和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1984年实行利改税(即把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改为上缴国营企业所得税和调节税)以后,税收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占90%以上。此外,还有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形式。 财政收入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❶按经济成分划分。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集体所有制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 ❷按经济部门划分。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提供的财政收入。此外,还可以分为国内收入与国外收入;经常性收入与临时性收入等。在我国,按照财政制度,有部分财政资金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称为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不作为财政收入计算。财政收入是国家直接支配的财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有适当的比重。 ☚ 财政年度 财政支出 ☛ 财政收入国家利用财政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所集中的资金。中国财政收入包括国家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来源于税收、债务、国营企事业收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征税、举债和增发纸币。 财政收入亦称“预算收入”。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份额,亦是通过财政分配渠道集中于政府预算的资金。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澳门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一般收入项目、财务收入、拨回款项、上年滚存、地区自治机构收入等来源。其中,一般收入项目是澳葡政府历年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通常占总体财政收入的70%~80%。该项目包括直接税、间接税、专利税、产业收益、转移收入、罚款或手续费收入以及其他一般收入等。这些收入相对比较稳定而有保障,调整的波幅不大,是澳葡政府赖以维持年度财政开支的主要来源之一。财务收入是澳葡政府每年出售土地或楼宇而收取的部分收益,此外还包括通过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的营运收益而收取的属于财务资本性的收益,以及通过作为资本或证券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等。地区自治机构收入是按照 《澳门组织章程》的规定,纳入政府的整体预算内的澳门地区自治机构及自治组织的预算。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一般收入项目内的各类收入的比重出现两大变化趋势: 一是直接税和间接税两者所占的成分比重逐渐减轻; 二是专利税所占的比重始终最多,约占政府一般收益项下的40%~50%。专利税的收入主要来自澳葡政府与专营公司签定的专营合约课征税款,这些专营包括博彩专营、泊车专营、公共汽车专营等。其中,仅博彩专营税一项的税款便占专利税款总额的97%以上。在1990~1994年的5年间,直接税收入的年度增幅达23.37%,间接税的年度增幅则为18.28%,专利税的年度增幅为24.39%。物业收益方面,则有高达60.54%的平均年度增幅。物业收益主要来自政府批给或公开竞投土地使用权所赚取的收益,90年代上半期澳门房地产业异常兴旺,楼价地价急升,批给或出售土地就一度成为澳葡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 财政原则 财政支出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保证。为了系统地研究财政收入,我们把财政收入按照不同的标准或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类。 1.按收入的形式划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企事业收入、债务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目前我国的国家预算收入科目就是按照这种分类的方法来设置,这有助于了解掌握国家政府活动的范围及方向,有利于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总结经验,为调整和制订下年度的预算提供依据。 2.按收入来源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个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资企业收入、外资企业收入、个人收入等。这种划分反映了所有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便于国家完善经济关系,调整收入政策。 3.按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分为来自农业部门收入、工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交通运输业部门收入等。也可以按产业分为来自第一产业部门收入、第二产业部门收入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这可以使我们了解部门、产业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时掌握财政收入变化的趋势。 4.按经济状况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类,财政收入可分为正常收入和非正常收入。正常收入是指国家通过税收、利润等形式筹集的收入,非正常收入是指国家债务收入。 5.按收入是否需要偿还可分为无偿收入和有偿收入。无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税收收入,这占整个财政收入相当大的份额。无偿取得的收入主要用以满足国家行政管理、国防战备、社会科学文教卫生等消费性的经费支出。有偿取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债务收入,主要用于国家的基本建设和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债务收入需要还本付息,因而举债的数额不能过大。 上述这些分类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性质的财政收入的构成情况,合理地安排和组织财政收入,更好地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 公债负担 财政收入形式 ☛ 财政收入Government Receipts通过财政分配、再分配集中于国家预算的资金,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到的份额。预算收入和决算收入通常统称财政收入。但预算收入指按财政年度估算的收入;决算收入则指执行结果数。在美国,财政收入在统计上称为预算收入,它指的不是估计数,而是预算执行结果数。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和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国营企业上缴国家预算的利润不断增加,有的年份大大超过税收收入。80年代利改税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增长很快,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在各种经济成分中,目前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缴纳占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其次是集体经济的缴纳,个体经济和居民个人缴纳的比重不大。按部门构成分,来自工业的收入占主要地位,来自农业及其他部门的比重较小。有一部分财政资金不按国家预算管理,由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地方自收自支,自主管理,称作预算外资金。它们不纳入财政收入总额中。在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收入是国家直接支配的财力,它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有适当比例。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其中所得税占的比重最高。在美国联邦预算收入中,所得税一般约占60%左右,其中个人所得税一般约占45%,公司所得税一般约占15%。 