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辽源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辽源市

四、辽源市

昔日“王家围场”
今朝名特优城


辽源市位于东经124°56′—125°50′、北纬42°18′—43°15′,吉林省中南部,总幅员面积5 123平方公里。辖:东丰、东辽两县,龙山、西安两个城区,14个街道办事处,45个乡镇。全市总人口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2万人,占总人口的57.3%。境内有汉、朝、满、蒙、回等16个民族。
历史悠久的辽源市,清太祖努尔哈赤灭叶赫后,把这一带作为“王家围场”。解放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辽源市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丰、东辽两县均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盛产玉米、水稻、大豆。辽源市山上森林片片、郁郁葱葱、树种繁多。东丰、东辽两县都是国家著名的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森林覆盖率达40.81%,活立木蓄积量898.9万米3,盛产黑松、落叶松,山杨、桦、柞、水曲柳等优质木材。各种野生经济植物生长密集成片,已发现607种,其中珍稀植物有寒葱、猕猴桃、刺五加、太子参、龙芽葱木、列当等。野生动物达23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麝、梅花鹿两种,二类保护动物有豹子、水獭两种,二类保护鸟有鸳鸯,三类保护鸟有雀鹰、花尾棒鸡等8种。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储藏着大量的煤炭、铁、锰、磷、金、石灰石、花岗岩等。辽源的锰矿是吉林省仅有的两处锰矿之一。全市横跨松花江、辽河两个流域三个水系,地上地下水资源充沛。辽源市气象条件属于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热量、水量适中,适宜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辽源市的工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纺织、医药、化工等行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1990年全市共有国优产品6种,部优产品30种,省优产品182种,其中辽源的羊毛衫、羽绒,远销日本、美国、苏联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元素合金镀管和三柱式散热器填补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著名的小麦啤酒全国首创;宫廷配方与现代技术产物紫禁城香皂、太子皂畅销全国,远销世界。锁龙古井水酿制的龙泉春白酒获国家优质酒。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新兴邮政电信业务已在城乡广泛应用,市区、县城程控电话业务已同全国联网。全市1990年有各类学校714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同步发展。农村县、乡、村、户四级科学技术普及网络健全。
昔日“王家围场”,今朝名特优盖世。辽源市多山密林,河谷纵横,各种野生经济动植物繁多。早在公元161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把这一带筑起柳条边墙,划为“王家围场”,曾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传说的辽源,如今已是全省名特优重要产区。著名的梅花鹿人工饲养就源于东丰县,如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到1990年,全市人工饲养梅花鹿11700多头,居全省之首,年产鹿茸4 037公斤,鹿茸及鹿的系列产品占全省总产量的1/3,炸茸技术盛誉东南亚。柞蚕放养业也居全省之首,截至1990年,全市放养柞蚕2000把,用蚕丝加工成的服装及工艺品打入国际市场,深受外商好评。蚕蛹也是营养丰富,吃者难忘的美味佳肴。除此之外,东北“三宝”之一人参也在辽源大面积栽培,辽源市的山鸡、黄芪、贝母、天麻、猕猴桃、刺五加、龙芽葱木、列当、蕨菜等野生食用植物及药用植物等名优土特产品,日渐开发利用,通过外贸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提高。40多年来辽源市先后对境内的东辽河、莲河、伊通河等三大河流的214.4公里的堤防进行了综合治理,极大地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建成机电灌站273座,可灌溉面积0.22万公顷;机电井1 524眼,可灌溉面积0.26万公顷;大中小型水库、塘坝331座,总库容量达23 103万米3,灌溉面积可达0.74万公顷。在此期间,辽源市的水土流失地块也得到了综合治理,到1990年共治理水土流失田2.93万公顷。到199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配套作业初见规模,当年完成机耕地3.02万公顷,机播种2.94万公顷,机插秧3 400公顷,机灭茬5.9万公顷,机起垄3.3万公顷,机中耕2.6万公顷。全市农村乡镇通电率为100%。1990年全市施用化肥19.4万标吨。农家肥施用量达645.5万米3,平均每亩达2.9米3,做到了增施农肥,巧施化肥,依地力施肥,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勤劳勇敢的辽源人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到农村经济的首位,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多途径开发农民智力,多渠道推广农业科技,增加投入,使农业生产迅猛发展。1990年全市粮豆总产量达到103 300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比1978年48 736.5万公斤增长2.2倍,发展大小果园5 000个,栽植果树0.6万公顷、5 729万株,年产鲜果700万公斤,比1978年299万公斤增长1.3倍,比1949年2万公斤增长349倍。在林业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开展人工造林。使森林资源有了发展。到1990年全市5.3万公顷天然次生林得到恢复,累计人工造林面积33.6万公顷,占应绿化面积94.1%,是全省人工林最多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以人工针叶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已达40.8%,林木蓄积达898.9万米3通过抚育间伐,更新改造和经营采伐,每年可生产木材近2万米3。在畜牧业上,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畜牧业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513 010头; 牛饲养量191 659头,羊饲养量38 839只,禽496.7万只,禽蛋产量11288.8吨,肉类产量3万吨,绵毛产量83.99吨,奶产量3 196.96吨,1990年全市副业总产值1 897万元。乡镇企业户数达到18 181户,从业人员68 635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4%,完成产值67 604万元,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39 684万元,实现利润5 511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 571万元,完成出口交货额877万元。
40多年来,辽源市的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1990年全市社会总产值(按现价)40.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19.8亿元,国民收入达15.6亿元,全市农业总产值9.32亿元。
辽源市自然资源丰富,地下储有多种矿产,地上漫山遍野大豆、玉米、高粱。森林茂密,河谷纵横,清代的围场,如今尚有狍、狐、獾、鹿等出没林中。著名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名扬中外。辽源市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邮政电信业务广泛应用,程控电话已同全国联网。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再加上有利发展的政策,勤劳勇敢的辽源人民将更有能力和信心,用智慧和汗水描绘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到本世纪末,辽源市将建成以石油化工、电子、塑料、纺织、造纸、医药、食品、酿酒等为重点的工业基地; 建成山上有林果,山下有良田,水中鱼虾跃,栏中有牛羊的生态农业模式。辽源市将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热情好客的辽源人民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辽源考察观光,投资开发,创办实业。辽源向国内外实行全方位、大跨度开放。辽源人民将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高效的服务,给投资者创造条件,为创业者拓宽天地。
☚ 三、四平市   五、通化市 ☛
000170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