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淇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淇奥

淇奥

《诗经·卫风》篇名。《毛诗序》云:“《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史记·卫康叔世家》称:“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又据《国语》、徐斡《中论》等称武公年过九十,还能小心谨慎,欢迎批评。今人多据此为说,以为是时人称赞卫武公之诗。全诗三章,章九句。每章首二句以淇水曲岸边茂密绿竹起兴,中三句全用譬喻,以象征卫武公的品格德行。全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和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对后世赞颂体的文字甚有影响。又闻一多以为此诗的大意与《魏风·汾沮洳》相像,似乎也是女子的作品。可备一说。

☚ 载驰   考槃 ☛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篑。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注释】 ①瞻:看。奥:水曲处。猗猗:美盛的样子。②匪:通“斐”,有文采。切:刀切;锉平;琢:雕刻;磨:磨光。切、磋、琢、磨为古代治玉、骨、石等的工艺,据《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③瑟:矜持庄重的样子。僩:威严的样子。赫:光明的样子。喧:坦白的样子。④谖(xuan宣):忘。⑤青青:借为“菁”,茂盛的样子。⑥充耳:系在冠冕的垂带上,用以塞耳的玉。琇:宝石。莹:玉色光润。会弁:饰有玉石的皮帽。⑦箦(ze责):栅栏。⑧圭:长方形的玉。上端尖锐。璧:圆形的玉,正中有圆孔。⑨宽:宽宏。绰:温和。猗:通“倚”,凭靠。重较:古代车上供人扶靠的横木。⑩戏谑:开玩笑。虐:伤害人。
 
 【译文】 看那淇水湾畔,绿竹婀娜多姿。文采斐然的君子,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琢磨。庄重啊,威严啊,光明啊,坦诚啊!文采斐然的君子,终究不能忘记。看那淇水湾畔,绿竹茂密繁盛。文采斐然的君子,宝石垂耳晶莹,帽上的玉石如星。庄重啊,威严啊,光明啊,坦诚啊!文采斐然的君子,终究不能忘记。看那淇水湾畔,绿竹密如栅栏。文采斐然的君子,才学精如金锡,操行美如圭璧。宽厚温柔啊,登车凭荷。风趣幽默啊,不粗暴待人。
 
 【集评】 宋·朱熹:“卫人美武公之德,而以绿竹始生之美盛,兴其学问自修之进益也。……以竹之至盛,兴其德之成就,而又言其宽广而自如,和易而中节也。盖宽绰无敛束之意,戏谑非庄厉之时,皆常情所忽,而易致过差之地也。然犹可观而必有节焉,则其动容周旋之间,无适而非礼,亦可见矣。”(《诗集传》卷三)
 宋·程颐:“淇奥之地润泽膏沃而生绿竹,竹,为生物之美者,兴武公之美内充,而文章威仪著于外也。”(《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卷四引)
 宋·王柏:“《淇奥》一诗,形容武公之盛德,条理缜密,而兴寄遐畅,非大贤不能道,此《大学》所以取之以为至善之本。”(《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卷四引)
 明·朱善:“首章以竹之美盛,兴其德之进修,卒章以竹之至盛,兴其德之成就。故读诗者又当合二章而并观之。”(《诗解颐》卷一)。
 清·方玉润:“此诗道学极矣,试问篇中有半点尘腐气否?使宋人为此,又不知作何妆点,乃能成篇。世人墨守宋学者,胡不取此而熟诵之?首章以绿竹兴起斐然君子,言彼学问,切磋以究其实,琢磨而致之精。次章言威仪,冠弁以表尊严之象,充耳而饰光昌之容。三章言成德,金锡则比其精纯,圭璧而方之温润,均各带其仪容以赞美之。……诗之摹写有道气象可谓至矣。即武公一生学术,次序本末不差,又何尝有道学嫌哉?此古人用笔之妙也。”(《诗经原始》卷四)
 近·牛运震:“通篇以比喻胜。德性学问之事最难写,似非诗家所长。此篇描写武公都有精理真气,细看纯是一片神韵,何曾一字落腐板也!其体安以庄,其神鲜以畅,此风诗之近雅者。”(《诗志》卷一)
 
 【总案】 本诗赞美的是一个贵族君子,诗中盛赞其有学问、有威仪、常磨练、勤自修等美好品质。《毛序》以为颂卫武公,但古书无确证。诗人以淇水岸边葱郁的修竹起兴,广泛取喻,用切磋琢磨等具体工序比喻君子自修的精益求精,用金锡圭璧等美好事物比喻君子品质的精纯,表现了诗人丰富的联想,为后人所沿用,成为形容治学的名言。

