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洪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洪堡1769—1859Alexandervon Humboldt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生于德国柏林的贵族家庭。1787年进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后转入哥廷根大学。1791年进弗赖堡矿业学院。曾到西欧各国旅行和考察。1799年到中、南美洲考察五年。后到过亚洲。其考察成果和据此所作概括对科学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自然界视为一个巨大整体,各种自然现象相互关联,并依其内部力量不断运动发展。从直接观察的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创全球等温线图;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性和垂直分异性,论证植物与气候土壤的关系;认为许多岩石都是地球内部熔融物质喷溢的产物,并解释海洋温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现象的原因;指出大山现象与地壳的不稳定有关;发现了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他政治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谴责种族主义和奴隶制度。他的一些著作亦是研究中、南美洲各国社会历史状况的珍贵资料。主要著作有《宇宙》五卷、《中部亚洲》三卷、《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三十卷、《植物地理论文集》等。 洪堡卡尔·威廉·洪堡,德意志政治活动家。1767年6月22日生于萨克森贵族家庭。1787年入法兰克福大学,次年转入哥廷根大学,受到新人文主义教育的影响。1790年毕业后就职于普鲁士高级法院。1791年晋升公使参赞后辞去公职,专心自学。1794~1797年在耶拿当家庭教师,钻研历史哲学和语言哲学。1809年任普鲁士教育大臣。任职期间,拟定各种教改方案,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构思改革完全中学的方案,为德国现代教育制度打下基础。创立柏林大学(今称柏林洪堡大学)。1810年任普鲁士驻维也纳大使,1817年任驻伦敦大使。1819年任普鲁士地方内务部大臣,政治上倾向资产阶级自由派,遭反动贵族反对,不久辞职。1819年后专心研究各地区语言史,为语言科学的研究开辟途径。有关教育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关于人的教育的理论》、《柯尼斯堡教育计划》、《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外组织问题》等。1835年4月8日卒于柏林市郊。主要著作有《论双数》和《论爪哇岛上的加维语》。 洪堡 洪堡1769—1859HongbaoAlexander von Humboldt一译洪保德,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地质学、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磁学创始人之一。出生于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先后在法兰克福、柏林、格丁根、弗赖堡等大学或学院学习经济、工程、植物、矿物和地质学等,涉猎学科极为广泛。1799年去西 (班牙) 属中、南美洲考察,历时5年。沿安第斯山南进,攀登过高山,首次提出高山病归因于高山缺氧; 研究了南美西岸的秘鲁寒流 (曾以他的姓氏命名);考察过安第斯山的火山,调查了墨西哥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采集了大量植物和岩石标本,测量了经纬度和地磁等地球物理现象,调查了动植物群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后来在巴黎出版了《1799~1804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 (30卷)。他最先确立了等温线和等压线的概念,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为比较气候学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火山活动的观察,推翻了当时盛行的认为一切岩石都是在大陆水体中沉积而成的“水成论”;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各种自然现象相互联系,并依其内部力量不断运动发展。总之,他从直接观察的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来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参加美洲旅行考察和撰记著作,几乎耗尽了洪堡的所有资财。1829年接受俄国的邀请,赴乌拉尔、西伯利亚、中亚等进行7个月考察,后出版了《中部亚洲》3卷。他用最后25年撰写了5卷本巨著《宇宙》(法文),一直坚持到逝世。 ☚ 麦哲伦 赖尔 ☛ 洪堡 洪堡1767—1835HongbaoFreiher Von Karl Wilhelm Humboldt德国哲学家、教育家。生于波茨坦,1787年入法兰克福大学,后转哥丁根大学学习语言科学。1794—1797年任家庭教师并专门从事人类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文学上的声望使他获得普鲁士驻罗马公使的职位(1801—1808年),1809年升任普鲁士教育大臣并创办柏林大学。1812年被派任驻维也纳大使。1817年后致力于语言学著述,1828年发表《论双数》一书,广泛引起重视,学者们曾誉之为语言形而上学。1835年卒于特格尔。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认为“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和不可缺少的条件。他反对等级学校制度及国家干预教育。他主张普及教育,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他担任教育大臣期间进行了德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他制定了从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直至师资培养等一系列改革方针。他认为初等教育应重在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的锻炼和道德情操、宗教感情的培养。中等教育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对各种学科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养成从事研究的能力,他鲜明地提出大学应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大学教育的改革是他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已成为当代新型大学的惯例。洪堡的教育著作主要有《关于人的教育理论》、《柯尼斯堡教育计划》等。其它语言学、哲学、美学论文,由其弟辑合成七卷出版。 ☚ 赫尔巴特 近代俄国的教育 ☛ 洪堡 洪堡1767—1835Hongbao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1767年出生于波茨坦。受著名泛爱派教育家甘贝的薰陶并同J·W·Von歌德和J·C·F席勒交往,新人文主义思想益深。1809—1810年任普鲁士内务部教育厅厅长,创办了柏林大学(今洪堡大学)。洪堡力图按新人文主义的方针改革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的个性全面协调地发展。他反对等级教育,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提倡广泛地实行陶冶智力的教育,锻炼学生的一切能力。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但主要的教育手段是想象与语言。他认为初等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都得到发展。养成纯洁的道德情操,培育宗教感情,为学生进行学习作准备。中等教育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学会学习方法。大学教育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科学的统一性,其次要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能力。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他还制定了从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直至师资培养与待遇等一系列改革方针,设想建立一个从初等学校、学术学校(即文科中学)直到大学相互衔接的单轨制学校体系。他提出了3条办学原则:独立、自由与合作三者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科学统一的原则。洪堡的著作有全集17卷,其中教育方面的主要是:《关于人的教育理论》、《柯尼斯堡教育计划》、《立陶宛教育计划》和《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外组织问题》等。 ☚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 ☛ 洪堡1769—1859Alexander von Humboldt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奠基人之一。一生考察自然界,足迹遍及西欧、南欧、南北美洲和北西。解决了地理学发展中的三个重要问题:1.把地球看作一个统一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探讨不同种类相互关联现象的差异性,存在于地球空间的区域中;3.研究各自然要素如植物、土壤、气候或地形时,要注意其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植物地理分布的纬向水平地带性理论和首创世界等温线图等。主要著作有《宇宙》(53卷)、《新大陆热带区旅行自述》(30卷)和《中部亚洲》(3卷)。 洪堡 洪堡洪堡(1767—1835),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主要的教育思想是:对人进行完全人的教育,人人都应受教育; 主张把教育分成三级:初等教育、学校教育(即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 教学内容多样,以语言和想象为教学手段。在洪堡任普鲁士教育厅厅长期间,制定了学制、课程、教学法等方面和一系列改革方针。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大学的教学应当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洪堡的主要著作:《关于人的教育理论》、《柯尼斯堡教育计划》、《立陶宛教育计划》 和 《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外组织问题》 等。 ☚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 ☛ 洪堡 洪堡洪堡 (1767—1835),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对人进行完全人的教育,人人都应受教育; 主张把教育分成三级: 初等教育、学校教育 (即中等教育) 和大学教育;教学内容多样,以语言和想像为教学手段。在洪堡任普鲁士教育厅厅长期间,制定了学制、课程、教学法等方面和一系列改革方针。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大学的教学应当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洪堡的主要著作: 《关于人的教育理论》、《哥尼斯堡教育计划》、《立陶宛教育计划》和 《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外组织问题》等。 ☚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