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制品,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两件成对,高30.5厘米。杯𨧸以身形似觚,侈口,撇足,中部微束,用中空的象牙根部制成。杯象牙雕作夔龙形,几乎与杯身等高,上下有榫,与杯身插合,造型庄重、典雅。器体满布纹饰,自口至底分为四层,中间以绿松石镶嵌成的带纹作间隔,第二层主体纹饰为兽面纹,下饰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倒夔纹; 第三层饰变体夔纹; 上、下两层皆饰兽面纹。装饰布局严密而富于变化,虽然四层纹饰中有三部分兽面纹,但其大小及具体形态不一,主次分明。杯的上端和背部分别饰鸟纹和兽面纹。杯体各部分纹饰的主要结构均嵌以绿松石,使特征突出,色彩富于变化,松石的亮丽与牙质的沉着,相映生辉。
此杯为妇好墓出土的三件牙雕器之一,同出一对,当时作饮酒器。其雕饰华缛、工艺精湛,可与同时期的青铜器相媲美,反映了牙雕工艺在商代已达到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