《诗经》-《淇奥》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淇奥

 瞻役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瞻役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兮! 赫兮咺兮! 有匪群子, 终不可谖兮!
 瞻役淇奥,绿竹如簧。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宽兮绰兮! 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在鉴赏《淇奥》这首诗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首诗是什么人在什么具体情况下作的?接着第二个问题是,这首诗所赞美的卫武公这个历史人物的真人真事又是怎样的?
 这首诗是卫风的第一篇诗。它的作者不是民间诗人,而是卫国贵族诗人,它是卫武公的一位卿大夫所作,可惜史失其名。据《史记·卫世家》记载,在卫武公为国君四十二年,亦即周幽王十一年 (前771) 的时侯,幽王荒淫,犬戎作乱,杀死幽王,宗周毁灭。尔时,卫武公与秦襄公,晋言侯、郑武公均将兵前往,辅佐周王室,平定了这场祸乱。他们并护送太子宜臼东迁洛京,是为平王。因卫武公有大功,晋级公爵,任命卿相; 也就是在平王初即位的这两年,这时卫武公已年近九十,从卫国“入相于周”,卫国卿大夫要为他举行一场隆重的欢送仪式。他的大臣中有一位擅长诗歌创作,而且对他最了解的卿大夫进献这首思想、艺术十分优美的诗章,盛赞武公崇高的品德。《毛诗序》这样说: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人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我们认为这一题解是正确的,合乎实际情况,应当信从而予以肯定。可是后来朱熹《诗集传》解此诗只说是“卫人美武公之德”,便失之笼统,使读者陷入混沌,反而无由具体而正确地去理解了。近来又有人根据徐干《中论》的话假定此诗为卫武公“死后追美之词”,也不妥。故均不从,仍以《毛诗序》为是。
 现在来考察一下卫武公这个历史人物的真人真事是怎样的。卫武公,姓姬名和,约生于周厉王即位之前一年 (前858),卒于周平王十三年 (前758),享年约百岁。死后谥号为武公。卫平公一生是在西周后期百年中度过的,他经历了厉王、共和宣王、幽王、平王五个时期,约一个世纪之久。他经历了厉、幽暴虐、荒淫无道之世; 也经历了周召共和、宣王中兴之世; 山崩川竭、宗周毁灭、平王东迁这一历史大变革他也亲身经历了。他的一生阅历十分丰富,真可谓饱经沧桑。
 卫武公生平事迹,我们根据残缺不全的可信史料,如《史记·卫世家》、《国语·楚语》、《诗经》的《淇奥》、《宾之初筵》、《抑》三篇诗,得以略知其梗概,约可分为两个时期来论述。一是中年时期,即宣王中兴时。他是宣王十六年即位为国君的,那时他已四十七岁了。在此时期有二事可言者: 一是政治修明,得到百姓的拥护。《史记》说:“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二是学诗习礼,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精进无已,如诗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他自已修养成为一个文章斐斐,威仪抑抑,能文能武,品德完美的标准人物; 也就是诗序中所说的“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白防”。自防,就是自我修养的意思。
 二是晚年时期。即宗周覆灭、平王东迁以后数年中,在这个历史大变革之际,卫武公在政治上的表现颇为杰出,有几件大事,已见上述,第一是平定犬戎之乱; 第二是由卫入洛,封公、为相; 第三是为相时期,希望对周室有所裨益,他以年过九十的高龄,以老臣伤时念乱、忧国忧民的忠悃,曾作了两篇富于政治意义的诗: 《宾之初筵》和《抑》。诗在表面上是自我警戒,实质上却隐含讽刺,揭露现实的弊政,腐朽堕落,荒耽酒色,厉王失国,幽王亡国。如《抑》诗的结尾很清楚地说:“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吴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今概括为四言十六句简述如下: 前期: 治国以礼,百姓和集。日新其德,充实光辉。习诗诵书,文章斐斐。允文允武,庄严乐易。后期:将兵佐周,平定犬戎。封公为相,由卫入京。作诗自警,忧国刺时。敬慎威仪,老耄不息。
 《淇奥》诗的作者和背景以及卫武公的真人真事既明,现在再来赏析《淇奥》这首诗,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淇奥》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卫武公的崇高而完美的品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对他“入相于京”的形象具体描写,着墨不多,只是朝服的“弁”和“重较”的辂车两个具体细节。作者着重细致而鲜明突出的描写却是卫武公入相前在卫国平时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有进无己,日即完美的品德修养工夫和他这种“盛德至善”的品德美的精神光辉在形象中的具体体现。全诗共三章,每章九句。诗人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十分高妙的。每章分三节来写,第一节,虽然只有两句,那却是《诗经》中常用艺术表现手法: 因物感兴,景中含情,兴象清美,而意蕴丰腴。作者借卫国特有的地方风光淇水涯岸弯曲的地带,浸润滋长茂盛优美的丛丛绿竹,来暗示并象征“琥公质美德盛,有康叔之余烈 (毛亨传语)”。在艺术表现上起着渲染背景、有烘云托月之妙用。进一步来分析,三章的兴象和意蕴是有机的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生长发展的进程。由绿竹的抽笋、解箨,枝叶猗猗 (猗读如阿,与婀音义同) 的柔美。进而发展壮大成为修竹青青 (同菁菁,茂盛貌) 的刚美,再进而蓬勃发展成为郁然密集的丰美,至此达于成熟的境界。它暗示和象征着武公的学问德业的进修是“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周颂·敬之》)。由“切磋琢磨”精进到“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的“金玉其相”的质的精纯,臻于道德成熟的境界的堪作廊庙之器,为天子的卿相。
 第二节,是每章描写的重心所在。第一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工匠治骨,角、玉、石加工成器的进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的譬喻,来象征武公笃志向学,锐意进修,黾勉不懈,有进无已,使个人的才性品德日臻于完美之境。第二章,“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言外之意,是用朝服中的皮弁 (礼服的冠名) 上的两种装饰品来显示武公如玉光的温润含蓄而“柔嘉”的品德美,宜为天子的卿相。他戴上这种皮弁,极其相宜,更显得华美,益增其光辉。一是说的冠的两侧下垂至耳际的宝石“琇”,转动时在莹莹放光: 一是说的冠缝中装饰近百颗的一串串朱、白、苍三彩的玉石,顾盼间灿烂如群星之在首,光辉耀目。郑玄的笺注具体形象, 他说:“会, 谓弁之缝中, 饰之以玉, 而处, 状似星也。”这个注解很好,应从。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两句也是全用的譬喻,而且都是名词,更是“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含义复隐。