财政收入Fiscal Revenue政府为履行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能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而取得的收入。国家通过财政的各个环节筹集财政资金,以保证政府拥有行使职能的财力。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经过多次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 各项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规范的收入来源。一般说,税收必须是财政收入的主体。(2) 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的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的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3) 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4) 国有企业计划专项补贴。该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按部门区分的财政收入,称为“国家财政分部门收入”。分部门收入包括各部门上缴财政的税收和税收形式以外的各种财政资金。财政收入区分的“工业”、“农业”部门,是按主管系统隶属关系划分的,不同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所指的行业部门。按财政体制划分的财政收入,有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本级收入。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财政诸环节筹集资金的总称。我国财政收入由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部分组成,其中预算收入占主要地位。目前,我国预算收入基本上分为四大类: (1)各项税收,包括工商税、工商所得税、农业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企业事业收入,包括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和部分折旧基金,事业单位上缴的业务收入等; (3)债务收入,包括国内公债收入,国外借款收入与国外贷款归还收入;(4) 其它收入,包括规费收入、公产收入、罚没收入等。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 (1) 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和集中的各项资金; (2)事业和行政单位管理的不纳入预算的资金; (3) 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项资金; (4)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所属的不纳入预算的企业收入。 我国的财政收入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它是为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各项需要,为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的。 财政收入国家或者说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征集的社会资财,其来源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剩余产品。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此外还有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fiscal revenue国家或者说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征集的社会资财,其来源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剩余产品。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此外还有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 ☚ 零基预算 税收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caizheng shourufinancial revenue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上的权力,通过财政部门各个环节筹集的资金总称。是与财政支出相对称。它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财政收入的形式:从历史上看,它经历了劳役、实物和货币三种形式。现代财政收入大都采取货币形式,它可以按征收依据的不同作进一步的划分。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三种主要形式是税收、国债和财政性货币发行。中国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其中预算收入占主导地位。预算收入项目主要包括税、费、利、债四种。税即各项税收收入,具有及时稳定的特点,是调节生产消费以及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中国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0%)。费即费用收入,如资金占用费等,它是国家为企业、居民提供服务所收取的补偿性费用,属于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利即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是国家依据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取得的收入。债即国债收入,包括内债和外债两部分。它是国家运用信用方式筹集的暂借性收入,到期要还本付息。财政性发行不是社会主义财政收入的必要形式,但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出现这种收入形式的可能性预算外收入种类较多,主要有多项附加收入;企业专项基金收入;经济文化事业收入和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它们是财政收入的派生形式。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这是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方针。只有经济繁荣,才会财源茂盛。国防财政由于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财政不同,属于非生产性财政,不承担财政上缴任务,因此,国防财政尽管也包括军队工厂、马场、农场和军人服务社等生产经营性财政,但从总体上讲,具有无增值性和无返还性特点,所以,国防部并不创造财政收入。 ☚ 财政体制 财政支出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亦称预算收入。指财政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集中于国家预算的资金。是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第一阶段或基础环节,表明社会资源由国家支配的数量和集中的程度。财政收入从形式上可分为: 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税收收入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从收入来源部门看,可分为农业部门收入、工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交通运输部门收入等。按客观经济情况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分为正常收入和非正常收入,或者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正常收入或经常性收入是指税收和非税的各种传统的财政收入项目以及出售国有资产的收入等。非正常收入或临时性收入是指国家的债务收入。财政收入的规模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公共物品和劳务的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国家的分配政策和财政税收制度。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收入的经济内容和规模都存在很大差异。 ☚ 财政缴款 财政支出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的内容包括: (1) 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2) 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3) 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国家能源效能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等。