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而篤志章】
博學篤志。
存疑 篤,專心致志也,只是就上面學上説也。
切問近思。
存疑 切問,切於己者問也。此處要看得分曉,當隨各人切己處問方是,如就他力量能到,及目前可行底來問,這是切己。若將己力量未能到,及非目前可行底來問,這是不切己。樊遲問崇德、修慝、辨惑,此是切問也;子路未能事人而問事鬼神,未知生而問死,非切問也。
仁在其中。
存疑 問:‘此方是致知之事,未及力行也。仁在其中,便不消力行耶?’曰:‘工夫到此,力行己過半矣。一蹴而到,無難也。故曰“仁在其中”。’
徹上徹下之道。
集説 胡氏曰:學、問、思是徹下,仁在其中是徹上。○東嘉史氏曰:徹上徹下之語,皆是自始學至成德之謂。如此章博學、篤志、切問、近思四者本只是學者致知之事,所謂徹下者也;然從事於此,則仁在其中,所謂徹上之道也。此道字正指博學等四事而言,自初學至成德,皆不外焉,非徹上徹下而何?
近思者以類而推。
或問 ‘兩程子所謂近思,其意亦若有不同者,奈何?’曰:‘伯子之意,蓋曰思之而不遠乎已耳。明道曰:學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叔子所謂類推者,則以思之有序為近也。伯子之言,固亦得其本者,然不參以類推之説,則將有捐事棄物,專以反思默造為功,而不自知其陷於異端者,是則二子之説雖殊,要之不可以偏廢也。’【眉批】 右明道語,第二、第三説伊川語。
語類 問‘以類而推’,曰:‘此語道得好。不要跳越望遠,亦不是縱横陡頓。如要去建寧,須從第一鋪,便去到柳營江柳營江便去到魚峬驛。只管恁地去,這處進得一程,那處又減得一程。如此,雖長安亦可到矣。不然,只要一日便到,如何得。如修身,便推去齊家;齊家,便推去治國。只是一步了,又一步。’淳。
存疑 近思是思其切近事也,身心性情之德於人為近也。言不可求之遠也,亦非教人不求之遠也。求之近則遠可致,求之遠則失其近,將無所歸矣,故曰‘近思’。以類而推,即此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