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伦理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伦理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的统称。人文主义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继而传播到整个欧洲,形成宏大的思想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但丁、佩脱拉克、薄伽丘、布鲁诺,荷兰的爱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台涅等人。他们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等伦理思想,在批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这一道德观的核心,是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否定来世的幸福,重视对现实的、个人幸福的追求。人文主义者认为,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自然欲望是人的本性,情欲支配人的一切思想感情和行动,其中男女间的爱情又是最强烈的情欲,任何人为的力量都无法约束和取消它。人文主义者总的口号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因此,他们提出凡是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都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并由此出发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辛辣的嘲讽,提出禁欲主义违反人性,最不道德,也最虚伪。他们把追求个人自由和享乐作为人生目的和道德标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应当为所欲为地追求个人的私利,享受他所应当享受的一切。人只应该追求尘世的现实幸福,而不要妄想虚无缥缈的天国的幸福。他们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来世永生的说教。人文主义者推崇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认为,人处于自然界的中心,并在一切有灵生物之上,人的本性不是由上帝预先规定好的,人有自由意志,愿意成为什么就可以成为什么;人有决定自己命运和道德上善恶的权利,人的高贵低贱不在于门第财富,而在于人的品德,人完全可以由于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臻于高贵,实现高尚的人格。由于人是一切生灵中最自由、最幸福和最值得赞美的,所以是最有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人的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在自身,提出人的自由意志和精神自由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从而否定了宗教神学、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权威,是一种要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呼声。人文主义者非常重视古希腊思想家强调智慧在道德生活中作用的思想,认为智慧使人聪明、有德,保证人能很好享受感官的快乐。人人都有智慧,人人都有获得幸福和享受快乐的权利。完美的人应当是聪明智慧,品德高尚;有俊美的形体,强健的体魄。这些对人的品德、智慧和体力方面的要求,实际是展示了他们的理想人格标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伦理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神学的进步意义,对欧洲各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