(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减冲财政收入。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财政支出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财政各环节所筹集的资金的总称。财政收入包括国家的各项税收,国有企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如国债、公产收入、规费、罚没收入等。其中税收是一般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或主要形式,较多国家国有企事业收入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或主要形式之一,有些国家其他收入中的外债占了财政收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财政收入本质上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收取、集中由国家分配、使用的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国家的性质不同,财政收入的性质、作用也不同。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财政收入是剥削阶级以国家的名义通过强制性的税收、公债等形式剥削、掠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是为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保障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财政收入是人民通过国家集中自己所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以便更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为人民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财政收入的工作。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收入为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提出要通过发展经济、改良群众生活和增加财政收入来建立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在1933年8月12日的《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1934年1月毛泽东又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指出: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1950年3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了当时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内容,《决定》规定:全国各地所收公粮,除地方附加粮外,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一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经管的工厂企业,均须将折旧金和利润的一部分,按期解交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或地方政府;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必须严格地管理税款、公粮支拨、公粮实物变款、公债收入、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折旧金等等,以保证这些收入按时入库。以后,毛泽东又强调通过税收、公债,发展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的问题,他在《对薄一波关于一九五三年国家预算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个人所得税不但是为了国家的收入,而且是为了养成国民对于国家事业的关心的一种物质表现;公债一方面是人民的储蓄,一方面又是人民对国家关心的一种表现,它是爱国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财政收入,是社会主义的财政收入。中国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收入占主要地位。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三大类:(1) 各项税收,如工商税、工商所得税、农业税等;(2) 企业和事业收入,如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和部分基本折旧基金;(3) 其他收入,国家征集的有关重点建设基金、国债收入、公产收入、规费、罚没收入等。随着1981年开始的国营企业利改税逐步推行,财政收入的税收部分进一步扩大,企业上缴利润已大为缩小。中国财政收入的预算收入又分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两部分,中央预算收入除中央直接从以上三类收入取得外,包括地方以上三类的收入按比例上缴中央的收入;地方预算收入按中央核准的数字从以上三类中收取,归地方调配使用。预算外收入包括:地方自筹的资金,如各种附加税、附加费,部门、企业管理使用的专项基金,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各项基金,机关团体自收自支的零星杂项资金等,不纳入国家预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国的财政收入完全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保卫社会主义国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 ☚ 财政支出 独立会计制度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亦称“预算收入”。通过财政分配渠道集中于国家预算的资金。财政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份额,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社会纯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形式为税收和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此外还有企业收入和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预算外资金的收入不作为财政收入计算。现在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部门构成主要来自于工业,占75%左右。其余的来自于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从经济成分看,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缴纳占财政收入90%,其次是集体所有制的缴纳,来自其他经济成分和个人的目前比重不大。 ☚ 财政年度 预算收入 ☛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从广义的角度讲,我国财政收入应包括国家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但通常所说的财政收入,如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结构等均指由国家集中并直接支配的国家预算收入。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营和集体经济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纯收入,其中国营经济上缴税利又占大部分。还包括其他经济成分和居民个人向国家上缴的税收等。经济决定财政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所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 财政系统评价 财政收入内容 ☛ 财政收入government receipts
财政收入financial revenue;state revenue 财政收入revenue ~递增包干 contract system based on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revenues/~回升revenue incresess/~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ratio of revenue to the G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