不易捉摸得透。据个人考证,其中有两层言外之意。毛传说:“金锡炼而精,圭璧性有质。”这就是前面所说“质美德盛”的意思。郑笺说:“圭璧亦琢磨,四者亦道期学而成也。”这就是说,这“四如”是以金玉的精纯,比喻武公的品德修养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但这只是道着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这“四如”的含意尚不止此,我们还应该知道,金锡精炼之后,可以作彝器和鼎鼐,它们是施之于宗库朝迁的礼器; 而鼎鼐又是宰相治理天下的借喻。圭璧是瑞玉,为玉器中之最责者,是祭祀礼神的仪器,又是公侯朝王之所执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它们是施之于宗庙朝廷的宝物。所以这四如是隐喻武公的质美德盛,正宜升诸朝廷,荷卿相之大任,为天子所贵重,是含蓄蕴藉的赞美之词。这是问题的又一方面,必须如此理解,认识才算深透。到此,不禁令人想起司光《温公诗话》所说的话:“古人为诗,贯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确是一条鉴赏诗歌的宝贵经验! 谈《淇奥》这首诗而益信此理的正确。
 第三节, 即末节, 前二章后四句相同,“瑟兮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前两句是极力赞美卫武公平时长期勤勉自修,其学问充实于中,其风神自然洋溢于外,精光四射,有种种的具体表现:“瑟兮”其容颜矜庄!“兮”其气度宽宏!“赫兮”其德行辉煌!“咺兮”其威仪宣朗!“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言象这样文章外现,斐斐多采,富于素养的君子,其光辉形象深深贮在心中,永作人们的楷模,不可一日之或忘!
 再看第三章的后四句,也是全诗的结语。这位诗人确是艺术表现的高手,他结得妙! 他不陷于老一套。旧的窠臼,他不重复前二章的后四句。虽然从思想线索和艺术结构来看,均可以三叠重唱,十分自然,了无斧凿之痕,丝毫不损害全诗的完美,然而诗人却没有这样做。古代诗论论结语时这样说: 结语贵“出场”; 又说“篇终出人意表”方妙。因为这样,可使全篇气势不衷,而且重新振起; 另辟一个新意境,豁人耳目;思想内容丰富,篇终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这种结语方属诗家上品。《淇奥》这首诗的结语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我们来看一下这四句。诗云:
 宽兮绰兮。猗得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今略为解释如次: 诗人认为卫武公“入相于京”是卫国政治上的大事,他着重叙述周天子所赐与的“卿士之车”,是同姓公侯华贵的金辂大车。我们可以想见的必然是: 四牡骏马骄骄,鸾铃和鸣铿锵。这种特级的“卿士之车”,车的两旁之上有出轼而金饰的横木,重起如牛角,是谓“重较”,又叫做“车耳”。当武公乘此金辂时如有所敬,则俯而凭轼; 平常无事,则倚车耳(“较”) 而立。其态度是那样绰绰然宽缓而安舒,雍容而温和,有休休大臣之度。我们知道卫武公是有很高的修养的,平时是自我警戒,“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抑》)。但他却并不是一味矜庄威严,令人见之肃然敬畏; 有时也颇富于谐趣,亦庄亦谐,庄中有谐。他善于戏谑,偶而开开玩笑,恰到好处,适可而止。从不口伤人。所谓“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这使人感到他蔼然可亲,平易近人。郑笺说:“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礼,而时戏谑”。理解得很正确。这是由于他高度的品德修养,慎出话,敬威仪所使然。所以他才能从容周旋,无不中礼,使他达到“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尽心下》) 极其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个结语,虽然只有四句十六个字,但其形象具体鲜明,性格特征如浮雕般地突出。读之字字轩昂,跃然纸上,印象十分具体,深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诗人对卫武公这一人物形象十分成功的塑造! 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作者具有这样异常高妙的艺术手段,才能作出这样“出场”的结语,“篇终出人意表”,成为“三百篇中罕见的杰作,是第一流的妙品!
 现在再从美的欣赏来看一下《淇奥》诗,其艺术表现成功地给人以四种美的感受。第一,卫武公这一人物的品德美: 切嗟琢磨,精进无已。 瑟赫咺。 辉光日新。 金锡圭璧, 精纯质美。 第二, 卫武公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中情好修,文章外现,斐斐散彩。朝服皮弁,宝石莹莹,群玉星灿。性格多方,宽绰戏谑,庄中有谐。第三,诗歌背景的色彩美: 淇水之滨,曲岸汀洲。丛丛幽篁,一望葱绿。始生婀那,壮大菁菁,终则郁然,成熟之境。第四,诗歌弦歌的音韵美: 音韵天然,和谐铿锵。前缓后促,先平后入 (前二章押平声韵,未章为入声韵)。歌唱演奏,洋洋盈耳。
 赏析之余,我觉得意犹未尽,还有两点必须在这里再阐明于下。一是形象塑造的绝诣。诗人所塑造的卫武公这一人物形象的品德修养其精神境界达到登峰造极的圣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这是孟子所说的思想修养的三级境界。在《淇奧》这篇诗中,我们具体而清楚地亲眼看到了卫武公这一人物形象是由“充实”而“有光辉”,更进一步“大而化之”,一级一级地由“美”、“大”而达到了“圣”一级的最高境界。这不能不说是一绝。
 二是语言艺术的绝诣。诗的语言形式十分简约 (常常只是一两个字),而其思想内容却又是令人难以臆度的惊人的丰富; 所言的事物常是普通而易见,而它所表达 (喻) 的内涵情理却又常深远,乍一看往往令人看不见底。这就是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评五经时所说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淇奥》一诗就是鲜明的例证和最好的注脚。刘勰还说: 《风》、《雅》的作者是“为情而造文”,故其诗“要约而写真”(《情采》)。他又说:“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物色》)。上面三个“约”字 (都是就它的矛盾对立面丰富的思想内容相对来说的)确是刘勰的真知灼见,是《诗经》语言艺术的最大特点。刘勰在《物色》篇给《诗经》的语言艺术作总评时说:“‘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他所说的“以少总多”,正道出了《诗经》语言艺术的特点,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 《诗经》作者,不乏语言艺术的巨匠 (包括《淇奥》诗的作者在内),可为后代诗人的百世楷模。诗圣杜甫就是受其影响最为显著的诗人。钟嵘《诗品》第一则评“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时,有两句评语说得好,“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在读《淇奥》诗时,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最后,总括起来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这是《诗经》语言艺术最准确的评语!也就是《淇奥》诗语言艺术最准确的评语! 我们不能不说这又是此诗一绝。

