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习

原是指两种不同的获得知识(包括道德品质)的方法。

“学”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西周金文便写作,上半部像两手摆弄算筹,下半部像房子,房子里面是童子。《礼记·内则》说:“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就是说,儿童到六岁,就开始教他计算和方位名称。这和学的字形十分吻合。

“习”字商代甲骨文作,上半部的羽表示鸟的两只翅膀,下半部的⊙表示日光。鸟在日光中飞翔,两只翅膀不停地反复地扇动,所以“习”又可引申为“重复练”。《说文》“习,数飞也”,就是这个意思。

“学习”一词是从《论语》“学而时习之”一句中提取出来的。“学”是从书本上、从教师口头上获取知识;“习”则是从经验中、从个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把这两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在时间上有节奏地加以配合,以学为主,辅之以习,反映了“学”和“习”结合的趋势。“学”和“习”正式合为一个固定词组,则是在战国时代,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的“鹰乃学习”。

现在,“学习”一词常用来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有关于学习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 可可诗词网

学习

 

论题解析


 [解题]学习(study)一指效法,二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是一种生存与生活的实践活动。我们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掌握前人已经发现的丰富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学习也是伴随我们终身的一个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析题]我们需要学习,因为学习是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通过学习,我们的智能不断得到发展,脑筋越用越灵活。知识面越来越宽广。从而我们的理解,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让我们寻求真理,开拓创新的路越走越宽。在新的世纪,知识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学习更是每一个人不可停止的脚步。只有不断在学习中成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需要学习,固然因为学习是现代社会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前提,但同时,我们学习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一个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战胜困难的成就感,体会到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心浮气躁,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学习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温馨提示] “学习” 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学习的概念缩小。把学习等同于学校的学习,把学习等同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些就束缚了我们的视野。实际上,学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因为,生活处处是学校,人生处处是课堂。
 

思路导引


 学习是什么?小学生可能要说,学习就是背着书包上学堂;中学生可能要说,学习就是打好基础,走进大学的阶梯;大学生可能说,学习就是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桥梁。不管学习的定义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习是从无知迈向有知,从陌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我们需要学习,对个人来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对社会来说,只有整个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从整个人类来说,只有不断更新、丰富学习资源,才能有助于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学习的列车,只有永远,没有终点,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学习的新起点。
 学习就像阳光,它照耀的地方,没有阴霾的笼罩;学习就像甘露,它滋润的地方没有枯萎的生命;学能治愚,它交付我们科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处世的哲学,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愚昧的人那就努力学习吧!学能致远,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选择学习吧!
 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学习还需要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才能真正收获未来。
 

论点集锦


 1.学习是一种思想的启迪。
 2.学习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3.学习是一种能力。
 4.学习是驱散无知的阳光。
 5.学习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6.学习是我们成才的必由之路。
 7.学习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8.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学习。
 9.学习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10.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11.学习需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
 12.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学习。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先秦)老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礼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晋)陈寿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宋)苏轼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 (明)顾炎武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 (清)彭端淑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 鲁迅


 ※理想上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是尊。
 

—— 胡适


 ※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我认为这是学好数学的 “秘诀”。
 

—— 苏步青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 郭沫若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 华罗庚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 齐白石


 ※*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 〔英国〕狄更斯


 ※有教养者的 “三大品质” :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情操高尚。
 

——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攀登学问的高峰之前,先应该去学习它的ABC。
 

—— 〔苏联〕巴甫洛夫


 ※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
 

—— 〔日本〕佐藤一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
 

—— 对联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俗语


 [事实论据]
 

孔子学琴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开始时,学了一支曲子,练了十来天,他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说:“差不多了,再学一支曲子吧!” 孔子说:“我才学会了谱子,还没掌握技法啊!” 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让他学另一支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这支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还弄不清写曲子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又继续弹练下去。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一天,孔子兴奋地跑来对师襄子说:“我已经了解曲子的作者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视,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 师襄子高兴地说:“一点不错。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论题链接 ①领悟②学习
 

*磨石成泥的齐白石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一天,他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回来,夜以继日地刻。他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起了血泡,也全然不顾,仍然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刻个不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淤积的泥浆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了泥浆。
 这一担础石,是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基石;这坚硬的础石磨砺了齐白石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水平也在磨炼中不断提高。他治的印雄健、洗练,独树一帜。渐渐地,他的篆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论题链接 ①积累②勤奋
 

