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涎腺腺淋巴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涎腺腺淋巴瘤

涎腺腺淋巴瘤

腺淋巴瘤又名乳头状淋巴性囊腺瘤或Warthin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其来源意见尚不一致,涎腺腺淋巴瘤有人认为是由伴有淋巴样组织的导管上皮发生而来,但也有人认为是由腮腺淋巴结或颈淋巴结在发育过程中残留的异位涎腺组织而发生。病理肉眼观察,肿瘤为薄层被膜包绕,有时被膜不完整,切面可见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上有较多乳头状突起突向囊腔。囊腔内盛有粘液样或胶样液体或浓稠的乳酪样物,实质部组织呈灰白色。显微镜下观察: 此肿瘤组织由上皮与淋巴样组织所组成,上皮成分由高柱状及立方形两种上皮细胞,构成双层排列迂曲地衬盖在囊腔壁上; 靠囊腔表层为高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嗜酸性细颗粒状,胞核小圆或卵圆形,整齐地排列在囊腔的一端;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或多边形上皮细胞,胞浆和胞核与高柱状上皮细胞基本相似,但数量较少,排列较杂乱,有时甚至拥挤成堆。有些区域囊腔扩张以至衬里上皮由柱状变成扁平状,有时可见有鳞状化生,囊腔内可见有均匀一致嗜酸性染色物质;偶尔见有胆固醇空隙,此外,在罕见的病例中,可见有纤毛上皮细胞,或粘液分泌细胞,或皮脂样细胞夹杂在衬里柱状上皮细胞之间。淋巴细胞密集于上皮之间,有薄层基底膜间隔,并可见有许多生发中心,此外,有时也可见有浆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混杂在淋巴细胞之间,有些区域有纤维性变;或淋巴样组织成分稀少,甚至完全消失。此瘤较少见,患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大多为男性,最多发生于腮腺,少数发生于颌下腺或其他小涎腺,偶尔也可发生于与涎腺无关的淋巴结,或双侧腮腺。发生部位多见于腮腺下极接近颌下腺,偶尔亦可见于腮腺表面。此瘤生长缓慢,一般体积不大,直径约为3~5cm左右,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或微呈分叶状,周界清楚,质地较软,不痛,与皮肤无粘连,面神经不受累,因此,手术易于剥离,很少复发,恶性变者极为罕见。

☚ 混合瘤   口腔颌面癌前病变 ☛
00017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8:37