《诗经》篇文之《淇奥》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11)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12)
 善戏谑兮(13),不为虐兮(14)


 

 【注释】①淇奥:淇水弯曲处。②猗猗:茂盛貌。③匪:通“斐”。文采貌。④瑟:态度庄重。 (xiàn):胸襟宽阔。⑤赫:光明正大。 咺(xuān):仪表堂堂。⑥谖(xuán):忘。⑦琇莹:晶莹的宝石。⑧会弁如星:皮帽饰以珠玉,闪烁如星。⑨箦(zè):密集。⑩如金如锡:比喻精纯。(11)如圭如璧:比喻可贵。(12)猗:通“倚”。依靠。重较:卿士所乘之车。(13)戏谑:开玩笑。(14)虐:粗暴无礼。
 【鉴赏】这是赞美卫武公之诗。
 卫武公名和,他在周宣王十六年始为卫侯,曾做过周平王的卿士。传说他立身谨慎,年当九十五岁的高龄,还欢迎朝臣的规谏,并作《懿戒》以自警。
 


 全诗三章。每章前二句以淇水岸边的绿竹起兴。一章以绿竹茂盛象征武公学问日进;二章以绿竹青翠象征武公服饰隆盛;三章以绿竹密集象征武公品德成就。每章中五句具体赞美卫武公。一章赞美学问精密。他对学问一丝不苟,犹如牛骨象牙经过切磋,宛若美玉宝石经过琢磨。他态度庄重而又心胸宽阔,光明磊落而又仪表堂堂。这位文采斐然的君子,终究不会被人忘怀。二章赞美服饰美盛。他对衣冠非常讲究,两耳旁边悬系着晶莹的宝石,皮帽上装饰的珠玉像星星般闪闪发光。他态度庄重而心胸宽阔,光明磊落,仪表堂堂。这位文采斐然的君子,终究不会被人忘怀。这几句反复吟唱,足见武公为人深得民心。三章赞美道德纯粹。他注重道德修养,其道德像金、锡一样精纯,像圭、璧一般可贵。他倚靠车耳,显得宽厚轻松,怡然自得。他说话幽默风趣,态度和蔼可亲,绝无粗暴无礼之举。由此可见,武公不失为当时贵族官僚中一位斐然杰出的人物。
 此诗主题除“美武公”之说外,还有一种“女夸男”的说法。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说是“女子赞美男子之歌”,袁梅《诗经译注》说是“古代贵族女子与丈夫分别后的思夫夸夫之歌”。但诗中主要赞美君子修业立德,与男女之思情调不合,故这种说法似不可取。

