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侧手翻向内转体90°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侧手翻向内转体90°

侧手翻向内转体90°

平衡木项目中重要的基本动作之一。是中难度动作,该动作中国俗称“踺子”,是一个接向后翻腾类动作的连接动作,它可以连接低腾空动作的后手翻和连接高腾空动作的后空翻等,因为通过该动作的推手和蹬木使身体形成必要的肌紧张状态,从而产生更快的水平速度和更大的起跳力量,为连接动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动作。
70年代初,中国开始把踺子移植到平衡木,它上木的使命就是为了开辟木上技巧挂串,很快踺子接后手翻,接后空翻,接“倒插虎”以及接大分腿跳等等一系列踺子挂串动作,先后都搬上了平衡木,促使当时平衡木自选动作难度的飞速发展。随后踺子接动作的起跳技术也由双脚依次起跳,发展为双脚同时落木起跳,这样对两手的推撑力和两脚蹬木的准确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法是由两脚前后站立,两臂上举开始,向前迈步,上体积极下压,含胸,两手有节奏地依次撑木,在第一手支撑的同时充分蹬摆腿,另一手支撑时以肩带动向内转体90°,手指稍向前,两臂用力顶肩推手,立腰,两手推离木,两脚依次或同时落木后迅速蹬直起跳,同时两臂向上领使髋关节充分伸直,可接后空翻等动作。如推手落木后,收腹提腰,重心积极后移,可接后手翻等动作。
动作要求:(1)在两手支撑的过程中,两腿所经的路线必须通过倒立部位;(2)两手支撑的位置,空翻踺子比小翻踺子离支撑脚应稍远些,重心也要低些;(3)为了使身体及早获得支撑而迅速抬起,小翻踺子两脚落点不能离手太远,而空翻踺子要离手远些,以形成所需要的起跳角。
保护和帮助:在低木上练习时,保护者站在侧后,当练习者转体后准备推手时,一手扶腰,另一手扶腹部或两手扶腰帮助推手,立腰或向上跳起;在高木上练习时,站在木侧,当失去平衡时给以扶持。
练习方法:(1)在地上沿直线或在低木上做向前一步侧手翻向内转体90°,两脚依次落木的慢动作;(2)在低木上在帮助下逐渐加快速度至完整练习,完成后空翻踺子时,应两脚落木后,积极领臂,由不跳、轻跳至木端跳下;(3)在低木或高木上做完整练习或在帮助下连接做动作。

☚ 单臂侧手翻   侧手翻向外转体90° ☛

侧手翻向内转体90°

侧手翻向内转体90°

技巧运动动作术语,手翻类动作之一,统称踺子。是连接向后翻腾动作的基础,按连接动作的不同,又可分为“小翻踺子”和“空翻踺子”两种。传统习惯踺子“开法儿”通常是由“小翻踺子”开始,小翻踺子技术要点:趋步后上体下压,左臂前伸外旋撑地同时右腿后伸,左脚蹬离,经单臂支撑的倒立过程转体,紧接右手撑地用力推离,起上体同时屈髋向下“贯腿”。技术要点:单臂支撑倒立转体要尽早完成;推手要猛,起肩要快,“贯腿”要狠,落点要近。初学时练习原地上步侧手翻向内转体,两腿依次落地的动作(速度要慢,单臂支撑经倒立转体要正)。然后练习由手倒立开始,用力推离,向下“贯腿”和助力下体会经单臂支撑经倒立转体动作,保护者位于练习者侧方顺势托髋扶腰。继而进入完整练习配合“贯腿”后向后躺包(海绵包)。当小翻踺子基本掌握后,可进行空翻踺子的学习。空翻踺子的技术要点:除最后要向远方“踹腿”(脚前掌落点要远)随即直臂上领带动身体垂直向上跳起外,前面阶段基本上与小翻踺子要求类似。初学时要反复练习由手倒立开始,两臂用力推离同时向远方“踹腿”,当脚掌着地随即直臂上领垂直向上跳起。然后可在助力下直接练习,保护者位于落点侧前方,当脚掌离地时上步两手扶托腰侧,助其直体跳起。

☚ 侧手翻   侧手翻向外转体90° ☛
000016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