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船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船舶古代水上运输工具。中国船舶经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6000年)中国已有舟楫。公元前1700年商代,甲骨文已有“舟”字。1958~1973年,江苏武进奄城,出土春秋战国独木舟,最长11m、宽0.9m、 深0.42m。1975年,福建连江出土汉代独木舟,头小尾大,长7.1m、头宽1.2m、尾宽1.6m、侧舷高0.83m;同年广东汕头出土樟木独木舟,长10.7m、外宽1.3m、内宽1.1m、深0.8m。1976年,广东化州出土汉代独木舟,长5m、舱内分7格。20世纪80年代,宁波出土唐代独木舟,长11.3m、宽0.92m。秦汉时期,出现双体舟,两独木舟并列,称为舫或方舟,可载50人和供3个月的粮食。舫发展为楼船,多为2、3、4层。113年,汉武帝乘船巡幸,楼船高10层。汉时楼船用于战舰,一次战役出动楼船2000多艘,载水军20万。晋代舫舟鼎盛,既是战船,又是士族豪门游船,长120步(170m),可载运2000多人。唐代发明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车船,造出的楼船和海船,设有9个密舱,船长60~70m,载重500t以上。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木船船型,有1000多种。有一种龙舟,至今兴盛不衰。历史上最豪华龙舟,当属隋炀帝乘坐的龙舟。1405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龙船,最大者长44丈4尺(133.2m)、宽8丈(24m),容1000余人。沙船系另一种古船,高度矮,底平,吃水浅,能坐滩,多桅轻快,江浙一带多用,兴盛于元、明时代,当时上海,有沙船5000艘,最大载重3000石。清时曾用沙船1000艘,运粮进京。古船中帆船系代表性船舶,最早的帆船单桅单帆,后单桅多帆、双桅多帆、三桅多帆、四桅多帆,15世纪后多为一桅一帆。753年,唐天宝十二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乘的是二桅帆船。汉代,中国帆船越过南洋,达波斯湾。史载,宋元时代,最大海船载重达600t,船长10余丈(30m)、深3丈(9m)、宽2丈5尺(7.5m),可载2000斛(1000石)粟。15世纪,中国帆船已是世界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好的船。郑和宝船200艘、戚继光军船、郑成功战船2000余艘,都是著名的帆船。1846年,中国书英号帆船,从香港启程,于1847年3月,绕好望角,抵美洲纽约,又航20天抵伦敦。1939年,福州造船厂制造木帆船“自由中国号”,1955年4月16日,从中国台湾启程,横渡太平洋,参加瑞典国王杯世界帆船竞渡大西洋比赛。1981年,广州船厂为法国制造的仿古帆船,法一青年从广州起程,绕好望角,航行2万 n mile,回巴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