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zhongguo gudai de yuwen jiaocai从夏商到清末3000年间语文教学使用的材料。 ☚ 编辑采访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材 ☛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Zhongguo gudai de yuwenjiaocai从夏商到清朝末年共3000年间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我国古代没有“语文教学”的概念,语文是与政治、哲学、伦理、历史、地理等学科混杂在一起的,语文教育的因素渗透在以上各科中。为解决儿童的识字问题,历代编纂了很多蒙学课本。先秦两汉时代已出现了 《史籀篇》、《凡将篇》、《训纂篇》、《急就篇》等读物。南北朝后,出现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部影响广远、虽无明文规定却基本上全国“统一”使用的语文识字教材。这三部教材中虽有浓厚的封建伦理纲常观念,有些知识内容也脱离儿童实际,但它们配合使用, 基本上满足了让儿童能掌握两千常用汉字的要求。此外, 历代还间或编有 《杂字》、《开蒙要训》、《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等作为辅助教材;它们或大量教授生活常用字,内容通俗、乡土性强;或侧重于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 并使他们了解历史掌故及各方面知识,趣味性强、便于记诵。它们既是识字教材,又是培养读写能力的教材。儿童“开蒙”之后,才开始阅读经史著作,它们中最重要的是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 ( 《诗》、《书》、《易》、《礼》、《春秋》)、《左传》和 《资治通鉴》等书。它们不仅向学生大量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而且是历代科举考试所指定的标准教材。辅助性读物则有《神童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古文观止》、《东莱博议》之类。明朝开始兴“八股文”,并以 “八股文”取士。参加科举的学生,不熟读八股文便无法应考,也就无法达到升官发财、显亲扬名的目的,所以又有大量的八股文选本、范本问世,它们既束缚思想,文笔又味如嚼蜡,毫无价值可言。至清代末年,维新思想传入我国,遂有新语文教材问世。我国自编的语文教科书,最早的为1827年南洋公学陈懋志等人编的 《蒙学课本》与1902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读本》。较好的识字教材则有《识字贯通法》、《文话便读》与《字课图说》,被指定为全国蒙学堂语文教科书,传统的集中识字和使用韵语的办法至此时逐渐解体, 传统的识字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相继被废弃。 ☚ 语文教师的进修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