什么成就了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是我国京剧艺术表演大师,享誉国内外。可是,他的先天条件并不好,小圆脸,眼皮下垂,性格腼腆,记忆力和乐感都不佳。这些都是舞台表演的大忌,因而也受到一些老师和同行的耻笑。但是,梅兰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好以及别人的冷嘲热讽而灰心丧气。他每天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地苦练基本功。为了训练眼神,他特地养了一群鸽子。他把鸽子编成几队,然后分批放出去,眼睛盯着鸽群,在最短的时间内辨别出哪些鸽子是人家的,哪些鸽子是自家的,是第几批放飞的。就这样,数年如一日地练习,他终于使自己的眼睛变得灵活、有神,后来梅兰芳成了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论题链接 ①付出与收获②笨鸟先飞
 

“宏、约、深、美”


 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刘海粟,他将蔡元培先生送给他的四个字 “宏、约、深、美”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宏”,就是知识面要宽。 “约”,就是在博的基础上加以慎重地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因为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以便学有专长。 “深”,就是有钻研精神,要入虎穴,得虎子;锲而不舍,百折不回。 “美”,就是达到的完美境界。这四个字,点出了刘海粟先生的治学奥秘。
论题链接 ①智慧②治学
 

李阳学英语


 上大学时,李阳为了考英语四级,每天早上,他端着豆浆油条便去了教室。坐在那里,他每分每秒都在同意志作战,为了能够集中精力,他索性跑到学校烈士亭大声 “背”、“喊” 英文。他惊讶地发现,在大声喊叫中,他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了。几个星期后,他去英语角,别人很奇怪地问他:“咦,李阳,你的英语怎么一下说得好了许多?” 一语点醒了李阳。从此,每天中午他就去烈士亭疯狂大喊英语。为了坚持下去,他让班上最刻苦的同学监督自己。整整四个月,从冬到春,他以顽强的毅力高声复述完近十本英文原版书。李阳顺利地通过了四级考试,并一举夺得全校第二名。不懈的努力,使他在千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文播音员。他做同声翻译,游刃有余,像一部 “万能翻译机”。
论题链接 ①改变②勇气
 

“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


 恩格斯的学识十分渊博,曾被马克思誉为 “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语言学、军事学都十分精通,此外,还广泛涉猎了物理、化学、植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同时,他还能用十几种语言文字会话和写作。其实,恩格斯不但没有上过大学,连高中也未能毕业就被父亲强迫经商,整天忙于处理商业信函和文书。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晚上和假日,刻苦钻研各门知识,一学便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数十年如一日。1848年德国大革命期间,他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德国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在斗争中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大革命失败后,他乘船到英国去,途中又抓紧时间记录和研究航海知识,每天记录太阳的位置、风向、海潮变化等数值。他在45岁时开始学习微积分学,后来又苦学挪威语。由此可见,恩格斯的渊博知识,是他在长期的斗争生活和革命实践中勤奋学习、点滴积累的结果。
论题链接 ①成功与环境②勤奋③积累
 

“活剥” 与 “生吞”


 唐代人张怀庆缺乏文才,却喜欢附庸风雅,专门抄袭名人诗文,基本不加变化而公然据为己有。李义甫曾有一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迥雪影,好取洛川归。” 张怀庆略加数字便视为己作:“生情镂月居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迥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他的这种行为为当时人所耻笑,嘲讽他是 “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论题链接 ①知识的应用②为我所用③拿来主义
 

墨守成规不可取


 学习也好,科研也好,墨守成规和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不可能发明新的东西。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热心天文研究的人很多像希腊的托勒密、罗马的尼古拉、意大利的诺瓦拉,甚至连达·芬奇也凑过热闹,这些人对天文学的研究虽各有所得,但总没能跳出亚里士多德的圈子,因而在这数百年间天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出现质的突破,这一局面直到哥白尼和伽利略才告结束,而这两人所具有的超越、创新精神,恰恰是上面这些人所缺乏的。
论题链接 ①创新②墨守成规
 

