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截发留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截发留宾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侃) 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县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外出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 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释义用法 晋陶侃少时家中极贫,来客人后,陶侃母亲剪发卖掉,得米,又砍屋柱作柴禾,剁草荐为马草,尽力款待客人。后以此典称誉他人母贤。
用典形式
【陶家客】 宋·苏轼:“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断发人】 宋·陈师道:“断发人何在,捐金事已空。”
【剪髻鬟】 唐·杜甫:“自陈剪髻鬟,市鬻充杯酒。”
【待宾截发】 元·谭处端:“东里死生俱忘,待宾截发,陶母款贤友。”
【剪髻事客】 宋·陈师道:“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截发留宾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侃) 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县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外出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 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释义用法 晋陶侃少时家中极贫,来客人后,陶侃母亲剪发卖掉,得米,又砍屋柱作柴禾,剁草荐为马草,尽力款待客人。后以此典称誉他人母贤。

用典形式

【陶家客】 宋·苏轼:“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断发人】 宋·陈师道:“断发人何在,捐金事已空。”

【剪髻鬟】 唐·杜甫:“自陈剪髻鬟,市鬻充杯酒。”

【待宾截发】 元·谭处端:“东里死生俱忘,待宾截发,陶母款贤友。”

【剪髻事客】 宋·陈师道:“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截发留宾

形容女子待客至诚。《隋唐演义》第四回: “若论他交结,莫说他怜悯着失路英雄,交结是一时豪杰; 只他母亲宁夫人,他娘子张氏,也都有截发留宾,剉荐供马的气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嫒》: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磐,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 ‘汝但出外留宾,吾自为计。 ’ 湛头发委地, 下为二髲, 卖得数斛米。 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 ‘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 ‘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 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另见《晋书·陶侃母湛氏传》。髲(bi):假发。剉(cuo):铡碎。荐: 草席。东晋陶侃母湛氏贤惠通达,热情好客。一次,孝廉范逵来她家投宿,湛氏遂砍屋柱为薪,铡草垫为马料,剪长发以换酒肴。临别,其子又相送百里。范逵感叹不已。

截发留宾

【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外出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i),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释义】 晋代陶侃少年时家贫,一年冬天有友人来访,家中一无所有,其母湛氏剪下长发换米,斫屋柱作柴,剁碎草垫为马草,以款待客人,喂养马匹。后以此典称他人母贤,也指诚心待客。
【例词】 待宾截发 剪发待宾 剪髻鬟 剪髻事客 陶家客 断发人 留客陶母
【用例】
〔待宾截发〕 元·谭处端《酹江月》:“东里死生俱忘,待宾截发,陶母款贤友。”
〔前髻鬟〕 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自陈剪髻鬟,鬻市充杯酒。”
〔留客陶母〕 宋·刘克庄《贺新郎》:“鹤发萧萧无可截,要一杯,留客惭陶母。”

截发留宾jié fā liú bīn

范逵在陶侃家寓宿,遇大雪,陶母剪掉头发卖给邻居供膳待客(事见《世说新语·贤媛》和《晋书·列女传》):孟光的荆钗布裙,鲍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这些不厌贫的就是贤德了。(九二·1184)

截发留宾

剪掉头发挽留宾客。用以赞颂母亲贤德大义。也作“剪发待宾”。西晋武昌太守、征南大将军陶侃年少时志向远大,而家境非常贫寒。一年冬天,一个叫范逵的人带了许多随从和马匹到他家投宿,陶侃家一贫如洗,没有东西招待。正当陶侃手足无措之际,母亲湛氏剪下自己的头发,拿到外面卖掉,换来粮食,招待宾客。(见《世说新语·贤媛》)

留客

留客

留客宴饮:留饮
 留客欢宴:留欢
真心挽留客人:截发留宾 截发留客 截发锉荐 截发锉藁
殷勤留客:投辖
诚恳地挽留(宾客):款留
真诚殷勤挽留客人:闭门投辖 闭关投辖孟公投辖 牵衣投辖 取辖投井 拔辖投井 陈遵投辖
(挽留客人:留客)

