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腺泡细胞癌
腺泡细胞癌又名浆液性细胞腺癌。过去有人认为它是良性肿瘤,称为腺泡细胞腺瘤,目前多认为此瘤是低度恶性肿瘤,瘤组织中无腺管样结构,癌细胞排列成片或腺泡样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反应与腮腺浆液细胞相似,因此,有人认为此瘤是由浆液细胞所发生。但也有的研究证明此瘤发生于多能性导管细胞,此瘤一般都有被膜包绕,切面肿瘤组织呈灰白色,偶见有坏死及囊性变。显微镜下观察,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紧密排列成实质性团块或腺泡状,但无腺管样结构,细胞较大,含有嗜酸性细颗粒的胞浆,与正常浆液细胞的酶原颗粒相似,但有时胞浆完全透明,核小、圆形或卵圆形、偏位,染色深,核仁不明显,仅偶尔可见,在排列成片或腺泡样的癌细胞团块间,有一些小的腔隙; 偶尔也可见到大的腔隙; 瘤细胞形成乳突状突入腔内,粘液卡红染色呈阴性反应,在含有血管的少量间质中,有时可见有淋巴样组织。临床上腺
细胞癌较少见。 多发生于中年或中年以上的人。但其他任何年龄也可发生,男性较女性多见,发生部位,多见于
腺,但偶尔也见于其他涎腺,此瘤生长缓慢,表面光滑呈分叶状,周界清楚,与混合瘤相似; 但偶尔生长较快,此瘤属于低恶性肿瘤,周界清楚,可有局部浸润,局部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并偶有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或向远处转移。目前多主张采取较广泛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