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楚辞概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楚辞概论 楚辞概论楚辞学专著,今人游国恩著。本书共六篇二十三章,是较早系统研究楚辞的学术论著。陆侃如《序》高度评价本书,指出它“最大的特点,是把《楚辞》当作一个有机体,不但研究它本身,还研究它的来源和去路。这种历史的眼光,是前人所没有的”。本书“总论”指出楚辞的产生主要受北方文学、南方文学和楚地民俗歌舞以及山川地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作者把楚辞与《诗经》、《老子》、楚地民歌《沧浪歌》、《越人歌》等加以比较,说明楚辞在艺术形式上对《诗经》的继承,《老子》对楚辞韵文形式的影响,越地古民歌与楚辞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书中还从民俗、音乐、地理等方面考察,证明楚地巫风、祭祀活动、楚地的民俗和民间音乐歌舞、奇丽的楚地山水等都是楚辞滋生繁盛的土壤。此外,本书指出楚辞对汉赋、骈文和七言诗的影响。对于作者和作品的创作时地等问题,也进行了精细考证。对各篇作品的归属和对篇名的解释也颇有新意。但本书认为《渔父》、《九歌》和《卜居》不是屈原作品,甚至认为《离骚》的艺术成就不及《渔父》、《卜居》,有失偏颇。有1926年北新书局初版。通行本有1928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和《国学小丛书》本。 ☚ 楚辞之研究 宋玉 ☛ 楚辞概论 楚辞概论游国恩著,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1928年商务印书馆又收入《万有文库》。这是作者青年时期研究《楚辞》的著作之一。全书共分六篇二十三章。第一篇总论,分楚辞的名称、楚辞与北方文学、楚辞与南方文学、楚辞与楚国、楚辞在文学史上的位置等五章;第二篇《九歌》,分《九歌》的历史与分章、《九歌》的作者与时代、《九歌》的意义与艺术等三章;第三篇屈原,分屈原传略、屈原的作品、《天问》、《离骚》、《九章》、《招魂》、《大招》、《卜居》及渔父、《远游》等九章;第四篇宋玉,分宋玉传略及其作品、《九辩》两章;第五篇楚辞的余响,分总说、贾谊及淮南小山、庄忌及东方朔、王褒刘向及王逸等四章;第六篇楚辞的注家。全书对于楚辞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有些观点可成为一家之言,如对“离骚”的解释,作者认为这是当时楚国的一种曲名,与后世“牢愁”“牢骚”相同。陆侃如在给该书写的序论中评价此书说:“历史的方法和考据的精神,便构成此书的价值。”但作者在书中认为《九歌》不是屈原的作品,就显得不够谨慎了。 ☚ 楚辞释 屈原研究 ☛ 楚辞概论 《楚辞概论》游天恩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6月初版。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总论共五章,首章 “楚辞的名称” 提出“楚辞”之名汉武帝时已成专名,辞本是楚国一种韵文的名称,与汉代的“赋”相类,认为后人以“骚”统称楚辞有失偏颇。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楚辞与北方文学、南方文学及楚国的关系,认为楚辞在形式上句法上均有自北方文学诗经变化出来的明显痕迹,而南方文学中诸如韵文占多半的《道德经》和“子文歌”“楚人歌”等诗歌也无不影响到楚辞,这些方面作者考证甚多。关于楚辞与楚国的关系,作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楚国民俗信巫鬼、重淫祀,而祭祀必有祈祷,祈祷必用祝辞与歌舞,歌舞时必有歌辞,其内容自然地成为文学源头之一影响楚辞,最典型的如《九歌》等。二是楚乐的影响,战国时楚文学与楚乐并未分开,与北方诗歌一样,唱出来的为楚声,写出来的即楚辞,而声音必须叶律,音律的变化引起文辞的变化。三是楚国地理的影响,关系最深切的是楚国山水,楚辞作品中专门描写地理的文句,正是诗人观楚山水之景而生出的写实文章。第五章论述了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楚辞的文学表现不限于四言而更为自由,成为历代辞赋、骈俪、七言诗之祖。楚辞之前诗经虽有排偶之句,然而大多质朴而无华彩,至楚辞才有清华朗润的骈体词句。七言诗在诗经中极少,而楚辞中渐行增多。第二篇专论《九歌》,包括介绍九歌的历史与分章分析、九歌的作者与时代,通过对九歌与离骚的比较认为九歌非屈原所作,而是春秋时代的民众文学,后人从王逸之说认为九歌系屈原所作借事神以讽谏寄托忠君爱国之思是纯属臆断。第三篇“屈原”,除介绍屈原传略并附屈原年表外,还考辨了屈原的作品,认为真正的屈作只有离骚、天问、招魂及九章,而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系后人伪讬。作者对屈作每篇专门介绍了名称的由来、产生时间、文学价值等。第四篇“宋玉”介绍了其生平及作品《九辩》,认为九辩在形式上与屈辞有异,似更散文化,且在写景抒情方面反复吟唱和叠字运用的自然与纯熟,也非后世辞家可比。第五篇“楚辞的余响”对楚辞在秦以后对文学的影响作了考辨分析,并依次介绍了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襄、刘向、王逸等人作品受楚辞影响之处及他们各自的长短之处。第六篇“楚辞的注家”共例举王逸、洪兴祖等三十家,对其注各作了简要的品评。 ☚ 《求宓妃之所在:霍克斯的思考》 楚辞文学的特质 ☛ 楚辞概论 楚辞概论游国恩撰。此书是一部分门别类研究《楚辞》的专著。对《楚辞》的形成和影响、各篇的作者和创作时地以及各物考释诸方面,均有独到见解,颇受学术界重视。1926年北新书局排印本,民国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国学小丛书》本,离骚纂义 游国恩主编。此书是《楚辞注疏长编》的第一编。汇辑汉至清末166家旧注,一般以两句为一节,罗列各家注释,后加按语表明己见。网罗众说,考核群言,时出新义,多有发明,是一部《楚辞·离骚》注释的集大成之作。1980年中华书局。 ☚ 楚辞考异17卷 天问纂义 ☛ 楚辞概论 楚辞概论楚辞研究专著。今人游国恩著。本书为游氏在北大求学期间所著,出版时游氏仅27岁。全书分6篇23章,第一篇总论,凡5章,论及《楚辞》的名称,《楚辞》与北方文学、南方文学之关系,《楚辞》与楚国的关系,《楚辞》在文学史上位置;第二篇《九歌》,凡3章,论《九歌》作者与时代、意义与艺术;第三篇屈原,凡9章,论述屈原生平与作品,云《九歌》、《渔父》、《卜居》皆非屈作;第四篇宋玉,凡2章,论及宋玉生平、作品及《九辩》;第五篇楚辞余响,凡4章,论述后代骚赋作家,起自贾谊、淮南小山,结于刘向、王逸;第六篇《楚辞》的注家。陆侃如在《序言》中称赞此书,“最大的特点,是把《楚辞》当作一个有机体,不但研究他本身,还研究他的来源和去路,这种历史的眼光,是前人所没有的。”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评为“分论《楚辞》,极为全面,虽伪误异说,骤难董理,而初学得之,亦入门之阶梯也。”闻一多、郭沫若也予以极高评价。有1926年北新书局本,1928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国学小丛书》本。 ☚ 楚辞集解 楚辞解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