☚ 挽留   结交 ☛

对人热情

对人热情

热心热肠
对人尽心尽意:情至意深
忠厚老实,对人诚恳:忠实心诚
为官识大体,严于律己而对人宽厚:居敬行简
热情对待:暖眼
乐于接待客人,对客人热情:好客
贤母好客:截发留宾 截发留客 截发锉荐 截发锉藁
朋友很多,热情好客:宾朋成市

另见:热情 友爱 友善 诚恳

☚ 对人   同样对待 ☛
截发留宾

截发留宾

东晋时陶侃为长沙郡公,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其母湛氏教子有方、慈祥贤惠。一日,陶侃的朋友范逵来访,当时正下大雪,陶家无钱置肴款待。陶母将铺床稻草斫碎喂范之马,又暗将自己长发截下卖掉,换得酒菜款待范逵。范得知后,叹曰: “非此母,不生此子。”后人们于长沙市天心区沙河街北段建“陶公祠”,祠后建“贤母祠”,将祠庙所在之街取名 “礼贤街”,以纪念陶侃母子之礼贤下士。

☚ 褚公书绝伦   赐死平楚 ☛

截发留宾

东晋时候,范阳地方有个孝廉叫范逵。一天,他到陶侃家投宿。
当时,陶侃虽然很有名气,但家里十分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度日。连续几天冰雪,使烧的、吃的更成问题,而范逵的车马、仆役很多。陶侃发愁道:“这么多的人和马,怎么招呼呵?”
陶侃母亲湛氏说:“你只要出去款留宾客,我自有办法!”
湛氏的头发长得黑而且长,垂下来一直可以拖到地下。她拿起剪子,“喀嚓”几下,把长发剪下几绺来,拿到市上卖了钱,买回几斛米。又把屋子的木柱全部剖下一半,当作柴火。家中坐卧用的草垫,铡碎了用来喂马。陶母精心操持饭食,连范逵的仆人也不让有所欠缺。
范逵知道这事后,非常敬佩地说:“唉,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生陶侃这样的儿子呵。”
后来,成语“截发留宾”用来称赞贤德的母亲的美德,也表示贤淑的女性待客非常真挚、有诚意。

截发留宾jiéfà-liúbīn

截发:剪下头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载:晋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天下着大雪,同郡范逵去借宿,范逵随从的马和仆人较多,陶侃的母亲剪下自己的长头发,把头发卖了,换成米来招待他们。后以“截发留宾”或“剪发待宾”颂扬女性待客诚挚贤淑。

截发留宾jié fà liú bīn

《世说新语·贤媛》载,晋陶侃少时家贫,一日大雪有客来宿,陶母剪下头发换钱操持饭食,款待客人,还锉碎褥草喂客人的马。后因以颂扬女性待客诚挚贤惠。也作“截发锉藁”、“剪发待宾”。

截发留宾jiéfà-liúbīn

〔连动〕 剪下头发换取食物,接待客人。形容妇女诚挚待客的情义。《儿女英雄传》25回:“讲贤女,如晋陶侃的母亲湛氏,~;周𫗱的母亲李氏,具馔供客。”
△ 褒义。多用于表示真诚热情接待客人。
【近义】悬榻留宾
〖反义〗冷若冰霜。
也作“截发锉藁”。

截发留宾;锉藳供马

截发留宾;锉藳供马jié fà liú bīn;cuò gǎo gōng mǎ

【综】截:切断。藳:同“稿”,谷类食物的茎。锉藳:锉碎蓐草。据《世说新语·贤媛》记载:晋人陶侃年幼时家里很穷,一天大雪,同郡孝廉范逵来访其家,陶侃母亲湛氏剪掉头发换食物招待客人,并锉碎蓐草喂客人的马。后以此颂扬女性待客诚挚热情。
【例】
❶ 《隋唐演义》四回:“只他母亲宁夫人,他娘子张氏,也都有截发留宾、锉藳供马的气概。”
❷ 班长的母亲真有截发留宾、锉藳供马的气概———当年我们回沪探亲,到乡下去代为看望,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她把唯一的生蛋鸡宰了款待我们,我们很过意不去。
【辨】复句式成语,通常连用。也单说“截发留宾”或“截发锉藳”。

☚ (二)诚意待人   敬上爱下;绝少分甘 ☛

截发留宾jié fà liú bīn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载,“陶侃母湛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柱为薪,剉荐为马草而诚留宾客。”后用“截发留宾”颂扬女性待客诚挚贤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