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
首章小注‘程子曰’云云。
按:或問以程子此説為未安。
‘默而識之’章小注朱子曰‘非是聽人説’云云。
按語類甘節録曰:‘是得之於心,自不能忘了。非是聽得人説後記得。’吕燾録曰:‘顔子“拳拳服膺而弗失”,猶是執捉。在這個卻是“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便如己有而不失矣。’小注合成一説,而失其本旨。
‘甚矣吾衰’章小注朱子曰:不是孔子衰。
按:語類‘時世衰’下當有又曰二字。蓋兩説主意似不同,恐不當輥作一説看。
‘志於道’章‘依於仁’小注陳氏曰:依,如身著衣。
按:衣亦有時而離乎身,取譬恐亦不切。朱子嘗答沈莊仲問曰:‘據德如著衣吃飯,依仁如鼻之呼吸氣。’如此説方為衬貼。
‘游於藝’小注輔氏曰‘先後之序,輕重之倫’云云。
按:此説恐未安。‘先後’指志、據、依、游而言,‘輕重’指道、德、仁、藝而言。
‘不憤不啓’章小注‘范氏曰’云云。
按:或問以范氏所引孟子為未當。
又小注南軒曰:憤則見於辭氣,悱則見於顔色。
按大全與南軒書曰:‘“憤則見於辭氣,悱則見於顔色。”此兩句與先儒説正相反,不知别有據否?’蓋不以其説為是也。
‘食於有喪者之側’章‘哭則不歌’小注南軒説。
按:‘一日之間’以下,與集注之意不同。
‘子謂顔淵’章‘暴虎憑河’小注南軒曰‘豈獨可行三軍’云云。
按大全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本為行三軍而發。就行三軍上觀之,尤見精密。聖人之言雖無所不通,而又自有不可易處。若如此解之,是乃程子所謂‘終日乾乾,節節推去’之病矣。
‘富而可求’章小注‘南軒曰’云云。
按:南軒説本於程子,而與集注少不同。
‘在齊聞韶’章小注‘蘇説亦得之’。
按:或問先説范氏,而繼以蘇説,故有‘亦得之’謂。今去范氏一段,則亦字當作衍文。
‘入曰伯夷’章下小注輔氏曰‘君子之倫’。
倫,恐論字之誤。
‘雅言’章‘執禮’小注‘亦是當時自有此名’。
按語類,‘亦’當作‘不’。‘葉公問孔子’章小注‘不怨天不尤人’云云。
按:語類‘不怨天’以下是釋‘莫我知’章‘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其天’之義,而輥載於此。
‘不語怪力亂神’章小注‘集注言鬼神之理’。
按:語類注云‘集注舊文’。
‘天生德於予’章小注‘史記“孔子適宋”’云云。
按或問‘史記’上當有按字。
‘互鄉難與言’章小注南軒説。
按:南軒説本於程尹,蓋未悟此章之有錯簡也。
‘子路請禱’章小注‘馮氏曰’云云。
按:馮説似失,恐當以饒説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