古代名诗《淇奥》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 可可诗词网

淇奥

 题解
 这首诗见于《卫风》,是一首赞美卫国一位庄重、威武而又文采风流的美君子的诗作。
 
原文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会弁如星。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宽兮绰兮,
 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
 ①淇奥:淇水的曲岸。 ②匪:斐之借,风度翩翩。 ③琢、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 ④僴:音县,心胸宽广。 ⑤咺:音宣,有威仪。 ⑥谖:忘。 ⑦莹:晶莹。 ⑧弁:一种帽子。 ⑨箦:堆积。
 赏读
 全诗三章结构相同,表现手法相同。各章均以君子所居之处长满绿竹起兴,借助景物的清幽秀美,表现君子的文雅圣洁;借用景物的不断变化,写出君子日臻完美的过程。在刚一提到这位君子之后,首章便连用四个比喻直接表现君子的内在之美,用古代加工金石玉器的精细工艺来比喻君子在道德修养和学问探究方面所下的刻苦工夫。在写尽君子内在之美后又连续用四个排比句,赞叹君子的仪容风度。首章结尾二句,直接抒写自己难以忘怀的态度,从侧面完成了对君子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塑造。二章起兴和结尾与首章相同,中间部分则通过细致的静态描写,着重赞美君子外部形象的美好。以服饰的高贵华美,显示他仪容端庄,气宇轩昂。最后一章,承首章之意旨,借金、锡、圭、璧为喻,表现君子已修炼得炉火纯青,毫无瑕疵。并且选用倚车与人交谈这一细节,表现君子性格气质上的宽厚温柔,亲切和蔼,幽默风趣。
 全诗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夸张等手法,通过铺排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君子进行刻画,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君子形象。
 


古代民歌《淇奥》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 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淇奥》是歌颂周平王的卿士卫武公的。
 诗分三章,即三段。第一章写卫武功锐意进取、孜孜不倦的美德。“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两句,采用《诗经》中惯用的因物起兴的手法,诗人目睹淇水岸边,生长着一片茂密旺盛的绿竹,生机勃勃,随风起舞,以象征卫武公的美德。猗猗(yi yi医医),初生之竹茂盛的样子。从而引出对卫武公的歌赞。“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三句,像骨角经过切磋,像玉石经过琢磨,连用四个比喻,赞扬卫武公笃志学习,刻苦磨练,矢志不移,锐意进取的毅力和精神,以期使自己的才性品德,达到尽善尽美之境。“瑟兮僴兮!赫兮咺兮”两句中的瑟,庄重的样子。僴(xian现),威严的样子。赫,显赫的样子。咺(xuan宣),有威仪的样子。才性学识充实于内,风神仪态自然显现于外,瑟、僴、赫、咺四字,写尽了卫武公外貌庄重,气度威严,德行显赫,威仪轩昂的外部表现。在作者笔下的卫武公是一个既有内在美,又有外在美的完美的形象。“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两句中的匪,是斐的借字,有文采有样子。君子,德才兼备的人,此指卫武公。谖 (xuan宣),忘记。这两句是说,富有文采、德行崇高的君子,是不能被忘怀的。充溢了诗人满腔赞美之情。
 第二章写卫武公的品德美。“瞻彼淇奥,绿竹青青”两句,还以水边绿竹起兴。青青,同菁菁,茂盛的样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两句中的充耳,即瑱(tian 掭),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制饰物,下垂到耳。琇莹(xiuying 秀营),都是类似玉的美石。古代天子用玉,诸侯用石。会(kuai快),缝合。弁(bian变),古时贵族用的一种束发的皮帽。这里用朝服皮弁上的瑱、琇、莹三种玉制品的装饰,如群星闪灼,光耀夺目,来衬托卫武公温润如玉、光洁照人的品德美,从而暗指他宜于做天子的卿相。“瑟兮僴兮”以下四句,与第一章同,饱含着赞美之情。
 第三章写卫武公质美德盛,和蔼可亲,宜当大任。开头“瞻彼淇奥,绿竹如箦”两句,仍以淇水绿竹起兴。箦 (ze责),栈棚,喻竹多而巨密。“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两句,金、锡,比喻锻炼得精纯。金、锡可制作鼎鼐,是施之于宗庙朝廷的礼器,又是宰相治理天下的借喻。圭、璧,比喻修养成熟。圭、璧是玉器中最贵重的,是朝聘,祭祀、礼神用的礼器。这里又连用四个比喻,说明卫武公正适宜升诸朝廷,担负卿相重任。再次含蓄蕴藉地对他进行了赞美。“宽兮绰兮!猗重较兮”两句中的宽、绰都是宽缓宏雅的样子。猗,通依,是靠的意思。较(yue觉),车厢两旁高出轼的部分。古人乘车,是站在车上,身体依靠在较上,较上装饰有一种金质的曲钩,叫做耳。装有耳的较叫做重较。这两句写卫武公在车上凭较而立,仪态宽厚宏雅,有卿相风度。“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两句中的戏谑(xue血),开玩笑。虐,其,过分。这两句是说他不独一味威严,庄重,还善于开开玩笑,但又不过分。从而又知其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郑笺说: “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礼,而时戏谑。”正指出了他这种庄中有谐的美德。
 总观全诗,诗人通过对卫武公庄重威严刻苦进德修业、文彩斐斐,质美德盛,雍容温和,宜为卿相重任的叙写,热烈讴歌了他养之有素的美好品德,倾注了诗人的敬仰之情。
 从写作艺术而言,三章诗的开头两句,以卫国特有的美丽风光淇水岸绿竹繁茂起兴,引入君子之业,君子之德,君子之风,君子之仪态,很好地制造了环境,喧染了气氛,有烘云托月之妙,景真情切,导入自然。
 全诗多用比喻以赞武公之美德,诸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使人想见其进德修业孜孜不倦之精神,品德修养光辉照人之威力,仪表风度雍容大度之作派,都可令人思而得之。比喻含蓄蕴藉,引人想象,耐人寻味。