我只要第三层


 一个富翁想同别的富翁比美,他要工匠为他仿造一幢三层楼房。当工匠给他动手修造第一层楼时,他却固执地说:“我不要下面两层之屋,只需为我筑最上层!” 工匠回答说:“没有底层,就造不起三层楼房。” 富翁点着头说:“反正我只要第三层楼房。” 工匠只好空着手走了。
论题链接①基础的作用②万丈高楼平地起③积累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狄更斯说过 “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才能来自勤奋。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要求:请以 “勤奋与学习”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写体验、感受,也可以写看法和信念。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来的。才能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是毋庸置疑的。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后业为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没有他从小的勤奋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学习的关键在于 “肯学” 和 “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却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在,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这一让人惊叹的发现,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的结果。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 “肯学” 、 “敢学”。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一天,他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回来,夜以继日地刻。他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起了血泡,也全然不顾,仍然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刻个不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淤积的泥浆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了泥浆。
 这一担础石,是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基石;这坚硬的础石磨砺了齐白石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也在磨炼中不断提高。他治的印雄健、洗练,独树一帜。渐渐地,他的篆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些人说那些有才能、有成就的人从小就是 “天才” 、 “神童”,我们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天才、神童,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勤奋努力的学习。勤奋努力的学习是成为 “天才” 、 “神童” 的先决条件。经科学家研究,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但仅仅是一点点差别而已。所以说,“天才” 、 “神童” 也是靠勤奋努力的学习造就的。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郑板桥、白居易的事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有许多伟人为了造福人类,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李时珍,走访了许多地方,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狄更斯说过 “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才能来自勤奋。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经典点评 
 才能与勤奋,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文章开篇就明确地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接着,作者用高斯的例子初步证明了这一论点。接着,作者从正面突出了要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就需要有 “肯学” 和 “敢学” 的精神。从反面批驳了那种持 “天才” 、 “神童” 论的人的想法是错误的。最后,文章得出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的结论就显得自然了。
 全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议论文。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学习xuéxí

原是指两种不同的获得知识(包括道德品质)的方法。
“学”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西周金文便写作,上半部像两手摆弄算筹,下半部像房子,房子里面是童子。《礼记·内则》说:“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就是说,儿童到六岁,就开始教他计算和方位名称。这和学的字形十分吻合。
“习”字商代甲骨文作,上半部的羽表示鸟的两只翅膀,下半部的⊙表示日光。鸟在日光中飞翔,两只翅膀不停地反复地扇动,所以“习”又可引申为“重复练”。《说文》“习,数飞也”,就是这个意思。
“学习”一词是从《论语》“学而时习之”一句中提取出来的。“学”是从书本上、从教师口头上获取知识;“习”则是从经验中、从个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把这两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在时间上有节奏地加以配合,以学为主,辅之以习,反映了“学”和“习”结合的趋势。“学”和“习”正式合为一个固定词组,则是在战国时代,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的“鹰乃学习”。
现在,“学习”一词常用来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学习xuéxí

通过读书、听讲、研究、实践等来获取知识或技能。

学习xuéxí

〈动〉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知识或技能:学习知识︱学习游泳。
【同义】习得。

学习xuéxí

从阅读、听讲或研究中学得文化知识。
【组词】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刻苦学习︱认真学习
【例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人类即将进入新的世纪,我们更要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
【近义】钻研︱阅读︱研究

学习xuexi

❶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工作等实践活动等获得知识、技能:~知识|~操作方法|~开汽车|~别人的长处|~材料已经发下去了。
❷照着好的行为、方式等去行动:向雷锋同志~|大家要~他的高尚品质|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确实值得~。

学习xué xí

动词。从阅读、讨论、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的行为,多用于褒义。
【例】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学习

(同)练习

学习xué xí

通过经验获取知识或技能:如今要成人立事,~着做买卖,又不准我了,叫我怎么样呢? (四八·1104)

教授←→学习jiào shòu ← → xué xí

教授:对学生讲解教材的内容。
学习:从听讲、阅读等方面获得知识和技能。
【例】 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鲁迅:《<呐喊>自序》) 党内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党外人士也有许多长处,我们也应该向人家学习。(周恩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学习

❶ 小鸟学习飞行。《吕氏春秋·季夏》:“蟋蟀居宇,鹰乃~。”
❷ 从阅读、听讲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史记·秦始皇本纪》:“士则~法令辟禁。”

