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外奇穴 > 尾窮骨 尾窮骨 wěiqiónggǔ 經外寄穴。在骶部,尾骨尖端上一寸,左右旁開各 一寸處,共三穴。窮骨,即尾骶骨。因其位於尾骶骨上,故名。主治腰痛,便秘,痔瘡。其穴唐代典籍已載,定名於清,今沿稱。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小腸腑》:“腰卒痛,灸窮骨上一寸七壯。左右一寸,各灸七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經外奇穴》:“尾窮骨……治腰痛不能屈伸。” 尾穷骨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 “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尾穷骨。位于尾骨尖上一寸及其左右各一寸处,共3穴。主治腰痛,尾骶痛,淋病,便秘,尿闭,痔疮等。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尾穷骨 尾穷骨奇穴。首见《针灸集成》。《千金要方》所载“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即指本穴。位于尾骨端上1寸一穴,两旁各开1寸处各一穴,共3穴。跪状取之。一般用灸法。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腰骶疼痛,淋病,尿闭,痔疮,便秘等。 ☚ 腰奇 肘椎 ☛ 0000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