《诗经》之《淇奥》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淇奥

 〔原文〕
 瞻彼淇奥,(齐奥亦作澳,又
 绿竹猗猗。作隩。鲁作隩。鲁
 有匪君子,绿作菉。鲁齐匪
 如切如磋,作斐,韩作邲。
 如琢如磨。三家磋作瑳。韩
 瑟兮僩兮,琢作错。齐磨作
 赫兮咺兮,摩。鲁咺作烜,齐
 有匪君子,作喧,韩作宣,亦
 终不可谖兮!作愃。齐谖作谊。)
 (猗、磋、磨,歌部。僩、咺、谖,元部。)
 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
 充耳琇莹,(三家琇作璓。)
 会弁如星。(鲁会作冠,韩作
 瑟兮僩兮,𩩈。)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青、莹、星,耕部。僩、咺、谖,元部。)
 瞻彼淇奥,
 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
 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韩绰亦作婥。)
 猗重较兮,(三家猗作倚。)
 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箦、锡、璧,支部。绰、较、谑、虐,宵部。)
 〔译文〕
 看那淇水湾处的地方,丛丛绿竹枝叶苍苍。有位文雅的君子,像切磋过的象牙兽骨品行端庄,像琢磨过的美石美玉道德纯良。那么端正闲雅啊,那么威严开朗啊!那位文雅的君子,叫人永远难忘他。
 看那淇水湾处的地方,茂盛的绿竹青青一片。有位文雅的君子,耳瑱美玉光闪闪,皮帽上饰玉明如星灿。那么端庄闲雅啊,那么磊落而有威仪啊!那位文雅的君子,叫人永远不能忘记他。
 看那淇水湾处的地方,丛丛的绿竹密密成行。有位文雅的君子,如金锡之精纯,如圭璧之温润。那么雍容博大啊,他坐在车上靠着车厢啊!谈笑幽默有风趣,从不动火发脾气。
 〔评介〕
 《淇奥》三章,章九句。历代注家都认为此诗是美卫武公的。《诗序》:“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国,美而作是诗也。”又《国语·楚语》:“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犹箴儆于国,作《懿戒》以自儆。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又徐干《中论·虚道篇》:“昔卫武公过九十,犹夙夜不怠,思闻训道。命其群臣曰,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交戒。又作《抑诗》(《懿戒》)以自儆,卫人诵其德以赋《淇奥》。”又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亦说: “昭二年《左传》,北宫文子赋《淇奥》。杜注:《淇奥》诗卫风美武公也。据诗终不可谖兮及猗重较兮,是公入为卿士时国人思慕而作。”在《诗》三百中关于武公之诗有三篇,除《淇奥》而外,还有《小雅·宾之初筵》与《大雅·抑》篇。但这首诗有人认为是一首恋歌,男女爱慕之诗。其诗写的是一个服饰华美的公子。闻一多《风诗类钞》:“似乎也是女子的作品。‘不为虐兮’一句,尤可玩味。”可备一说。
 从资料史实来看,认为该诗为卫人颂其德,作此诗,以美卫武公,还是可信的。全诗三章。一章,陈子展引《程子遗书》:“淇奥之地润泽膏沃而生绿竹。竹,为生物之美者,与武公之美内充,而文章威仪著于外也。”二章,陈子展《诗经直解》评之说:“言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以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之意。与下章所云善戏谑兮不同。一莅朝,一临众也。”三章,陈子展曰:“言如金锡圭璧,则锻炼以精,温纯深粹,而德器成矣。”又引《朱子语类》:“前二章皆有瑟僩赫咺之词, 三章但言宽绰戏谑而已。于此可见不事矜持,而周旋自然中礼之意。”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也是很成功的,读之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均以“绿竹”兴起,用它比喻卫武公的品格高尚,仪表风采出众。一章说:“绿竹猗猗”,二章说“绿竹青青”,三章说:“绿竹如箦”,这样由竹长的葱绿,到壮大青青,进而蓬勃发展成为郁然成熟之境,这些暗示象征着卫武公的学问品德政绩,日趋发展,逐渐完美。诗中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容武公神采奕奕,素质纯正而有修养。言切磋琢磨,则学问自修之功精密如此。《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又用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比喻武公的品行德业,如金锡圭璧一样精纯质美。《毛诗正义》:“金锡有其质,炼之故益精;圭璧有其实,琢磨乃成器。”赋予抽象的品德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诗人描写卫武公的形象真是栩栩如生,一个心胸宽广,威武英俊,容光焕发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诗中对武公的仪容刻画是多角度的,多方面的。有时反复咏唱,赞美他仪表堂堂,神采奕奕。前两章均有“瑟兮僩兮,赫兮咺兮”之词,其高大形象深深印在读者的心中。对其仪容的刻画更有变化,写服饰言“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以见其威武,让人敬慕。写仪容言“宽兮绰兮,猗重较兮”,以见其俯而凭轼,雍容而温和,有休休大臣之风度。写言语则说:“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以见其言谈适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有君子风度。郑《笺》说:“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礼,而时戏谑。”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三章写仪容又变。”可以说窥到了诗人的妙处。

《淇奥》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淇奥》

 瞻彼淇奥,河湾头淇水流过,


绿竹猗猗。看绿竹多么婀娜。


有匪君子,美君子文采风流,


如切如嗟,似象牙经过切磋,


如琢如磨。似美玉经过琢磨。


瑟兮僴兮,你看他庄严威武,


赫兮咺兮。你看他光明磊落。


有匪君子,美君子文采风流,


终不可谖兮! 常记住永不泯没!