不求甚解/笃志好学/多文为富/废寝忘食/废书而叹/焚膏继晷/纲举目张/格古通今/格物穷理/格物致知/钩深致远/钩隐抉微/刮垢磨光/皓首穷经/好问则裕/好学不倦/好学深思/囫囵吞枣/怀铅提椠/怀铅握素/黄卷青灯/积案盈箱/积雪囊萤/极深研几/即事穷理/兼收并蓄/简断书残/金题玉躞/经史百子/精义入神/敬业乐群/举一反三/卷帙浩繁/开卷有益/刻鹄类鹜/口诵心惟/馈贫之粮/困而不学/困而学之/老大无成/了不长进/六经注我/马齿徒增/茅塞顿开/名落孙山/目不窥园/牧豕听经/浅尝辄止/切磋琢磨/勤能补拙/穷理尽性/穷神知化/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人一己百/融会贯通/茹古涵今/如饮醍醐/沙里淘金/赏奇析疑/生吞活剥/食而不化/食古不化/十年寒窗/识文断字/手不释卷/熟读精思/似懂非懂/他山之石/贪多务得/探骊得珠/探赜索隐/提要钩玄/条分缕析/铁板注脚/通今博古/荼毒笔墨/万签插架/望文生义/韦编三绝/温故知新/文房四宝/闻一知十/问道于盲/问一答十/问一得三/无所不通/心慕手追/悬梁刺股/学而不厌/学以致用/寻章摘句/咬文嚼字/业精于勤/移樽就教/萤窗雪案/映雪读书/映月读书/勇猛精进/有闻必录/牖中窥日/凿壁偷光/择善而从/执经问难/质疑问难/左图右史/坐拥百城/吃零蛋/吃墨水/喝洋汤/啃书本/书篓子/蛀书虫/长衫改夹袄(瘸子跟着瞎子走)——取长补短/黄连木做图章——刻苦/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千日斧子百日锛——苦学苦练/唐僧上西天——取经来的/新媳妇吃饭(老太婆啃窝窝头)——细嚼慢咽/猪八戒吃人参果(蛇吃老鼠没牙婆吃汤圆)——囫囵吞/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活到老,学到老/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囊无底/书无百日功/学木匠先凿空,学铁匠先打钉/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圣人生于疾学/学博而不精,则流于驳杂/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草如蒿

☚ 子弟少年知识方开,须以端谨长厚养其心,为一生人品根基   不求甚解 ☛
学习

学习

学(~文;~武;~艺;~工) 习(~文;~字;习学;修习;脩习;摹习) 贯 课(课习) 肄(肄习)修 上 研席 攻书
学习和继承:学传
读书学习:读学 灯火 春诵夏弦 春诵秋弦 春咏夏弦 夏弦春诵
正在学校学习:就读
一个学期开始学习:开学 迎学
勤勉学习:敦学 敦习 敏学
夜晚学习:夜读 燃藜 晦诵
继续学习:续学 续读
有美女陪伴着读书:红袖添香
讽诵学习:讽习
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困而学之
因故停止学习:停学 废学 失学 休学解学
 中途停止上学:辍学 断织 弃学 弃卷
学习年限:学历
学得:学到 学取
 学到手:掌握
初步学会:入门
只学到老师的一半:减师半德
学习知识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学海无涯学海无边
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面墙而立 墙面而立
(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习)

另见:阅读 读书 研究 实践 获得 知识 技能

☚ 学习   学习内容 ☛

学习/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参考/学习完毕

☚ Z 学习   学习 ☛

学习xué xí

诵习,熟悉。《史记·秦始皇本纪》:“士则~~法令僻禁。”

学习

学习

官名。清代置。《清史稿·职官志二》: “太常寺:……学习,宗室3人,满洲5人 (正九品)……”

☚ 学政   学官令 ☛
学习

学习xuexi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人类的学习,其中包括人类的一般学习和学生的学习。人类的一般学习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育情境中和教师指导下,主要凭借掌握间接经验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过程。

☚ 智力预测   学习理论 ☛
学习

学习

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是指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既包括一般的知识、技能,又包括人际社交技巧和对待某种事物的态度等,所以也可将学习看作是经验所引起的认识或行为的变化。例如掌握某一种技能像驾驶摩托车,学习一种外语从不知到知,乃至熟练掌握都是学习的结果。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共有的即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的过程,这种经验的获得往往可从行为上观察到。学习和记忆紧密相关。由于学习侧重的是对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获得,而记忆则是侧重于对事物的感知或体验的印象的保持,并可从再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所以学习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也谈不上学习。可见,学习和记忆是同一过程中的不同方面,缺一不可。有关学习的论说很多。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联想学说,即认为学习就是建立联系:包括语词和文字之间的联系,动作和某种信号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等。例如,在掌握英语后又开始学习俄语,将俄文词“кннга”与英文词“book”和中文词“书”连在 一起,通过几次重复学习后,当见到或听到“кннга”这个词时立即就联想到英文“book”和中文“书”这个词,这说明这三个词之间建立了联系,其实就是一种联想学习。

