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财政支农周转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财政支农周转金 财政支农周转金是财政部门利用信用形式将一部分支农资金由无偿支援改为有偿扶持, 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各项农业事业,到期回收、周转使用的专项资金。是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仍为财政资金。这项制度,甘肃省从1987年开始实行, 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有偿使用的财政支农资金, 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的扶持国营农业企业、事业单位发展生产的周转性基金等可以用于农业方面周转使用的资金。使用范围包括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范围之中, 投放重点是支持政府鼓励发展,但平均利润率较低,而且具有开发性、示范性、关键性、服务性并能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项目。财政支农周转金的管理,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坚持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原则,坚持扶贫还本的原则,坚持有借有还、到期收回的原则,坚持以经济手段管理为主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这项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成为财政支援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998年已被取消。 ☚ 甘肃省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 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 财政支农周转金 财政支农周转金国家各级财政部门采用投放后定期回收,以无息或低息周转形式支援农业生产的一种财政性专项基金。是国家财政用于发展农业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支农周转金是为了提高财政用于发展农业资金的使用效果,克服资金使用效果差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在1978年之前的很长时期内,国家用于支援农业的各项财政资金都是采用无偿支援的方式,在支援农业生产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分配资金的部门不关心资金使用效果,只管拨款,不问效益,相当一部分资金使用效果较差,造成国家财力的浪费。将支农资金由无偿支援改为有条件的有偿周转使用,使财政用于支援农村生产的专项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财政支农周转金目前有五个渠道: (1) 当年国家预算内安排和上年结转的各项财政支援农业资金。(2) 地方财政当年安排的各项财政支农资金。(3) 预算外安排的各项财政支农资金。(4) 国家财政拨给国营农牧企业事业单位用于改变生产条件、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项周转金。(5)年度财政列报支出决算后拨转的各项财政支农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的实施和推行,有利于逐步建立起一笔财政用于发展农业的专项基金。 ☚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事业费 ☛ 财政支农周转金 财政支农周转金国家财政以有偿形式,用于支援农业生产不断周转使用的资金。它是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援基本上实行无偿拨款,存在不少弊端。早在1965年,全国少数省、市就开始试行将部分财政无偿支农资金改为支农周转金使用。60年代中期一度中断。1978年以来,这种方法又重新得到推广。财政部门逐步把对一些有经济效益的项目的拨款改为有偿使用的形式,同时建立财政支农周转基金。其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预算当年安排的资金和上年结转的支农资金; 二是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超收部分用于支农的资金; 三是定期收回的支农周转金。其发放对象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含乡镇企业)、专业户、有偿还能力的贫困户,以及国营农、林、牧、渔企事业单位等。该项周转金主要用于支持见效快的生产项目。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具有明确支持目标的各种专项支农周转基金。例如,扶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基金、山区开发基金、小水电发展基金、水土保持基金、水产养殖基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基金等。财政支农周转金实行分级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使用,分别收回,并建立周转金的预算、决算制度。使用时要签订和执行经济合同,按规定期限收回。并在农业银行设置专户储存,借出收回通过农业银行转帐支付,一般不收付现金和计算利息。但有些地区试行收取一定利息的办法,有一定效果。财政支农资金实行有偿周转使用,有利于消除受援者“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同时促进国家对农业的支援变“输血”型为“造血”型; 节约财政资金。 ☚ 财政周转金 财政支农资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