瞻彼淇奥,河湾头淇水流清,


绿竹青青。看绿竹一片菁菁。


有匪君子,美君子文采风流,


充耳琇莹,充耳垂宝石晶莹,


会弁如星。帽上玉亮如明星。


瑟兮僴兮,你看他威武庄严,


赫兮咺兮。你看他磊落光明。


有匪君子,美君子文采风流,


终不可谖兮! 我永远牢记心铭!



瞻彼淇奥,河湾头淇水流急,


绿竹如箦(11)。看绿竹层层密密。


有匪君子,美君子文采风流,


如金如锡,论才学精如金锡,


如圭如璧(12)。论德行洁如圭璧。


宽兮绰兮(13),你看他宽厚温柔,


猗重较兮(14)。你看他登车凭倚。


善戏谑兮,爱谈笑说话风趣,


不为虐兮(15)! 不刻薄待人平易!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淇:卫国水名。奥(yu):水曲。②猗猗:茂盛葱绿的样子。③匪:通“斐”,文采。④切、磋、琢、磨:整治骨器、象牙、翠玉、美石的不同工艺。 ⑤瑟:庄重。 僴(xian):威武。 ⑥赫:光明。 咺(xuan):盛大。⑦谖(xuan):忘。⑧青(jian)青:茂盛的样子。⑨充耳:古代贵族冠上垂在耳际用来塞耳的玉。琇:宝石。⑩会(kuai):皮帽的缝合处。弁(bian):皮帽。(11)箦:积,茂密。(12)圭:长方形的玉版,上尖。璧:圆形中有孔的玉器。贵族朝会时,手持圭璧。(13)宽:宽厚。绰:温柔。(14)猗:通“倚”。重较:古代车上横木两端伸出的弯木。(15)虐:刻薄伤人



[赏析] 《卫风·硕人》,是著名的女性美的赞歌。无独有偶,《卫风》的头一篇《淇奥》,则是一曲男性美的赞歌。诗中赞美的对象,《诗序》认为是西周末期到东周初年的卫武公,而且具体指出这首诗是东周初年武公“入相于周”时写的。这在古书上很难找到确证。而且“入相”时的武公,已是年过九十的耄耋老翁,恐怕不太适宜于再作为男性美的典型来歌唱,跟诗中“绿竹猗猗”的比兴,“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善戏谑兮”的描写也很难吻合。似乎只能说,诗中赞美的,是位贵族身份的男子。


这首诗三章,每章九句,各分三层。第一层两句以淇水岸边的绿竹起兴,从“猗猗”到“青青”到“如簀”,描绘出它的成长过程。绿竹的形象,既使人联想到君子“虚心直节”的内质之美,也令人想见君子挺秀清朗的风姿之美。第二层三句,赞美君子的文采才华和品德修养。这种美,主要由积学进修、不断自我磨砺而得,体现为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的过程;也跟精美的装饰形成的风采分不开,即所谓“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第三层四句,赞美君子的风度、气质、性格之美。前两章反复盛赞其庄严威武、光明正大的气度,并以“终不可谖兮”的唱叹作结。第三章则变换笔法,于最后两句揭示出一种别具魅力的男性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作者把它安排在这种关键的位置上,正显示出对这种美的重视和别有会心。


如果跟《硕人》所描绘的女性美作简单对照,就会明显发现《淇奥》所赞美的男性美在着眼点上偏重内质之美。《硕人》中盛赞的是女子的手、肤、领、齿、首、眉、目之美和整体的“硕”、“颀”,亦即外在的容貌身材之美。即便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传神写照”的描写,所表现的也依然是与内在美没有必然联系的外在情态美。而《淇奥》却没有一处描绘到男子的形貌之美,即使偶或涉及其装饰、车乘(重较),也不在衬托其容颜,而在渲染其风采气度。全诗所盛赞的,是男性的文采才华、品德修养、气度性格之美,也就是内质之美与内美之外观。这种美,主要来自后天的积学素养、切磋磨砺,而不是像“硕人”之美那样,主要依仗先天的生理条件。何以同属贵族,对男女的审美着眼点有重内质与重外美的区别,这可能跟男性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坚,而女性逐渐沦为男性附属物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诗中所赞的男性美,正是使男子得以成为社会生活中坚的才华品德气度。


《淇奥》所赞美的,也是一种成熟的男性美。从绿竹“猗猗”到“如箦”,从切磋琢磨到“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刻意表现的过程,正反映出未章所达到的才是男性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在不断磨砺中去除了杂质斑点,达于既精纯又温润的完美境地的品格素养之美,文采斐然之美(圭璧上有花纹)。如果说,女性美的魅力在青春姣好的容颜不免有些片面,那么男性美的魅力在于品德素养气度性格的成熟,则是千真万确的。


《淇澳》所赞美的,也是 一种富有幽默风趣的男性美。诗中在反复强调男子庄严威武、光明正大的气度的同时,特意在“曲终奏雅”处赞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的性格美。一味的庄重威严,不免成为冷若冰霜的严厉与不近人情的矜持,貌似富于男子气概,实则缺乏魅力。必须在“瑟兮僴兮,赫兮晅兮”的同时,“善戏谑”而又“不为虐”,才是最富男性魅力的性格组合。这种既富阳刚之气,又有幽默感的性格美,至今犹为女士所醉心,《淇奥》在表现男性美方面的成功也就可见 一斑了。
淇奥

