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大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大椿1693—1771清代医学家、著名内科医生。一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出身诸生,无意科举,通经学、天文、音律、阴阳、地理等,尤精医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应诏入太医院供职。根据明代医家“命门”之说,提出“门命元气论”,认为保护元气是“医家第一活人大义”。在临证施治时,不拘泥古法,能根据病人身体素质、受病部位、致病原因等不同情况而施行不同疗法,每见奇效。他刻苦研讨中医理论,总结治病经验,写下十多种医学专著,较著名的有《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神农本草百种录》、《兰台轨范》、《慎疾刍言》等。其《医学源流论》对历代医学理论寻本溯源,阐发评议,尤推崇汉唐医学,丰富了中医医学理论。通文辞,作有《洄溪道情》、《时文叹》,对当时社会的某些弊端作了揭露。 徐大椿(1693—1771)清吴江(今江苏苏州)松陵人。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道人、洄溪老人等。徐釚孙,彭启丰重表兄,徐爔父。贡生。喜豪辩,精通技击及枪棍之术。博通诸子百家及星经、地志、水利、九宫、音律、词曲、道情,工诗文辞,嗜《易经》与黄老之学,尤精于医。临证洞晓病源,用药精审,擅治危重之疾。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被召入京医治蒋溥,三十六年帝再召入京,至三日卒。葬于苏州石湖之滨。与纂《江震新志》,分修水利。所著《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六经病解》等,辑为《徐氏医学全书十六种》。另著有《乐府传声》《道德经注》《阴符经注》《洄溪道情》《水利策稿》《画眉泉杂咏》《管见集》等。 徐大椿 徐大椿1700?—1778?字灵胎,号洄溪道人,清吴江(今属江苏)人。为当时名医,而且多才多艺。袁枚《徐灵胎先生传》称其“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赢越之法,靡不宣究。”系词曲家徐釚之子,故词曲之学夙有家传。所著《乐府传声》,针对当时唱曲中的一些毛病,从音韵、声乐等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颇受曲学界重视。 ☚ 刘廷玑 李调元 ☛ 徐大椿1693—1772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清代名医、文学家。徐釚之孙。初以诸生贡太学,后弃去。于周易、阴符、天文地理水利等无不晓,尤精于医。往来吴淞、震泽,专以医活人,后入太医院。著有《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乐府传声》等,有诗歌《洄溪道情》三卷。 徐大椿1693~1771清代著名医家。字灵胎,又名大业,江苏吴江人。祖父徐釚,曾任翰林院检讨并参加纂修《明史》。他学有家传,通天文、水利等,更工诗文。年轻时因见家人多病而学医,前后行医50年,经验丰富,两次被皇廷召征入京治病。晚年隐居洄溪画眉泉,因号洄溪老人。著述较多,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等,并曾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加以评定。另有未刊稿《管见集》等。重视理论,能溯医术之源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对太素脉等唯心主义谬说加以批判; 在医疗上不拘成法,反对滥用峻补辛热药剂的时风,主张医生必通药性,反对庸医。但在某些方面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倾向。 徐大椿(1693~1771)清代著名医学家。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县(江)人。身长额宽,聪明过人,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对于百家诸子、星纪地志、音律武术,无不研究。有孝名。双亲死后就隐居于洄溪,自号洄溪老人,采药攻医。名望很高,被清高宗乾隆召见,七十九岁时死于北京。徐氏的著作很多,医学著作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贬) 》、《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十余种。并对《外科正宗》加以评定,对运气和太素脉加以反对。在医疗上不拘成法,主张医生必须通药性,反对滥用峻补辛热药剂的风气。其思想观点较保守,唯心主义色彩浓厚。清初医学家,多采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各家的学说,并结合临证经验,发挥己见,以自立其说。徐氏却主张研究医学应从源到流,即首先熟悉《内经》、《本草》、《伤寒》、《金匮》等古典著作,继而博览《千金》、《外台》以下各书,取长补短,以广见识,避免落人窠臼。然后多经验临证,务使理论联系实际,不致步人偏见而误入岐途。他说: “凡读书议论,必审其所以然之故,而更精思历试,方不为邪说所误。”说明他的治学态度是很严肃的。由于当时温补派盛行,产生了不少流弊,因而著《医贯砭(贬)》,拿赵养葵当靶子,对这种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晚年所著《医学源流论》,是他对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系统意见。目的是想唤起人们对医学理论的重视和研究。 徐大椿清代医家。江苏省吴江市人。1693年生。1727年著《难经经释》一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载1至29难,下卷载30~81难。1736年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59年著《伤寒论类方》,1764年著《兰台轨范》8卷,1764年著《医贯砭》2卷,1757年著《医学源流论》2卷等。1772年去世。 徐大椿 073 徐大椿1693—1771清代医学家。