☚ 类似联想与接近联想   老年人的创造力 ☛
  • 一、论学
  • 二、勤学
  • 三、善学
☚ 学习▷   一、论学 ☛

学习

learning;study

学习

❶study;learn
❷learn from;follow the example of;emulate
他在外交学院~。He is studying in the Foreign Affairs Institute./她已开始~第二种外语。She has started to learn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别人的好榜样follow sb’s example;model oneself on sb/~他人的长处learn from others’strong points /~文化learn to read and write/向雷锋同志~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成绩academic records;school record; school performance/~迟钝educational retardation;be a slow learner/~方法study method/~风气style of study/~态度attitude of study/~心得one’s experience in study;what one has learned

学习

学习learning

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的变化,而且也包含身心机能的变化。学习是有机体普遍存在的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凡是以个体的经验而发生的对环境的适应都可叫做学习。从动物的习得行为,到人类掌握文化知识与技能、形成习惯与道德品质等都是学习。学习的基本生理机制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不过,学习并不是引起身心变化的唯一因素,由于疲劳、感觉适应、疾病、成熟等也可以引起身心的变化,所以应把它们与学习区分开来。动物虽然也有学习,而且高等动物身上学习还很复杂,但它们都是个体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或平衡,是一种生物现象,是受生物学规律所支配。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质的不同,人除了同动物所共有的个体经验以外,还有另一类的经验,即以个体经验的形式所掌握的人类社会历史的经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中,以语言为中介,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可以是有意图的学习,也可以是没有意图的偶然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像言语、习惯、态度的学习,有意图的学习和没有意图的学习都是起作用的。在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图的学习,它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主要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心理学对学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许多是研究没有意图的学习。以动物作为被试进行的研究,被认为容易控制实验条件,从而发现简单的学习过程及基本规律。但是,从动物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运用于人的学习上是有很大距离的。因此,近40年来,对人的学习的研究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学习是极为复杂的现象。根据对学习现象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在西方一般把学习理论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理论。刺激-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连结或联系;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赫尔等。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情境的认知, 即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分化;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典格式塔的魏特海姆、可夫卡、勒温以及托尔曼和皮阿杰等。近些年来,信息加工理论渗透到学习的研究中,它把学习看成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以及检索提取的过程,推动了认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苏联的活动理论以及用以指导学习的智力活动分阶段形成的理论等也引起人们的重视。

☚ 学生欢迎的教师   学习不能症 ☛

学习/学习曲线/练习/练习曲线/高原现象/高原期/定势/心向/迁移/学习迁移/训练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学习干扰/横向迁移/水平迁移/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交叉迁移/学习心理卫生/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知识表征/脚本/动作/动作速度/动作灵活性/动作稳定性/活动/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感觉运动/习惯

☚ 后关闭   学习 ☛

学习

学习learning

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练习或经验而导致行为发生较为持久变化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外显的行为,而且也有在头脑中进行的分析综合、形成表象和概念等内隐的行为以及身心机能的变化。它是有机体普遍存在的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广义的学习泛指人和动物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包括动物的习得行为,人的行走、言语、知识、技能、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学习等。狭义的学习则主要指学生在学校中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活动,是学习的特殊形式。

☚ 学习   学习曲线 ☛

学习

学习

释文见344页。

☚ 教育心理学   学习活动 ☛

学习/练习/练习曲线/高原期/练习效应/习惯/习惯化/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定势/模仿/动作/动作稳定性/阅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 人工语法   学习 ☛

学习

学习

个体经过一定练习后出现的,并且是后天习得的,能够保持一定时期的某种变化。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适应性变化过程。由于学习对人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学习的研究中学者根据不同的假设提出诸多不同的学习理论。但现在研究者侧重于不同理论的融合以及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 学习   练习 ☛

学习

学习

释文见第101页。

☚ 教育心理学   学习过程 ☛
000013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