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腺癌
涎腺腺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由涎腺导管上皮所发生。腺癌因恶性程度不同,在组织病理形态上可表现出多种样式。典型的分化较好的腺癌,癌细胞排列成单层或多层,呈腺体或腺管样结构。管腔大小不等,有些腺癌癌细胞增生形成乳头状突向腺腔,叫作乳头状腺癌,常有坏死及出血。分化较低恶性较高的腺癌,癌细胞大小不一,核染色深,核分裂常见,癌细胞常形成大片实体性团块或小梁状结构,而无腺腔形成,小梁间的结缔组织间质很少,这种实体性腺癌称为小梁状腺癌。偶尔涎腺腺癌中癌细胞形成一些大小不等实质性团块,在团块边沿癌细胞呈高柱状,类似造釉细胞瘤结构。这种腺癌称为假造釉细胞瘤型腺癌。涎腺腺癌多发生于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大小涎腺皆可发生。临床上腺癌一般生长快,边界不清、固定,表面可出现溃疡,患者常伴有疼痛、麻痹等神经症状。由于涎腺腺癌生长较快,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于复发,常发生远处转移,特别是实体性分化低的腺癌恶性更高,预后更坏,因此,临床上多主张采取联合根治手术,术后再配合化学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