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饲料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饲料工业

四、饲料工业

饲料工业是一门新兴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的饲料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河北饲料工业也全面发展起来,饲料产量、产值及利润逐年增加。现已发展成为饲料加工工业为主体、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饲料科研及质量监测相互配套的饲料工业体系。全省40多个部门50多个系统兴办了饲料加工企业。饲料产量在全国的位次从1991年至1996年每年进二、三个台阶,自1994年跨入全国饲料工业大省之后,1996年又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饲料产量在全国的位次由1991年的第16位,1996年跃居到第3位。
饲料工业发展是与畜牧业发展水平相关联的。新中国成立前,河北省饲料工业几乎是个空白,当时人们饲养畜禽所用饲料极少,坝上、山区饲养牲畜主要是依靠天然的草场,平原农区饲养猪、禽,常喂以剩饭、剩菜、泔水、青草等,只是农业役畜和运输牲畜在春种、秋收之时补充一些单一的饲料。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积极性,粮食产量虽逐年增加,但仍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牲畜饲料粮供应仍处于低指标状态。进入50年代后期,一些国营农牧场和集体养猪场、养禽场,为了满足自己的养畜(禽)需要,开始粉碎、加工生产饲料,但并未形成商品生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不断涌现,农民饲养畜禽已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实行科学养畜的需求日趋迫切,加之粮食大幅度的增产,给发展饲料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出 “关于加强发展饲料工业的决定”在各地贯彻落实后,粮食、供销、商业、畜牧等部门积极新建和扩建饲料加工厂,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中、小型一起上,全价料、预混料、浓缩料及各种添加剂全生产。到1985年底,已建成饲料加工厂102处,年单班生产能力18.3万吨,全年实际生产各种畜禽饲料和添加剂达3.5万吨。从此,河北省已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饲料加工体系。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生产在规模和种类上也相应地扩大或增加,饲料质量监测检验机构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为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各地(市)县畜牧部门加强了饲料生产的监察工作,积极研制推广科学饲料配方。1986年12月4日河北省畜牧水产局、标准计量局、粮食局、农业厅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饲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 (市)切实加强饲料质量管理和饲料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1988年1月26日,省编委批准成立了河北省饲料监察所,各地(市)也相继建立了饲料监察所 (站)。到1998年底,配(混)合饲料已在全省各地国营畜牧场、集体畜牧场、养畜 (禽)专业村和专业户,普遍推广应用。
80年代河北饲料工业较快的发展速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为了加强对全省饲料工业的宏观指导和行业管理,于1990年7月成立了河北省饲料工业办公室,从此,河北饲料工业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产量从1990年的100.4万吨上升到1996年的476.7万吨,时产1吨饲料加工企业从1990年的500多家发展到1996年的732家,年末双班生产能力从1990年的300万吨发展到1996年的650万吨,产值从1990年的4.02亿元发展到1996年的59.1亿元 (不变价)。历年饲料产量增长情况如图5-4-1。
河北省饲料工业发展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饲料工业管理机构,实行行业归口管理。1990年正式成立河北省饲料工业办公室;1995年省政府 “三定”方针,进一步明确了省饲料工业办公室的职责,并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给予了充实与加强,同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到1996年底,全省11个市全部成立了饲料工业办公室,139个县 (市)中有92个县 (市)成立了饲料工业办公室,其他还未成立饲料办的县 (市)也有专人负责饲料工作,初步形成了饲料工业行业管理体系。
(2)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为加强全省饲料工业的管理,提高饲料工业产品质量,以利饲养业的健康发展,维护饲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1995年12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以第151号令发布了 《河北省饲料管理办法》,1996年相继制定颁布了 《河北省饲料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饲料行业管理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对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料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对饲料产品实行准产证、准销证管理,并加大了执法力度,使饲料工业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基建和项目管理。河北省饲料办加强饲料工业基建、技改项目工作,“八五”期间,落实基建、技改项目总投资11 491万元,新产品开发项目总投资1 897万元,世界银行项目已通过终评估的总投资5 225万元,重新申报的总投资13 880万元。项目建设推动了饲料工业的技术进步。


图5-4-1 1990—1996年河北省饲料总产量增长情况(万吨)


(4)加强饲料质量监督与管理。随着河北省饲料工业行业管理的加强,产品质量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质产品,石家庄市第一配合饲料厂是河北省产销量最大的饲料生产厂家之一,其主导产品 “雄狮”牌蛋鸡全价配合饲料先后获市、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又获 “振兴河北经济奖”,1991年8月,该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为河北饲料行业首家二级企业。1991年,全省饲料工业围绕开展 “质量、品种、效益年” 活动,组织了产品评优,青县津青联合饲料厂生产的 “丛仙牌”,辛集市饲料公司生产的“万泉牌”产蛋鸡浓缩料,滦平县饲料厂生产的 “勃兴牌”及秦皇岛市燕龙饲料厂生产的 “燕龙牌” 肉鸡配合料,乐亭县综合饲料厂生产的 “金岸牌”对虾饲料等5个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同年,河北省饲料酵母业发展迅猛,成为全国的主要生产基地。1991年5月,在沈阳召开的全国饲料工业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上,青县微生物饲料酵母厂生产的ESB高量氨基酸活性饲料酵母,辛集市新型饲料厂生产的复合酶——饲料蛋白、沧县中国星火总公司兴济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多维高蛋白活性饲料酵母三个产品获金杯奖,省饲料工业办公室获组织工作金杯奖。1993年随着《产品质量法》和 《饲料标签》标准的实施,饲料企业普遍增强了质量意识,质量保证体系逐渐健全。据有关部门抽查,产品批次合格率达77%。1994年国家饲料监测中心抽查的大、中型饲料企业质量全部合格,中、小型企业产品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994年,6家企业获得国家首批饲料 《骨粉、肉骨粉》产品生产许可证,即河北省三河市华林骨粉厂、鹿泉市龙泉饲料厂、冶金部第一勘探公司第四分公司化工厂、康保县粮食局饲料公司、河北省农垦开发集团骨胶厂和石家庄西苑动物饲料厂。1995年国家饲料监测中心抽检,大型企业饲料产品合格率在95%以上,添加剂产品合格率达90.9%,高于全国77.5%的平均水平。
(5)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几年来,针对饲料行业技术人才缺乏,职工专业水平低的现状,共举办各种形式(饲料质量管理、饲料法规及科技知识)等培训班16期,共培训行业职工2000多人次。
(6)加强服务实体建设。1992年,省饲料办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转变职能,强化管理,成立了河北省饲料工业技术服务中心,加强了自身的经济实体建设。1992年5月7日,石家庄市雄狮饲料集团成立。该集团是集饲料生产、科研、养殖、销售为一体的主导型饲料集团企业。1993年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地区的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河北省饲料酵母企业集团。集团利用群体优势,有力的促进了全省及全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为了加强对饲料行业管理,为企业搞好服务,1996年成立了河北省饲料工业协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河北省饲料工业由过去的以部门管理为主向以行业管理为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三、畜禽疫病防治工作   第五节 水产业 ☛
000242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