淇奥

〔原文〕
瞻彼淇奥,(齐奥亦作澳,又
绿竹猗猗。作隩。鲁作隩。鲁
有匪君子,绿作菉。鲁齐匪
如切如磋,作斐,韩作邲。
如琢如磨。三家磋作瑳。韩
瑟兮僩兮,琢作错。齐磨作
赫兮咺兮,摩。鲁咺作烜,齐
有匪君子,作喧,韩作宣,亦
终不可谖兮!作愃。齐谖作谊。)
(猗、磋、磨,歌部。僩、咺、谖,元部。)
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
充耳琇莹,(三家琇作璓。)
会弁如星。(鲁会作冠,韩作
瑟兮僩兮,𩩈。)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青、莹、星,耕部。僩、咺、谖,元部。)
瞻彼淇奥,
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
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韩绰亦作婥。)
猗重较兮,(三家猗作倚。)
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箦、锡、璧,支部。绰、较、谑、虐,宵部。)
〔译文〕
看那淇水湾处的地方,丛丛绿竹枝叶苍苍。有位文雅的君子,像切磋过的象牙兽骨品行端庄,像琢磨过的美石美玉道德纯良。那么端正闲雅啊,那么威严开朗啊!那位文雅的君子,叫人永远难忘他。
看那淇水湾处的地方,茂盛的绿竹青青一片。有位文雅的君子,耳瑱美玉光闪闪,皮帽上饰玉明如星灿。那么端庄闲雅啊,那么磊落而有威仪啊!那位文雅的君子,叫人永远不能忘记他。
看那淇水湾处的地方,丛丛的绿竹密密成行。有位文雅的君子,如金锡之精纯,如圭璧之温润。那么雍容博大啊,他坐在车上靠着车厢啊!谈笑幽默有风趣,从不动火发脾气。
〔评介〕
《淇奥》三章,章九句。历代注家都认为此诗是美卫武公的。《诗序》:“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国,美而作是诗也。”又《国语·楚语》:“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犹箴儆于国,作《懿戒》以自儆。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又徐干《中论·虚道篇》:“昔卫武公过九十,犹夙夜不怠,思闻训道。命其群臣曰,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朝夕交戒。又作《抑诗》(《懿戒》)以自儆,卫人诵其德以赋《淇奥》。”又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亦说: “昭二年《左传》,北宫文子赋《淇奥》。杜注:《淇奥》诗卫风美武公也。据诗终不可谖兮及猗重较兮,是公入为卿士时国人思慕而作。”在《诗》三百中关于武公之诗有三篇,除《淇奥》而外,还有《小雅·宾之初筵》与《大雅·抑》篇。但这首诗有人认为是一首恋歌,男女爱慕之诗。其诗写的是一个服饰华美的公子。闻一多《风诗类钞》:“似乎也是女子的作品。‘不为虐兮’一句,尤可玩味。”可备一说。
从资料史实来看,认为该诗为卫人颂其德,作此诗,以美卫武公,还是可信的。全诗三章。一章,陈子展引《程子遗书》:“淇奥之地润泽膏沃而生绿竹。竹,为生物之美者,与武公之美内充,而文章威仪著于外也。”二章,陈子展《诗经直解》评之说:“言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以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之意。与下章所云善戏谑兮不同。一莅朝,一临众也。”三章,陈子展曰:“言如金锡圭璧,则锻炼以精,温纯深粹,而德器成矣。”又引《朱子语类》:“前二章皆有瑟僩赫咺之词, 三章但言宽绰戏谑而已。于此可见不事矜持,而周旋自然中礼之意。”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也是很成功的,读之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均以“绿竹”兴起,用它比喻卫武公的品格高尚,仪表风采出众。一章说:“绿竹猗猗”,二章说“绿竹青青”,三章说:“绿竹如箦”,这样由竹长的葱绿,到壮大青青,进而蓬勃发展成为郁然成熟之境,这些暗示象征着卫武公的学问品德政绩,日趋发展,逐渐完美。诗中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容武公神采奕奕,素质纯正而有修养。言切磋琢磨,则学问自修之功精密如此。《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又用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比喻武公的品行德业,如金锡圭璧一样精纯质美。《毛诗正义》:“金锡有其质,炼之故益精;圭璧有其实,琢磨乃成器。”赋予抽象的品德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诗人描写卫武公的形象真是栩栩如生,一个心胸宽广,威武英俊,容光焕发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诗中对武公的仪容刻画是多角度的,多方面的。有时反复咏唱,赞美他仪表堂堂,神采奕奕。前两章均有“瑟兮僩兮,赫兮咺兮”之词,其高大形象深深印在读者的心中。对其仪容的刻画更有变化,写服饰言“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以见其威武,让人敬慕。写仪容言“宽兮绰兮,猗重较兮”,以见其俯而凭轼,雍容而温和,有休休大臣之风度。写言语则说:“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以见其言谈适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有君子风度。郑《笺》说:“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礼,而时戏谑。”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三章写仪容又变。”可以说窥到了诗人的妙处。

☚ 卫风   考槃 ☛
00000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