字灵胎,又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诸生出身,世代通儒。他聪明好学,青年时家人多病,便发愤学医,博览医书。他知识渊博,通天文、地理、音律、诗文,尤精医学。他善于治愈疑难疾病,闻名江浙。乾隆24年,应召进京,入太医院供奉。他一生著作很多,医书有《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兰台轨范》、《洄溪医案》等,受后世医学家重视。徐氏重视医德,主张医生必须“屏去俗事”,专心治病,“救人心,做不得谋生计”,至今适用。 ☚ 叶天士 洄溪老人 ☛ 徐大椿 徐大椿1693—1771清著名医学家,江苏吴江人,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道人。徐氏从小习儒,喜好道家书籍。青年时由于家人多患疾病,始学习医学,师从周意庭,博览方书,精研医理。他学习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下至元明医家著作,无不潜心钻研,穷源极流。他编著的《医学源流论》有许多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家很有影响,对今天的医学研究者也有启发。徐氏一生著述很多,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如 《难经经释》、《伤寒类方》、《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兰台轨范》、《慎疾刍言》、《医贯贬》等,他的临证经验,经王孟英整理为 《洄溪医案》,此外,他对《临证指南医案》、《外科正宗》等名著进行了评注。徐大椿从医认真严谨,著述精益求精,很有见解,因而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晚年,曾两次应诏入宫治病,官居太医院供奉,赠儒林郎,表现了他高超的医疗技术。后人将徐氏著作汇刻成《徐灵胎医学全书》 流行于世。 ☚ 叶桂 赵学敏 ☛ 徐大椿1693—1772清医学家。一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工文辞,精医学。著有《难经经释》、《伤寒类方》、《神农本草百种录》、《医学源流论》等。其《医学源流论》寻本溯源,讨论医学问题,对历代医学理论,评议颇多,唯偏崇汉唐医学,然在治疗用药上不拘泥古法,又善作道情,有《洄溪道情》。所作《时文叹》,揭露了八股文的毒害。 徐大椿(1693—1771)xúdàchūn清代医学家。字灵胎, 号洄溪老人。江苏吴县人。通天文、水利, 工诗文。年轻时开始学医, 行医五十年, 著述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 并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加以评定, 对运气和太素脉等加以批判。在医疗上不拘成法,主张医生必通药性, 反对滥用峻补辛热药剂的风气。其论述中亦有不少片面、保守的论点。 徐大椿 徐大椿徐大椿(1693~1771年),清代医学家。字灵胎,又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青年时因家人多疾病,发愤学医,自《内经》以至元、明医家著作,穷源极流,广搜博览,而后有所获。一生著作很多,医书方面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兰台轨范》、《慎疾刍言》、《医贯砭》、《洄溪医案》(王孟英编),以及评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评定《外科正宗》等,写作认真,具有一定见解,故很受后世学者重视。如《难经经释》一书,用《内经》和《难经》互相比勘,从而疏释《难经》。《伤寒类方》则指出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是救误之书,当时随症立方,并无定序。于是削除六经门目,使方以类从,证随方见,使人可按证以求方,不必循经以求证,具有独到识见。此外,《医学源流论》尤多精辟论述,如该书“病同人异辨”,“药性今古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泥”,“人参论”等,持论精凿,对于后世医、病两家均有启发。但是,徐氏的著作也有许多偏激之处,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包括方士延年之说,无所驳正。《兰台轨范》多取《素问》,迄于唐《千金》、《外台》之论方,而通治方中竟将《千金方》的锺乳粉,《和剂局方》的玉霜圆等金石燥烈药物收入,崇信服石之说,为后世所诟评。但总的说来,徐氏的医学成就还是主要的,其写作态度也是认真的。如《伤寒类方》虽只一卷,就用七年时间,五易其稿始完成。徐氏并自称: “五十年中批阅之书约千余卷,泛览之书约万余卷,每过几时必悔从前疏漏……”(《难经经释》乾隆丁亥七月序),可见徐氏治学用力之勤和谦虚谨慎精神。由于徐大椿医名很大,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被诏入京,原拟留京任职,徐氏坚辞隐居吴山画眉泉。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又被诏入京,至京三日突然病故,时年七十九岁。死前自作墓前对联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以民间医家自居。此外,徐氏尚精文学,所著《洄溪道情》,时称“黄冠体”。 ☚ 何梦瑶 黄元御 ☛ 徐大椿1693~1772Xu Dachunpoet and medical expert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Huixi.Works: Moral Ballads from Huixi,etc. 徐大椿1693—1771清著名医学家。字灵胎,号洄溪老人。吴江(今属江苏)人。通天文、水利,工诗文。年轻时开始学医,行医五十年,著述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百种录》、《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医贯砭》等医书六种。并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加以评定,曾对运气和太素脉等加以批判。在医疗上反对滥用峻补辛热药剂的风气。但他论述中也有不少片面保守论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